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港片:开局拍电影,主角叶子楣 > 第251章 杨度说道:

港片:开局拍电影,主角叶子楣 第251章 杨度说道:

    杨度说道:“原本不可能达到这么高的水平,但借着《逃学威龙》的势头,牧野,也就是霍先生您的名声彻底打响了。”

    “这两者相互促进,才有了这般效果。”

    短暂停顿后,杨度继续说道:“霍先生,您还有其他作品吗?”

    “《诛仙》总计120万字,已连载超百万字,再过半月即可完结,所以我提前问问。”

    “要是霍先生还有别的作品,自然优先连载您的。”

    “若没有,或来不及创作。”

    “我知道霍先生很忙,恐怕没空,其实我已经在找其他作家了,只是还没合适的人选。

    他们写的都是武侠,和霍先生相比,差距不小。”

    杨度不说,霍曜几乎都忘了这事。

    霍曜笑了笑,“稍等一下。”

    说完,他拿出大哥大,拨通办公室电话。

    接通后,传来悦耳女声:“喂,您好,这里是霍氏集团,请问有什么事?”

    这位女士叫何敏。

    考试结束后,何敏递交辞职信,一周后入职霍氏集团,成为霍曜的秘书。

    霍曜有三位秘书,她是最新的那位,仍在适应中。

    熟悉工作后,她将成为第一秘书。

    “阿敏,是我。”

    霍曜说道。

    何敏笑着回应:“阿曜,怎么了?”

    霍曜指示:“办公桌左边第二个抽屉里有个档案袋,拿来给我。”

    “好。”

    何敏轻笑一声,答应了。

    见霍曜挂断电话,杨度愣住了,瞪大眼睛,惊讶道:“霍先生,您是不是又写好了?”

    霍曜回答:“还没写完,大概写了七成,七十万字左右。”

    “这……”

    杨度震惊!

    他只是随口一问,根本没抱期待,毕竟已经开始物色其他作者了。

    可没想,霍曜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像霍先生这样忙碌的人,在这么短时间内还能写出第二部小说。

    7万字只是半部,整本书总共140万字,简直不可思议!

    杨度不禁摇头感叹:“霍先生果然非同凡响,我本不该用常规眼光看待您的作品。

    刚完成《诛仙》这样的鸿篇巨制,连休息都不顾,又投入新作,实在令人钦佩。”

    霍曜笑道:“你还没读过书呢,怎么知道好坏?”

    “定然极为出色。”

    杨度摇摇头,肯定地说:“换作他人,我绝不敢这么说,但霍先生的作品,自然毋庸置疑!”

    “没有水平的东西,霍先生绝不会示人。”

    您很了解我,虽然这话有点奉承之嫌,但确实猜中了。

    霍曜一笑,不再多言。

    片刻后。

    何敏抱着个档案袋走进大会议室,朝丁瑶和杨度点点头,将资料放到桌上,好奇地问:“阿曜,这里面是什么?”

    还能有什么?当然是杨度期待已久的内容。

    小说!

    这次霍曜拿出的新作名为《搜神记》,这是树下野狐“蛮荒三部曲”

    的开篇之作!

    树下野狐出身于顶级学府文学专业,擅长运用语言,才华横溢。

    “蛮荒三部曲”

    堪称他的巅峰之作。

    特别是这部《搜神记》,不仅文采斐然,情节曲折动人,更难得的是它以奇书《山海经》为根基,开创了玄幻仙侠小说的先河!

    《诛仙》和《搜神记》都是杰作,情节各有所长,难以比较,但从文笔与内涵来看,《搜神记》略胜一筹。

    近一个月,霍曜难得悠闲,每日都有充裕时间。

    他尽情享受这份从容。

    与此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剧本,还写下上千首经典歌曲,这些都是为了东正传媒未来打造明星所准备的。

    当然,还有“蛮荒三部曲”

    。

    比起剧本和歌曲,小说耗时更多,毕竟字数庞大。

    一个剧本或一首歌能有多少字?

    《搜神记》洋洋洒洒,已达150万字!

    目前,霍曜仅完成了前70万字。

    霍曜把档案袋递向杨度,开口道:\"杨总部,接档《诛仙》的新作是这部小说,名为《搜神记》。

    它以《山海经》为根基,属于奇幻类作品,也可归于仙侠范畴。\"

    \"《诛仙》快完结时,你可以着手宣传了。\"

    杨度激动地说:\"明白了!明白了!\"

    话音未落,他已迫不及待地翻开档案袋准备阅读。

    霍曜没空陪他,说道:\"行啦,回去慢慢看吧。\"

    \"好的,那我先告辞了,霍先生。\"

    杨度微微点头致意,随后转身离去。

    ———

    杨度走后,霍曜、丁瑶、何敏一同从会议室返回霍曜的办公室。

    何敏回到工作岗位,他对真正的霍氏体系并不了解,霍曜也不打算让他知晓太多。

    清白做人本就无错,若非必要,还是保持现状更好。

    丁瑶递过一份资料,说道:\"曜,这是三艘赌船运营情况的详细报告,你大致看看,我继续说。\"

    \"嗯。\"

    霍曜迅速浏览资料。

    丁瑶接着道:\"三艘赌船中,东方公主号规模最大,收益最高,扣除维护及人力成本后,近一个月纯利润达1.31亿,日均320万。\"

    \"海龙星和蓝明珠表现相当,海龙星纯利1亿,日均250万;蓝明珠纯利1.15亿,日均280万。\"

    \"三艘船合计月纯利润3.46亿,还未算首次出海带来的额外收益。\"

    稍作停顿,丁瑶微笑道:\"要说真正大赚,还得提东方公主号的首秀,仅此一艘,就有富豪兑换了2亿筹码,最后只取回1.5亿,剩余5000万全留船上,纯利润至少4500万。\"

    霍曜淡然一笑,“单是这三艘赌船,每天就有4500万的纯利,加上另两艘每艘按3000万算,合计至少1亿。

    照此推算,不到一年就能赚365亿。

    但这不过是理想状态。”

    丁瑶摇头,“别抱太大希望,绝无可能实现。

    不过还有别的问题。”

    她稍作停顿,“阿曜,你分析得没错。

    最近一个月,至少有12艘邮轮正在紧急翻新改造,不出一个月,它们都会投入运营。

    到那时,我们就将迎来一场激烈的赌船竞争。”

    霍曜毫不意外,“这在预料之中。

    港岛向来喜欢盲目跟风,一个题材火了,所有人都蜂拥而至,直到把这条路走死为止。

    更何况像赌船这种暴利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