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 > 第134章 官吏不够,进兵三省!

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 第134章 官吏不够,进兵三省!

    陈天王定下来,在江南施行《天朝田亩制度》的具体方略。

    和接下来工作方式时!

    方以智却一脸的头疼道。

    “天王,南直隶已经为天王所得!”

    “共计一百余州县,光一个南直隶,便需要至少,两三百名官员委下去。”

    “而浙江也是同理,还有江西,未来的福建,两广,湖广,咱们选吏司的职官,明显是不够了啊……”

    陈天王在北京城的时候,办的那十个培训班,总共才培养出来了四五百名的官员。

    而他的北方三省,已经将这些个人员,给消化了了大半,虽然选吏司内,又增设了好些个班,招揽了一些个直鲁豫三省内,投效陈天王的秀才,举人进去学习,还有一些山东,河南境内,归顺陈天王的妖官,明官。

    但这二期培训班才开课不过十几天。

    这会还在学习陈天王的思想,接受再教育呢。

    而如今,陈天王眼瞅着,又要鲸吞掉江南数省,把大明朝剩下的半壁江山给接收。

    这所缺口的官员数量,是高达数千名之多的,也难怪方以智会如此的头疼。

    “这有何难?”

    陈天王大笑了两声,他说道。

    “实在不行,可以让宣教士们暂领民政。”

    “另外呢,也可以让治下的原任官员任留,只要其经过甄别,诵真经,按照孤的施政之法,施政治民。”

    “还是那句话!”

    “我们现在的人手不足,暂时的留用他们,是非常之手段,要严密监督,控制使用,缓慢消化,逐步淘汰!”

    实际上陈天王自己也知道,他的摊子铺的忒大了一些了。

    但这也没办法啊。

    谁让敌人都太菜鸡了,根本经不起陈天王三拳两脚就被打趴了?

    搞的陈天王扩张的忒快了点,连可供委任的官员都凑不太齐。

    “天王英明,不过,这还是需要从北方各省,抽调一部分官员南下,总要有我们的自己人才是……”

    方以智赶紧的道。

    陈天王微微颔首。

    “那是自然,北方可以先抽调一些个,培训班里面的优秀学员,和官吏南下。”

    “江南这边,先把局面给稳固了,把漕粮给北运了,北边可就等候着江南的漕粮来解粮荒的!”

    陈天王还是缺粮的!

    虽然他从山东那边,衍圣公府上抄了许多粮食,也抄了许多士绅的粮,但还是不够,至少有两三百万石的缺口,所以,这就需要江南的漕粮,迅速北运。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北方三省的百姓们不饿肚子。

    不饿肚子,喝上肉汤。

    在欠下陈天王还不尽的恩情的情况下,才能好好学习陈天王的先进思想,才能够更好的建设一个“地上天国”。

    嘱咐完这些,陈天王将目光对向了地图。

    “南京已下,南直隶局面稳固,各地传檄而定,不在话下!”

    “传孤的令旨,让朱七从扬州渡江,然后一路进入浙江!”

    “密之!”

    陈天王看向了方以智,后者身躯一颤,他知道自己发达的时候来了!

    他也要欠下陈天王几辈子都还不清的恩情喽!

    “你就暂理浙江巡抚一职,与朱七一道,招抚浙江全境!”

    “另外,潮漳总兵官加都督同知郑芝龙的公子,就在南京国子监就读, 他师从钱谦益此妖,将人找来,孤要见其。”

    还挂着大明旗帜,能够顽抗陈天王的势力,只剩下两个了。

    一个是湖广的左良玉!

    陈天王料理好江南这一摊子事,就过去收拾他了。

    一个就是福建的郑芝龙,相比于左良玉,陈天王对于郑芝龙明显要更重视一些,因为他麾下有一支规模庞大的水师,统治着东亚海面!

    “天王,臣下这就去安排。”

    方以智当即接令,一旁的龚鼎孳羡慕难当,可马上,他身体也颤抖了起来。

    只听陈天王道。

    “孝升。”

    “臣,臣下在……”

    龚鼎孳颤抖不已,恨不得立马高举双手,呼喊天王万岁。

    只听陈天王道。

    “中六军现驻在安庆,孤让中六军护送你前往江西南昌就任,任江西抚台,为孤招抚江西一省,推行江西一省的均田,抓妖之事,尔可有信心?”

    “天王予臣以大任,臣岂敢辜负天王!”

    龚鼎孳扑通跪下磕头谢恩。

    一旁的张家玉见状,他有些希冀的看着陈天王。

    马上,陈天王的“恩情”也来了!

    “元子,孤没记错的话,你是广东东莞人?”

    “天王!”

    张家玉当即下拜。

    他激动的道。

    “臣,臣确实是广东人,臣愿意为天王招抚广东全境,必不辱天王使命!”

    “好!”

    陈天王大笑了两声,旋即将其扶起来。

    然后呼唤着一旁的张德胜道。

    “德胜。”

    “末将在。”

    后者赶紧站了出来,陈天王笑着朝其道。

    “右一军也一并入江西,配合着孝升这位江西巡抚,平靖江西,然后由赣入粤,与元子一块,招抚广东全境!”

    “末将遵命。”

    张德胜赶紧接令。

    一口气委出来了三个巡抚,陈天王却只重视广东一省。

    江西,浙江两省,自古没什么武德,浙江虽然出过义乌强兵,但那已经是过去式了。

    最后一支浙军,早就被诓到校场,屠戮殆尽了。

    江西同理,在明朝这里搞科举还有一套,军事上并没有什么能耐,而陈天王一手大义,一手神权,还有强兵在手。

    取江西易如反掌。

    唯一一个麻烦的地方, 就是广东了!

    这地方的民风,可与其他诸省不同啊。

    宗族林立,土客矛盾下,坞堡遍地,而且又紧贴佛山铁业中心,出产了大量的优质火铳!

    倘若以武力抗拒陈天王的话,打下来倒不是问题,但要棘手麻烦许多。

    他看着张家玉道。

    “元子,广东的民情,孤从天上来,但还是知道一些的,情况要比其他地方要棘手一些。”

    “你且说说,招抚广东,难在哪里?”

    “天王,广东民风与中原不同,但笃信神明,天王下界而来,只要略施神迹,再有神军天威,他们定会归顺,唯一难点便是,广东之官吏,儒妖,以妖言蛊惑民众,抗拒天王,那么,便会成大患也,不过以臣观之,此问题不大,臣乃是粤人,只要书信数十封,便可以化解此患,外加,大局已定,天下大势明了,想来也不至于有人,会抗拒天王!”

    “所以,粤省大乱是不可能的。”

    “但小乱,却颇有可能,须慢慢化解!”

    “粤省田少地狭,又有土客之矛盾,倘若天王均田分地,均田地之时,土人视客人为仇寇,本就不愿意给予其田亩,倘若平均之分配,定会招致来敌视,倘若不平均,又会招惹来客人之怒,其二者争斗多年,械斗成风,所以一旦闹将起来,则是遍布乱局。”

    “另外,粤人奉祖先,以族而聚,大宗小宗,所占之土或多或寡,同姓大宗士绅,视宗族重于国家,同气而边枝,均此类大户的土地,便会举族皆敌!”

    “不过……”

    说到这里,张家玉一笑,抬眸朝陈天王道。

    “但粤人迷信,笃信神明,天王神威显赫,又有神军之雷霆手段,所以,或许局面,会比江浙要难些,但至多三五月,便可以平靖下来,奉天王为尊……”

    好嘛,这些事情,倘若以人力去做。

    那肯定是有些难。

    但是,谁让陈天王是神呢?

    神旨,凡人又岂敢违抗?

    张家玉可是了解自己的老乡的,他们或许会不满,但还真不会有胆子,顽抗陈天王这个现世神!

    但麻烦也不是说一点也没有。

    那就是,陈天王的宣教士都是北方人。

    到了说江淮官话的南京还行的通!

    到了广东的话,那可就不太会说广东话,到时候,要么好好学习一下当地方言,要么就得培训一些个当地的道士,神棍们当宣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