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主妇的挣扎和救赎 第181章 乏味的婚姻
静安踏着夜色走进院子,听到婆婆的房间里传出说话声。有小姑子周杰的声音,有周杰对象、周杰公婆的声音。
周杰十月一结婚,现在整天谈论的就是她公婆会给她多少钱买衣服,她结婚要不要穿婚纱。
还有,结婚的时候,婆家还需要给她什么——
等结婚了,静安才发现,这些形式都没有用,只要男人对你好,婚姻生活就能过下去。
男人要是对你不好,房子和金钱都没有用,都无法抚慰女人受伤的心。
婚前的种种,都是掩盖,婚后的生活,才是真刀真枪。
院子里,静安和九光的房间透出灯光,一辆四轮车停在杏树下,看来,九光把车开回来了。
静安在夜色里推开门。九光正躺在炕上看电视,抬眼看着静安:“回来了?”
静安说:“冬儿呢?”
九光说:“你就知道惦记孩子,不惦记我呀?”
静安说:“你这么大的人了,还用我惦记?孩子你没接呀?”
静安心里有点恼,她去帮九光要车,九光却没有接回冬儿。她转身要去魏大娘家接冬儿,被九光一把拽住。
九光说:“我能不接孩子吗?在你眼里,我连孩子都不管?”
静安连忙四处张望,没看到冬儿,着急地问:“冬儿接回来了?在哪?”
九光说:“在妈那屋呢,你就别管了,你管管我——”
九光要抱静安,被静安推开。
喝了酒的静安,心里越发地犟,她不愿意跟九光做这件事,尤其孩子在婆家房里,她担心。
静安知道自己在夫妻生活上有毛病,但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反正,能躲开一夜是一夜,能不做这件事就不做。
早知道结婚之后,要随时和丈夫做这件事,静安还会结婚吗?不会的。
婚前,她不懂的太多了,以为自己爱着九光,就可以结婚。
等结婚后她才发现,她爱不爱九光,不是重要的,九光是否护她周全,才是重要的。
结婚一年多了,她才发现,婚姻不是女人的避风港。很多伤害不是来自外面,而是来自枕边人。
静安推门出去,向婆家房间走去,她要把冬儿接回来。
夜深了,冬儿该吃了,该睡了——她还想起借了婆婆500元——
静安走进婆家房里,看到小姑子周杰的对象和他的父母都坐在沙发上。炕上,她婆婆抱着冬儿,小姑子周杰坐在炕沿上,嘴里说着什么,脸上带着笑。
看见静安走过去,小姑子连忙站起来,亲亲热热地叫着嫂子:“你才回来呀?我和妈哄着冬儿,哄得可好了,冬儿没哭,也没找你——”
冬儿看到静安进来,连忙往起站,两只小手向静安伸过去。只有女儿,跟静安才是心贴心的。
静安把冬儿抱过去,从兜里掏出五百元,放到炕沿上,对婆婆说:“妈,我从小铺拿的五百元,没花,还给你。”
婆婆嘴里说:“你拿着花吧,这点钱,拿去花吧——”
婆婆嘴上这么说,手却伸过去把钱拿了起来,还顺便数了一下钱。
小姑子周杰正在跟她的未来公婆说:“我嫂子结婚的时候,我妈给了五千买衣服,对不对,嫂子?”
周杰最后一句话,是问静安的。
静安也许是喝了点酒,嘴里的话说得就快。
她抱着冬儿,转身看着周杰的公婆:“大叔,大婶,我婆婆对我,那是没说的,谁也比不上,我结婚前,我婆婆给我五千让我买衣服,还另外给我金银首饰,让我随便花钱,钱不够,她再给我。”
静安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说出这样一堆话。明明是反话,她说得跟真事似的。
静安看到小姑子吃惊地看着她,但是,眼神里都是鼓励和微笑。显然,小姑子喜欢静安这么说,明明是假话,人人却喜欢听。
回头一看,婆婆也是如此的表情。
静安继续说:“我结婚后,婆婆还给我买这个买那个,从来不跟我算计花钱。我生孩子在医院生的,冬儿早产两个月,在医院里花了一两千元,我婆婆一分钱没让我花,全都是我婆婆花的钱。冬儿满月酒,也是婆婆花的钱——”
静安越说越溜:“我家冬儿快一岁了,我没看过孩子,全都是我婆婆帮我看孩子,孩子吃的用的,全都是我婆婆买的,要不然,我能上班吗?”
静安说出这些话,心里的委屈和郁闷,都好像发泄了出来。
虽然是反话正说,但没有比她更清楚,冬儿从出生到现在,婆婆一分钱没花过,就帮静安看过一次孩子,还挑唆得静安和九光差点没打起来!
静安平静的目光扫视着婆婆和小姑子,她发现人间竟然有这么厚脸皮的人,婆婆和小姑子脸上都带着开心的笑,就好像静安说的这些,真是他们做过一样。
静安实在看不下去了,跟众人告辞,抱着冬儿回到自己的房间。
夜空上镶嵌着一轮圆月,可那圆月,什么也照不见,照不见人间的疾苦,照不见女人在婚姻里的劳累和委屈,也照不见人心。
那月亮就像一颗沉甸甸的泪,风一吹,树一摇,泪水就会扑簌簌地滚落下来。
夜晚,冬儿吃饱,睡下了。
九光的手伸了过来。静安没有动,这就是她以后的全部生活吗?她不知道,只是一天一天地捱着。
也许,以后九光老了,对这件事就没什么兴趣了吧?
九光总爱说的一句话是,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他总抱怨静安像块木板。
静安也纳闷儿,莫非其他女人都喜欢这件事,唯有自己没啥感觉?
那还不是因为九光第一次的强迫,要从根儿上论,都是九光自己造的孽!
日子,总会好起来的,冬儿会长大的,静安的心,也会越来越强大的。
周杰十月一结婚,现在整天谈论的就是她公婆会给她多少钱买衣服,她结婚要不要穿婚纱。
还有,结婚的时候,婆家还需要给她什么——
等结婚了,静安才发现,这些形式都没有用,只要男人对你好,婚姻生活就能过下去。
男人要是对你不好,房子和金钱都没有用,都无法抚慰女人受伤的心。
婚前的种种,都是掩盖,婚后的生活,才是真刀真枪。
院子里,静安和九光的房间透出灯光,一辆四轮车停在杏树下,看来,九光把车开回来了。
静安在夜色里推开门。九光正躺在炕上看电视,抬眼看着静安:“回来了?”
静安说:“冬儿呢?”
九光说:“你就知道惦记孩子,不惦记我呀?”
静安说:“你这么大的人了,还用我惦记?孩子你没接呀?”
静安心里有点恼,她去帮九光要车,九光却没有接回冬儿。她转身要去魏大娘家接冬儿,被九光一把拽住。
九光说:“我能不接孩子吗?在你眼里,我连孩子都不管?”
静安连忙四处张望,没看到冬儿,着急地问:“冬儿接回来了?在哪?”
九光说:“在妈那屋呢,你就别管了,你管管我——”
九光要抱静安,被静安推开。
喝了酒的静安,心里越发地犟,她不愿意跟九光做这件事,尤其孩子在婆家房里,她担心。
静安知道自己在夫妻生活上有毛病,但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反正,能躲开一夜是一夜,能不做这件事就不做。
早知道结婚之后,要随时和丈夫做这件事,静安还会结婚吗?不会的。
婚前,她不懂的太多了,以为自己爱着九光,就可以结婚。
等结婚后她才发现,她爱不爱九光,不是重要的,九光是否护她周全,才是重要的。
结婚一年多了,她才发现,婚姻不是女人的避风港。很多伤害不是来自外面,而是来自枕边人。
静安推门出去,向婆家房间走去,她要把冬儿接回来。
夜深了,冬儿该吃了,该睡了——她还想起借了婆婆500元——
静安走进婆家房里,看到小姑子周杰的对象和他的父母都坐在沙发上。炕上,她婆婆抱着冬儿,小姑子周杰坐在炕沿上,嘴里说着什么,脸上带着笑。
看见静安走过去,小姑子连忙站起来,亲亲热热地叫着嫂子:“你才回来呀?我和妈哄着冬儿,哄得可好了,冬儿没哭,也没找你——”
冬儿看到静安进来,连忙往起站,两只小手向静安伸过去。只有女儿,跟静安才是心贴心的。
静安把冬儿抱过去,从兜里掏出五百元,放到炕沿上,对婆婆说:“妈,我从小铺拿的五百元,没花,还给你。”
婆婆嘴里说:“你拿着花吧,这点钱,拿去花吧——”
婆婆嘴上这么说,手却伸过去把钱拿了起来,还顺便数了一下钱。
小姑子周杰正在跟她的未来公婆说:“我嫂子结婚的时候,我妈给了五千买衣服,对不对,嫂子?”
周杰最后一句话,是问静安的。
静安也许是喝了点酒,嘴里的话说得就快。
她抱着冬儿,转身看着周杰的公婆:“大叔,大婶,我婆婆对我,那是没说的,谁也比不上,我结婚前,我婆婆给我五千让我买衣服,还另外给我金银首饰,让我随便花钱,钱不够,她再给我。”
静安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说出这样一堆话。明明是反话,她说得跟真事似的。
静安看到小姑子吃惊地看着她,但是,眼神里都是鼓励和微笑。显然,小姑子喜欢静安这么说,明明是假话,人人却喜欢听。
回头一看,婆婆也是如此的表情。
静安继续说:“我结婚后,婆婆还给我买这个买那个,从来不跟我算计花钱。我生孩子在医院生的,冬儿早产两个月,在医院里花了一两千元,我婆婆一分钱没让我花,全都是我婆婆花的钱。冬儿满月酒,也是婆婆花的钱——”
静安越说越溜:“我家冬儿快一岁了,我没看过孩子,全都是我婆婆帮我看孩子,孩子吃的用的,全都是我婆婆买的,要不然,我能上班吗?”
静安说出这些话,心里的委屈和郁闷,都好像发泄了出来。
虽然是反话正说,但没有比她更清楚,冬儿从出生到现在,婆婆一分钱没花过,就帮静安看过一次孩子,还挑唆得静安和九光差点没打起来!
静安平静的目光扫视着婆婆和小姑子,她发现人间竟然有这么厚脸皮的人,婆婆和小姑子脸上都带着开心的笑,就好像静安说的这些,真是他们做过一样。
静安实在看不下去了,跟众人告辞,抱着冬儿回到自己的房间。
夜空上镶嵌着一轮圆月,可那圆月,什么也照不见,照不见人间的疾苦,照不见女人在婚姻里的劳累和委屈,也照不见人心。
那月亮就像一颗沉甸甸的泪,风一吹,树一摇,泪水就会扑簌簌地滚落下来。
夜晚,冬儿吃饱,睡下了。
九光的手伸了过来。静安没有动,这就是她以后的全部生活吗?她不知道,只是一天一天地捱着。
也许,以后九光老了,对这件事就没什么兴趣了吧?
九光总爱说的一句话是,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他总抱怨静安像块木板。
静安也纳闷儿,莫非其他女人都喜欢这件事,唯有自己没啥感觉?
那还不是因为九光第一次的强迫,要从根儿上论,都是九光自己造的孽!
日子,总会好起来的,冬儿会长大的,静安的心,也会越来越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