云梦朝华 第453章 旌旗下的沉默者
黎明未至,铁浮城风声骤起。
天边仍未泛白,城门却已异动。
两千林氏嫡系正死守主副井口,镇压井下的咆哮矿奴,而此刻,位于南城门的兵营之外,铁蹄声在黑夜中缓缓逼近,如无声的鼓点,踏入这座被沉默包裹的巨城。
许文山披甲而立,手中执着铁浮旧旗,身后,是五百废人营精兵。
他们已经拿到了林靖之为他们准备的武器装备。
这些都是林家嫡系才用得了的东西。
黑甲蒙面,手执连杆长戟,戟尖绕铁火花,眼神如刀。
林靖之缓步走至门前,眼神沉静如山。
“开门。”
“废人营接管城防。”
门口驻兵犹疑,欲言又止,却不知何时,整座南门城楼已被悄然换旗。
旗帜为黑底银纹,一笔“萧”字,漆如冷铁。
“你们……是谁授令?”守军中一名小校跨前一步,手按刀柄,眉头紧锁。
城门下气氛骤凝。
一名小校踏前一步,手按刀柄,脸色铁青,大声喝问:
“擅开城门,是要掉脑袋的!”
“废人营无兵籍、无将令,谁敢在此妄动?!”
他身后十余名守军士卒齐齐抽刀,铿锵作响,寒光逼人,顿时将林靖之一行围入半弧之中。
林靖之未动,只抬眼静静看着那人。
但下一刻,许文山一步踏出,声如铁戟砸地,稳稳落在那名小校正前三步之外。
他微微仰头,冷冷一笑:“你要禀报马将军?”
“好。”
“不必了……”
他手腕一转,刀光骤起!
“我送你下去,自己问他去!”
刀起,人头落!
血溅两丈,那名小校双目圆睁,头颅斜斜落地,尸身跪倒尘土之中。
四周守军骤然呆滞,十余柄长刀悬在半空,无人敢再上前一步。
许文山随手抹净刀锋,缓缓环顾众人,声音冰冷如霜:
“谁还有意见?!”
没人出声。
有士卒颤抖着收刀,有人干脆跪地请令。
林靖之这才缓缓开口,声如洪钟:
“铁浮城南门,自此由废人营接管。”
“违者,视同叛军——格杀勿论。”
——
不到一个时辰,铁浮南门、西门皆被“废人营”悄然接管,守军不是被收编,就是被软禁。
而街道上的巡逻军,竟也换上了原先的服饰,胸前佩刀标有“萧”字。
城中的人不知所措,只觉整座城像忽然换了一个主人。
林靖之站于高处望下,亲自监印三份急令:
一封发往北城驻军:“冯缚山叛乱已平,城防由他的心腹之人接掌,擅自调兵者,以乱军论处。”
一封传入各街兵屯:“街防暂归废人营代管,后由将军府统一整编。”
一封口令传入井口:“主副井封锁已转交‘新防队’,内乱即日平定,待清查完毕再行释放。”
林靖之身披甲胄,走在废人营前方,踏入矿奴休息区。
此地多为伤病之人,残腿断臂者居半,地上铺着烂稻草、破席、矿灰结垢的锅碗。
他迈步极缓,每一步都像踏进一片沉默泥沼。
四周无人喧哗,也无人靠近,只有数百双麻木的眼睛静静望着他——像看着一场命令,又像望着命运本身。
他停住脚步。
他记起了十多年前,自己还是副军官时,骑马巡视井下,一掠而过,从未低头。
当时身旁的冯缚山还打趣他:“这群人不看也罢,活不了几个。”
他也笑过,只觉得他们是沉重的资源,不是人。
可如今,这些“不是人”的人正看着他。
没有愤怒,没有哀求,也没有希望。
他们只是沉默,看了他一眼,又慢慢低头,就像过去十年所做的每一次那样——低头。
林靖之喉头一涩,脚步微微踉跄。
他缓缓走上前,声音嘶哑,却穿透全场:
“从今天起……我不再骑马路过你们。”
“我走下来了。”
“你们不是牲口,是人。”
“我欠你们一句话——对不起。”
他说完后,整整五息,无人应声。
直到有一个佝偻的矿奴抬头看了他一眼,艰难地点了点头。
有人问:“你们是……林家的人?”
有人答:“不。我们是……也在井下活过来的人。”
许文山走至前方,大声说道:
“铁浮城变局既定,冯缚山已死,军中旧令作废。”
“我们不逼你们打仗,不夺你们东西,只问一句——你们想不想活?”
有人咬牙低声道:“想。”
“想活,就听令。”
“你们不是矿奴了,是铁浮城的城防营。今天起,每人一件甲,每人一口饭,每人一把武器。”
“从今天开始,我们不是被丢在矿底的骸骨。”
“我们——是新铁浮城的根。”
一阵寂静后,终于有人从人群中走出,颤颤接过许文山递出的布甲。
随后是第二人,第三人……
五百人、八百人、一千人……
他们不说话,只是慢慢站成一排,像一根根刚从血土中拔出的旧铁。
这是新秩序的开场。
是矿奴反转为军的起点,是“废人”从废料堆中走出,第一次,被叫做——“人”。
——
就在林靖之宣令完毕,铁浮防卫队刚刚成形之时,外头传来急报:
“报——!”
一名斥候踉跄奔来,满身尘土,手中血帛犹未展开。
“主、副两井口——守军反应激烈!”
“我方仅余许将军百余人守口,恐难抵挡!”
林靖之神情一沉,回头看向许文山:“你的人还顶得住吗?”
许文山一抹汗:“勉强咬着牙在挡,但敌众我寡,撑不了多久。”
谢云行也立于一侧,低声道:“一旦主副井被突破。他们可能重新夺回城门的控制权,我们只有五百人。他们可是两千精兵。”
林靖之还未开口,身后的防卫队中,已有一名矿奴拖着瘸腿站了出来,粗哑道“他们不是要冲出来么?”
“咱们……去顶上不就得了。”
他说着,提起一根生锈的矿镐,神情坚决。
另一名断指老矿奴也站起,咬牙:“我在副井口挖过三年,哪里卡口我最清楚。”
“我腿瘸了,可我能给你指路、铺刺,守住缝隙。”
“他们要冲,我就在最前面挡!”
林靖之微怔。
他看到那群人,老弱残兵,骨瘦如柴,有的拄棍、有的吊着胳膊,但他们眼里没有迟疑,只有被逼到边缘之后的决意。
下一瞬,他举臂高呼:
“井口之战,是铁浮城重建的命脉!”
“凡是肯上阵者,皆记名编列为铁浮防卫一营——杀敌者升军籍、授薪粮、立户籍!”
“从今往后,你们不是矿奴——你们是铁浮城的一员!”
“上井,支援!”
呼声如雷,回应随之而起!
“杀出去!”
“兄弟们——咱们不做畜生了!”
一排排衣衫褴褛却目光坚定的矿奴,纷纷捡起兵械、矿镐、火叉、碎铁棍,踩着尘沙,向主副井狂奔而去!
……
天边仍未泛白,城门却已异动。
两千林氏嫡系正死守主副井口,镇压井下的咆哮矿奴,而此刻,位于南城门的兵营之外,铁蹄声在黑夜中缓缓逼近,如无声的鼓点,踏入这座被沉默包裹的巨城。
许文山披甲而立,手中执着铁浮旧旗,身后,是五百废人营精兵。
他们已经拿到了林靖之为他们准备的武器装备。
这些都是林家嫡系才用得了的东西。
黑甲蒙面,手执连杆长戟,戟尖绕铁火花,眼神如刀。
林靖之缓步走至门前,眼神沉静如山。
“开门。”
“废人营接管城防。”
门口驻兵犹疑,欲言又止,却不知何时,整座南门城楼已被悄然换旗。
旗帜为黑底银纹,一笔“萧”字,漆如冷铁。
“你们……是谁授令?”守军中一名小校跨前一步,手按刀柄,眉头紧锁。
城门下气氛骤凝。
一名小校踏前一步,手按刀柄,脸色铁青,大声喝问:
“擅开城门,是要掉脑袋的!”
“废人营无兵籍、无将令,谁敢在此妄动?!”
他身后十余名守军士卒齐齐抽刀,铿锵作响,寒光逼人,顿时将林靖之一行围入半弧之中。
林靖之未动,只抬眼静静看着那人。
但下一刻,许文山一步踏出,声如铁戟砸地,稳稳落在那名小校正前三步之外。
他微微仰头,冷冷一笑:“你要禀报马将军?”
“好。”
“不必了……”
他手腕一转,刀光骤起!
“我送你下去,自己问他去!”
刀起,人头落!
血溅两丈,那名小校双目圆睁,头颅斜斜落地,尸身跪倒尘土之中。
四周守军骤然呆滞,十余柄长刀悬在半空,无人敢再上前一步。
许文山随手抹净刀锋,缓缓环顾众人,声音冰冷如霜:
“谁还有意见?!”
没人出声。
有士卒颤抖着收刀,有人干脆跪地请令。
林靖之这才缓缓开口,声如洪钟:
“铁浮城南门,自此由废人营接管。”
“违者,视同叛军——格杀勿论。”
——
不到一个时辰,铁浮南门、西门皆被“废人营”悄然接管,守军不是被收编,就是被软禁。
而街道上的巡逻军,竟也换上了原先的服饰,胸前佩刀标有“萧”字。
城中的人不知所措,只觉整座城像忽然换了一个主人。
林靖之站于高处望下,亲自监印三份急令:
一封发往北城驻军:“冯缚山叛乱已平,城防由他的心腹之人接掌,擅自调兵者,以乱军论处。”
一封传入各街兵屯:“街防暂归废人营代管,后由将军府统一整编。”
一封口令传入井口:“主副井封锁已转交‘新防队’,内乱即日平定,待清查完毕再行释放。”
林靖之身披甲胄,走在废人营前方,踏入矿奴休息区。
此地多为伤病之人,残腿断臂者居半,地上铺着烂稻草、破席、矿灰结垢的锅碗。
他迈步极缓,每一步都像踏进一片沉默泥沼。
四周无人喧哗,也无人靠近,只有数百双麻木的眼睛静静望着他——像看着一场命令,又像望着命运本身。
他停住脚步。
他记起了十多年前,自己还是副军官时,骑马巡视井下,一掠而过,从未低头。
当时身旁的冯缚山还打趣他:“这群人不看也罢,活不了几个。”
他也笑过,只觉得他们是沉重的资源,不是人。
可如今,这些“不是人”的人正看着他。
没有愤怒,没有哀求,也没有希望。
他们只是沉默,看了他一眼,又慢慢低头,就像过去十年所做的每一次那样——低头。
林靖之喉头一涩,脚步微微踉跄。
他缓缓走上前,声音嘶哑,却穿透全场:
“从今天起……我不再骑马路过你们。”
“我走下来了。”
“你们不是牲口,是人。”
“我欠你们一句话——对不起。”
他说完后,整整五息,无人应声。
直到有一个佝偻的矿奴抬头看了他一眼,艰难地点了点头。
有人问:“你们是……林家的人?”
有人答:“不。我们是……也在井下活过来的人。”
许文山走至前方,大声说道:
“铁浮城变局既定,冯缚山已死,军中旧令作废。”
“我们不逼你们打仗,不夺你们东西,只问一句——你们想不想活?”
有人咬牙低声道:“想。”
“想活,就听令。”
“你们不是矿奴了,是铁浮城的城防营。今天起,每人一件甲,每人一口饭,每人一把武器。”
“从今天开始,我们不是被丢在矿底的骸骨。”
“我们——是新铁浮城的根。”
一阵寂静后,终于有人从人群中走出,颤颤接过许文山递出的布甲。
随后是第二人,第三人……
五百人、八百人、一千人……
他们不说话,只是慢慢站成一排,像一根根刚从血土中拔出的旧铁。
这是新秩序的开场。
是矿奴反转为军的起点,是“废人”从废料堆中走出,第一次,被叫做——“人”。
——
就在林靖之宣令完毕,铁浮防卫队刚刚成形之时,外头传来急报:
“报——!”
一名斥候踉跄奔来,满身尘土,手中血帛犹未展开。
“主、副两井口——守军反应激烈!”
“我方仅余许将军百余人守口,恐难抵挡!”
林靖之神情一沉,回头看向许文山:“你的人还顶得住吗?”
许文山一抹汗:“勉强咬着牙在挡,但敌众我寡,撑不了多久。”
谢云行也立于一侧,低声道:“一旦主副井被突破。他们可能重新夺回城门的控制权,我们只有五百人。他们可是两千精兵。”
林靖之还未开口,身后的防卫队中,已有一名矿奴拖着瘸腿站了出来,粗哑道“他们不是要冲出来么?”
“咱们……去顶上不就得了。”
他说着,提起一根生锈的矿镐,神情坚决。
另一名断指老矿奴也站起,咬牙:“我在副井口挖过三年,哪里卡口我最清楚。”
“我腿瘸了,可我能给你指路、铺刺,守住缝隙。”
“他们要冲,我就在最前面挡!”
林靖之微怔。
他看到那群人,老弱残兵,骨瘦如柴,有的拄棍、有的吊着胳膊,但他们眼里没有迟疑,只有被逼到边缘之后的决意。
下一瞬,他举臂高呼:
“井口之战,是铁浮城重建的命脉!”
“凡是肯上阵者,皆记名编列为铁浮防卫一营——杀敌者升军籍、授薪粮、立户籍!”
“从今往后,你们不是矿奴——你们是铁浮城的一员!”
“上井,支援!”
呼声如雷,回应随之而起!
“杀出去!”
“兄弟们——咱们不做畜生了!”
一排排衣衫褴褛却目光坚定的矿奴,纷纷捡起兵械、矿镐、火叉、碎铁棍,踩着尘沙,向主副井狂奔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