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主妇的挣扎和救赎 第158章 母亲开裁缝店
热门推荐:
足坛中场神!世一中横空出世
千亿富豪的婚后人生
满级大佬重生:太子的农门妻飒爆了
末世永生录
神话起源
武映三千道
不死不灭的我在40k的绝望旅途
我捡,我捡,我捡捡捡捡捡捡捡!
天灾人祸流放路,满门忠烈我来护
九光正在房间里抱怨静安,忽然听到窗外自行车响。
看到静安推着自行车回来了。
九光连忙擦掉眼泪,抱着安儿迎出去,笑着说:“我还以为你走了呢?”
静安把冬儿抱到怀里,叹息一声:“啥也没有我闺女重要——”
静安没有去省城参加比赛,而是为了冬儿,留了下来。她要陪伴女儿,度过艰难的一天。
早晨,她没有喂女儿吃奶。女儿哭了一会儿,就被静安哄睡着了。
九光下午开着四轮车出车了,要是不出车,一天也要拿出40元车费呢。
车费又涨了,车主说,拉砖太沉,太费车,所以涨了车费。
九光出车的时候,忽然说:“我这个月要是还能挣钱,我就买辆车。”
静安本能地反对,她在投资这方面,胆子小。
九光说:“你放心吧,一个月,我就把车钱挣回来了。”
九光走了不久,婆婆来了,开门进屋。进屋之前,她永远不会敲门。
婆婆关门的声音大了,冬儿就醒了。醒了就开哭。
婆婆说:“今天咋没去医院打吊瓶呢?”
静安说:“不打吊瓶了,换一种治疗方法。昨天一边打吊瓶,冬儿一边拉肚,我觉得打吊瓶也不是办法。”
婆婆说:“你咋这么犟呢,连医生的话都不听了,我真没见过你这样的。”
婆婆把冬儿抱起来,哄了一会儿,冬儿还是哭。
婆婆说:“那你给冬儿吃啥药呢?”
静安说:“啥药也没吃。”
婆婆吃惊地问:“你不是换个办法吗?办法呢?”
静安说:“就是啥药也不吃,也不喂她奶,饿一天就好了。”
婆婆看着静安,生气地说:“谁告诉你的偏方啊?这不是扯犊子吗?”
静安说:“书上写的明明白白,是我们结婚的时候,民政局给的书,还能错?”
婆婆气得脸都狰狞:“我没见过你这样的人,信书上说的,这不是傻子吗?不喂孩子,孩子不饿完了吗?就你这样穷折腾,孩子非让你折腾完了不可。”
婆婆把孩子放到炕上,气呼呼地走了。
静安心里想:“你又不帮我看孩子,又不出一分钱,还叨叨叨地啥都管我,看我干啥都不对。
“等将来我老了,我闺女结婚,我对小两口啥都不管,就掏钱给孩子买吃的用的,干点实事儿,我不能像我婆婆这么膈应人!”
其实,静安最初不喂冬儿的时候,她也忐忑不安,也担心把冬儿饿坏了。
但她发现冬儿哭的声音一点不弱。
还有,自从静安早晨没给冬儿吃奶,冬儿就没有拉肚。这一天,一直到晚上九光回来,冬儿都没有拉肚。
九光进屋,静安就欣喜地告诉九光:“冬儿一直没拉肚,好像我的办法好使了。”
九光不相信:“你真的一直没给冬儿吃奶?”
静安说:“连水都没给她,就得干脆点,要不然,治不好病。”
九光说:“你一天也不喂孩子,孩子肚子都饿瘪了,当然没啥拉的。”
静安说:“那说明这个方法就是对的,不喂她,她就不拉了,她的肠胃能休息一天,恢复到正常,明天再喂她,她就好了。”
九光也不懂这个,看到冬儿的烧也退了,好像比前一天拉肚的时候状态好一点,他也就不拦阻静安。
这天晚上,静安睡着的时候,不时地惊醒。
醒来之后,她就伸手往冬儿鼻子上摸一下,看孩子还喘气不。
看到冬儿呼吸均匀,她就放心了,接茬再睡。
早晨,第一缕晨光从窗帘的缝隙照射到炕上,照耀着冬儿的小脸蛋。
静安醒了,摸摸冬儿的额头,不热。她放心了。
这天上午,静安还是没有喂冬儿,因为她怕禁食24小时不够,再多禁食半天。
看到冬儿嘴唇干,她给冬儿喂了一点点糖水。
冬儿没有拉肚。静安的胆子大了,午后,静安给冬儿喂第一遍奶,等了两个小时,冬儿也没有拉肚。
静安彻底放心,冬儿就算好了。
晚上,九光出车回来,看到冬儿在炕上玩呢。得知冬儿已经吃奶,并没有再拉肚,他很高兴。
但他不认为是静安的办法管用了。
九光说:“你那是瞎猫碰死耗子。”
静安笑了:“让你夸我一次,这么难吗?”
九光说:“本来就这样吗,夸你啥呀?要不是孩子吃了你的火奶,也不会拉肚。”
静安苦笑:“九光啊,我算看明白了,你们家除了大姐是明白人,其他人都跟你爸一样,不会夸人,不会承认别人比自己强,只会埋怨人。”
九光不高兴静安这么说话:“你呀,就是瞎猫碰死耗子。”
静安为了参加省城的比赛,跟单位请了三天假。
虽然最后她没有去参赛,但她也没有回单位销假。因为冬儿病了,她就用这假陪着冬儿。
冬儿好了之后,静安带着冬儿回了娘家。一进院子,就被院子里碧绿的菜园给吸引了。这是父亲的杰作!
静安家的院子很大,东侧被父亲用篱笆围成一个园子。
园子里种的都是绿油油的菜,有茄子,豆角,辣椒,西红柿,小白菜,香菜,臭菜,还有南瓜。
靠院子甬道这一侧,种了一排向日葵。
去年静安结婚前两天,向日葵被她和九光偷着割去了头,母亲大早晨出门去骂,骂得可难听了。
想起往事,静安不由得笑了。
母亲得知静安因为冬儿病了,没去比赛,急得直吧嗒嘴。
母亲说:“你咋不把孩子给我抱来?我给你看两天孩子,你就去省城比赛了,你呀,脑袋这个笨!”
静安只是笑笑,没有回答母亲。这个办法,她不是没想过,但她知道,无论谁照顾冬儿,只要静安在冬儿生病的时候离开,九光就会生静安的气。
静安虽然把三个证件拿到手,随时可以起诉离婚。但她现在对婚姻反而更看重,对离婚这件事,也更慎重。
因为有了冬儿,有了孩子,一旦离婚,孩子就没有爸爸,没有一个完整的家了。
不到万不得已,静安不会走这一步。
静安不想跟九光闹得太僵。她也确实不放心冬儿,冬儿病得那样,她已经无心参赛了。
唱歌跟女儿的生命相比,微不足道。
母亲生养过两个孩子,她理解静安,也就没再数落她。
母亲已经开始在街里看房子,准备开店了,但是,好地段的门市房,房租都很贵。不好地段的房子,房租便宜,可母亲怕裁缝铺开在那里,顾客会少。
母亲左右为难,正好静安去了,母亲征询静安的意见。
静安想了想:“妈,还是在闹市区开店吧,那里人来人往,顾客会多一些,生意会好的。”
母亲说:“我也这么想的,可租金太贵了。”
静安说:“妈,你看这样行不行?先在闹市区开一年,等积攒了一些回头客,第二年再搬迁到房租低的地方,这样,有了回头客帮你拉顾客,你就不愁顾客。”
母亲点点头:“这也是个办法,不过,我一边找房子,一边也忧虑,现在市场里卖服装的精品屋越来越多,仿古街的街道两侧,都开了服装店,红房子那里,也开了很多家服装店——”
母亲担忧地抬眼看着静安:“这么多卖服装的,我看服装也都卖得不贵,我再开裁缝铺做衣服,能行吗?”
静安说:“妈,你的意思是,现在大家都买现成的衣服穿,你怕做衣服的人少了?”
母亲说:“那可不是,过去就百货商店卖服装,开裁缝铺可吃香了,到裁缝铺做一件衣服,要等一周以上。现在遍地都是服装店,还能有多少人,买布料做衣服啊?”
母亲说的也有道理,静安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敢给母亲乱出主意。
晚上,父亲下班,静禹放学,都回来了。
一家人在一起,说说笑笑,很热闹。对静安没有去参加比赛,父亲和弟弟虽然惋惜,但冬儿病好了,也都很高兴。
再有两周,静禹就要进考场了。现在,学校已经不讲课,学生们开始自由学习。
静安来的时候,带来一兜苹果。弟弟静禹喜欢吃苹果。
看着静禹咔嚓咔嚓地吃苹果,脸颊有些消瘦了。
静安说:“老弟,学习吃力不?”
静禹说:“还行。”
静安说:“有信心吗?”
静禹说:“还行。”
静安说:“都复习好了?”
静禹说:“差不多。”
静禹说话,不把话说满。但他说话的时候,胸有成竹。
静安说:“你第一志愿报哪儿了?”
静禹说:“清华。”
静安没气抽了,静禹的功课是不错,但第一志愿报清华,这也太高估自己了。
静安说:“万一没考上呢?你咋不好好想想呢?”
静禹笑了:“姐,逗你呢,我第一志愿报的是吉大,这个稳当点。”
静安松了一口气。
又听静禹说:“等我念完吉大,研究生给你考回个清华来。”
静安笑了:“不用替我考,现在我才知道,学习是对自己最好的事情,所有功名都是自己的,别人抢不去。”
静禹说:“研究生毕业,不考博了,把机会让给别人吧,我回到家里,以我这个文凭,当个小官总可以吧?”
静安被弟弟逗笑:“老弟,你干啥都能行,你有头脑,有冲劲,还稳当,一般人要么有冲劲,要么有头脑,要么稳当,很少有人三样都有的。三样要是都有,肯定能干大事儿。”
静禹也被静安的话逗笑了。
他打量打量静安:“姐,自从你结婚后,不一样了,生完孩子做了妈妈,更不一样,说话一套一套的了。”
静安说:“我想明白了,就能说了,但是,我却不能做,说和做,原来我以为是挨着最近的两件事,现在才发现,说到和做到,隔着千山万水。”
静禹说:“你看,这句话说得太有水平了。姐,等我回来当官,十年之内,一定把你的工作调到一个好位置,你愿意上班就上班,不愿意上班,就成天请假,在家跟冬儿玩,单位还照样给你开支,好吧?”
静安被静禹的孩子话给气笑了。她转身要走,身后的头发却被静禹牵住。
静禹可喜欢静安的长发了。
静安没结婚的时候,她每次洗头发,静禹都跑来帮忙:“姐,姐,我帮你。”
静禹就喜欢抚弄静安的长发。
生了冬儿之后,婆婆让她剪掉长发,静禹听说后,连忙劝阻静安:“姐,你留长发好看,可千万别剪,要不然我生气了。”
静禹就喜欢长头发。静安回头,拍了静禹一下,静禹才松开手。
晚上,九光来了,买了一些熟食,跟父亲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九光说:“妈,你还是在闹市区开店吧,顾客能多一点。你开店钱不够,我给你拿。你姑爷拉砖挣钱了——”
九光挣钱了,对他的父母大方,对岳父岳母也大方。
晚上,两口子抱着孩子回到家。九光把手里的钱捋了一下,决定买一辆四轮车。
他又拿出一千元,交给静安,让静安给母亲送去,贴补母亲租下开店的房子。
这一刻,九光在静安的心目中,形象又高大了起来。
静安怎么看九光,都觉得九光还是像过去那么美好。
两人之间说过的那些狠话,九光甚至动手打过她的事,好像都是前世的事情,都是在梦里,不是真实发生的了。
静安说:“九光,这一千,算我妈借你的钱。”
看到静安推着自行车回来了。
九光连忙擦掉眼泪,抱着安儿迎出去,笑着说:“我还以为你走了呢?”
静安把冬儿抱到怀里,叹息一声:“啥也没有我闺女重要——”
静安没有去省城参加比赛,而是为了冬儿,留了下来。她要陪伴女儿,度过艰难的一天。
早晨,她没有喂女儿吃奶。女儿哭了一会儿,就被静安哄睡着了。
九光下午开着四轮车出车了,要是不出车,一天也要拿出40元车费呢。
车费又涨了,车主说,拉砖太沉,太费车,所以涨了车费。
九光出车的时候,忽然说:“我这个月要是还能挣钱,我就买辆车。”
静安本能地反对,她在投资这方面,胆子小。
九光说:“你放心吧,一个月,我就把车钱挣回来了。”
九光走了不久,婆婆来了,开门进屋。进屋之前,她永远不会敲门。
婆婆关门的声音大了,冬儿就醒了。醒了就开哭。
婆婆说:“今天咋没去医院打吊瓶呢?”
静安说:“不打吊瓶了,换一种治疗方法。昨天一边打吊瓶,冬儿一边拉肚,我觉得打吊瓶也不是办法。”
婆婆说:“你咋这么犟呢,连医生的话都不听了,我真没见过你这样的。”
婆婆把冬儿抱起来,哄了一会儿,冬儿还是哭。
婆婆说:“那你给冬儿吃啥药呢?”
静安说:“啥药也没吃。”
婆婆吃惊地问:“你不是换个办法吗?办法呢?”
静安说:“就是啥药也不吃,也不喂她奶,饿一天就好了。”
婆婆看着静安,生气地说:“谁告诉你的偏方啊?这不是扯犊子吗?”
静安说:“书上写的明明白白,是我们结婚的时候,民政局给的书,还能错?”
婆婆气得脸都狰狞:“我没见过你这样的人,信书上说的,这不是傻子吗?不喂孩子,孩子不饿完了吗?就你这样穷折腾,孩子非让你折腾完了不可。”
婆婆把孩子放到炕上,气呼呼地走了。
静安心里想:“你又不帮我看孩子,又不出一分钱,还叨叨叨地啥都管我,看我干啥都不对。
“等将来我老了,我闺女结婚,我对小两口啥都不管,就掏钱给孩子买吃的用的,干点实事儿,我不能像我婆婆这么膈应人!”
其实,静安最初不喂冬儿的时候,她也忐忑不安,也担心把冬儿饿坏了。
但她发现冬儿哭的声音一点不弱。
还有,自从静安早晨没给冬儿吃奶,冬儿就没有拉肚。这一天,一直到晚上九光回来,冬儿都没有拉肚。
九光进屋,静安就欣喜地告诉九光:“冬儿一直没拉肚,好像我的办法好使了。”
九光不相信:“你真的一直没给冬儿吃奶?”
静安说:“连水都没给她,就得干脆点,要不然,治不好病。”
九光说:“你一天也不喂孩子,孩子肚子都饿瘪了,当然没啥拉的。”
静安说:“那说明这个方法就是对的,不喂她,她就不拉了,她的肠胃能休息一天,恢复到正常,明天再喂她,她就好了。”
九光也不懂这个,看到冬儿的烧也退了,好像比前一天拉肚的时候状态好一点,他也就不拦阻静安。
这天晚上,静安睡着的时候,不时地惊醒。
醒来之后,她就伸手往冬儿鼻子上摸一下,看孩子还喘气不。
看到冬儿呼吸均匀,她就放心了,接茬再睡。
早晨,第一缕晨光从窗帘的缝隙照射到炕上,照耀着冬儿的小脸蛋。
静安醒了,摸摸冬儿的额头,不热。她放心了。
这天上午,静安还是没有喂冬儿,因为她怕禁食24小时不够,再多禁食半天。
看到冬儿嘴唇干,她给冬儿喂了一点点糖水。
冬儿没有拉肚。静安的胆子大了,午后,静安给冬儿喂第一遍奶,等了两个小时,冬儿也没有拉肚。
静安彻底放心,冬儿就算好了。
晚上,九光出车回来,看到冬儿在炕上玩呢。得知冬儿已经吃奶,并没有再拉肚,他很高兴。
但他不认为是静安的办法管用了。
九光说:“你那是瞎猫碰死耗子。”
静安笑了:“让你夸我一次,这么难吗?”
九光说:“本来就这样吗,夸你啥呀?要不是孩子吃了你的火奶,也不会拉肚。”
静安苦笑:“九光啊,我算看明白了,你们家除了大姐是明白人,其他人都跟你爸一样,不会夸人,不会承认别人比自己强,只会埋怨人。”
九光不高兴静安这么说话:“你呀,就是瞎猫碰死耗子。”
静安为了参加省城的比赛,跟单位请了三天假。
虽然最后她没有去参赛,但她也没有回单位销假。因为冬儿病了,她就用这假陪着冬儿。
冬儿好了之后,静安带着冬儿回了娘家。一进院子,就被院子里碧绿的菜园给吸引了。这是父亲的杰作!
静安家的院子很大,东侧被父亲用篱笆围成一个园子。
园子里种的都是绿油油的菜,有茄子,豆角,辣椒,西红柿,小白菜,香菜,臭菜,还有南瓜。
靠院子甬道这一侧,种了一排向日葵。
去年静安结婚前两天,向日葵被她和九光偷着割去了头,母亲大早晨出门去骂,骂得可难听了。
想起往事,静安不由得笑了。
母亲得知静安因为冬儿病了,没去比赛,急得直吧嗒嘴。
母亲说:“你咋不把孩子给我抱来?我给你看两天孩子,你就去省城比赛了,你呀,脑袋这个笨!”
静安只是笑笑,没有回答母亲。这个办法,她不是没想过,但她知道,无论谁照顾冬儿,只要静安在冬儿生病的时候离开,九光就会生静安的气。
静安虽然把三个证件拿到手,随时可以起诉离婚。但她现在对婚姻反而更看重,对离婚这件事,也更慎重。
因为有了冬儿,有了孩子,一旦离婚,孩子就没有爸爸,没有一个完整的家了。
不到万不得已,静安不会走这一步。
静安不想跟九光闹得太僵。她也确实不放心冬儿,冬儿病得那样,她已经无心参赛了。
唱歌跟女儿的生命相比,微不足道。
母亲生养过两个孩子,她理解静安,也就没再数落她。
母亲已经开始在街里看房子,准备开店了,但是,好地段的门市房,房租都很贵。不好地段的房子,房租便宜,可母亲怕裁缝铺开在那里,顾客会少。
母亲左右为难,正好静安去了,母亲征询静安的意见。
静安想了想:“妈,还是在闹市区开店吧,那里人来人往,顾客会多一些,生意会好的。”
母亲说:“我也这么想的,可租金太贵了。”
静安说:“妈,你看这样行不行?先在闹市区开一年,等积攒了一些回头客,第二年再搬迁到房租低的地方,这样,有了回头客帮你拉顾客,你就不愁顾客。”
母亲点点头:“这也是个办法,不过,我一边找房子,一边也忧虑,现在市场里卖服装的精品屋越来越多,仿古街的街道两侧,都开了服装店,红房子那里,也开了很多家服装店——”
母亲担忧地抬眼看着静安:“这么多卖服装的,我看服装也都卖得不贵,我再开裁缝铺做衣服,能行吗?”
静安说:“妈,你的意思是,现在大家都买现成的衣服穿,你怕做衣服的人少了?”
母亲说:“那可不是,过去就百货商店卖服装,开裁缝铺可吃香了,到裁缝铺做一件衣服,要等一周以上。现在遍地都是服装店,还能有多少人,买布料做衣服啊?”
母亲说的也有道理,静安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敢给母亲乱出主意。
晚上,父亲下班,静禹放学,都回来了。
一家人在一起,说说笑笑,很热闹。对静安没有去参加比赛,父亲和弟弟虽然惋惜,但冬儿病好了,也都很高兴。
再有两周,静禹就要进考场了。现在,学校已经不讲课,学生们开始自由学习。
静安来的时候,带来一兜苹果。弟弟静禹喜欢吃苹果。
看着静禹咔嚓咔嚓地吃苹果,脸颊有些消瘦了。
静安说:“老弟,学习吃力不?”
静禹说:“还行。”
静安说:“有信心吗?”
静禹说:“还行。”
静安说:“都复习好了?”
静禹说:“差不多。”
静禹说话,不把话说满。但他说话的时候,胸有成竹。
静安说:“你第一志愿报哪儿了?”
静禹说:“清华。”
静安没气抽了,静禹的功课是不错,但第一志愿报清华,这也太高估自己了。
静安说:“万一没考上呢?你咋不好好想想呢?”
静禹笑了:“姐,逗你呢,我第一志愿报的是吉大,这个稳当点。”
静安松了一口气。
又听静禹说:“等我念完吉大,研究生给你考回个清华来。”
静安笑了:“不用替我考,现在我才知道,学习是对自己最好的事情,所有功名都是自己的,别人抢不去。”
静禹说:“研究生毕业,不考博了,把机会让给别人吧,我回到家里,以我这个文凭,当个小官总可以吧?”
静安被弟弟逗笑:“老弟,你干啥都能行,你有头脑,有冲劲,还稳当,一般人要么有冲劲,要么有头脑,要么稳当,很少有人三样都有的。三样要是都有,肯定能干大事儿。”
静禹也被静安的话逗笑了。
他打量打量静安:“姐,自从你结婚后,不一样了,生完孩子做了妈妈,更不一样,说话一套一套的了。”
静安说:“我想明白了,就能说了,但是,我却不能做,说和做,原来我以为是挨着最近的两件事,现在才发现,说到和做到,隔着千山万水。”
静禹说:“你看,这句话说得太有水平了。姐,等我回来当官,十年之内,一定把你的工作调到一个好位置,你愿意上班就上班,不愿意上班,就成天请假,在家跟冬儿玩,单位还照样给你开支,好吧?”
静安被静禹的孩子话给气笑了。她转身要走,身后的头发却被静禹牵住。
静禹可喜欢静安的长发了。
静安没结婚的时候,她每次洗头发,静禹都跑来帮忙:“姐,姐,我帮你。”
静禹就喜欢抚弄静安的长发。
生了冬儿之后,婆婆让她剪掉长发,静禹听说后,连忙劝阻静安:“姐,你留长发好看,可千万别剪,要不然我生气了。”
静禹就喜欢长头发。静安回头,拍了静禹一下,静禹才松开手。
晚上,九光来了,买了一些熟食,跟父亲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九光说:“妈,你还是在闹市区开店吧,顾客能多一点。你开店钱不够,我给你拿。你姑爷拉砖挣钱了——”
九光挣钱了,对他的父母大方,对岳父岳母也大方。
晚上,两口子抱着孩子回到家。九光把手里的钱捋了一下,决定买一辆四轮车。
他又拿出一千元,交给静安,让静安给母亲送去,贴补母亲租下开店的房子。
这一刻,九光在静安的心目中,形象又高大了起来。
静安怎么看九光,都觉得九光还是像过去那么美好。
两人之间说过的那些狠话,九光甚至动手打过她的事,好像都是前世的事情,都是在梦里,不是真实发生的了。
静安说:“九光,这一千,算我妈借你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