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港综:从抢陈浩南车开始崛起 > 第40章 “没关系,我不介意

港综:从抢陈浩南车开始崛起 第40章 “没关系,我不介意

    尤其是那些剧情引人入胜的风月片,更能吸引大量观众购票入场。

    这个时代, ** 的武侠片逐渐衰落,而都市题材和古装剧依然受欢迎。

    当然,风月片始终是最受青睐的类型。

    虽然这类影片大多安排在午夜场,但场均上座率能达到八成左右,这简直是个奇迹。

    靓坤能让电影进入院线,看来是动真格了!

    ……

    一小时后,尖沙咀,百老汇戏院门口。

    徐光的车刚停稳,靓坤就迎了上来。

    “哈哈哈,靓光,你可算来了。”

    “这次多亏听从了你的建议进行改革,不然哪会有今天的成果。”靓坤一上来就热情地抱住徐光,激动地说。

    他对徐光的态度明显不同,称呼也变了,足见他的感激之情。

    但徐光并没有被他的热情冲昏头脑,他知道靓坤的脾性。

    靓坤从小就有拍电影的梦想,即使公司亏损也坚持投入,只为保住电影公司的运营。

    然而,由于缺乏经验,早期拍的多是不上档次的电影,从未进入院线,这让他十分沮丧。

    尽管自称电影人,但他深知自己还有很多不足。

    如今,因为采用了徐光的剧本和改革方案,他的电影终于有机会登上院线,他也终于能自信地向别人介绍自己是一名电影人了。

    “坤哥,功劳可不能归我,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徐光谦虚地回应。

    “哈哈,别提这些了,先去参加首映礼吧!晚上再去看首映,希望能大获成功!”靓坤满心欢喜地笑着说。

    徐光跟着靓坤等人走进百老汇戏院的大堂,发现监制阿虫、导演阿星、女主角杨丝敏、女配角梦娇以及男主演华叔都在那里等候。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众人继续往里走。

    进入戏院后,王经理热情迎接,逐一握手问候。

    他提到红毯已经准备好,只等大家过去。

    “辛苦王经理了。”靓坤笑着说。

    “应该的,这是对你们电影的认可。”王经理谦虚地回应。

    徐光观察到这种阵势,略感惊讶,“坤哥,这红毯是不是你自己安排的?”从经理的态度中,他隐约明白了什么。

    “大家都是一样的想法,是对电影的支持。”靓坤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到了红毯现场,一张大幅海报映入眼帘,上面展示着《**梅》的画面。

    此外,还有几位记者,包括囧报的方凝和麦晓欣、潮流报的玲,还有一个徐光不认识的漂亮女记者。

    当徐光一行人现身时,记者们迅速围拢过来。

    那位不熟悉的女记者抢先一步问道:“徐编剧您好,我是新丽电视台的乐慧贞,请问您这次创作《**梅》的灵感是什么?”

    徐光听到对方表明身份,下意识地停下了脚步。

    他完全没想到,在这里竟然遇到了电影《鼠胆龙威》里的乐慧贞。

    难怪之前第一眼看见她时,总觉得有些熟悉。

    “稍等,我们待会可以做一次私人专访,现在我实在没空。”徐光靠近乐慧贞耳边轻声说道,随后露出笑容。

    “什么?”乐慧贞愣住了。

    她没想到这位年轻英俊的编剧竟如此大胆,在这么多人面前公然表白。

    但这一举动反而让乐慧贞对徐光更加好奇。

    因为在收到邀请函时,她刚好观看了电影《梅》的超前点映。

    虽然这是一部 ** 片,许多画面令人面红耳赤,但影片的故事却非常新颖。

    它基于《水浒传》的人物架构,讲述了一个全新故事,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诸多问题和残酷的人性。

    极具批判性!

    能把这样的艺术手法融入到 ** 片中,这位编剧确实不简单。

    至少在乐慧贞看过的这类影片里,这是独一无二的。

    当乐慧贞回过神时,徐光已和靓坤等人走上红毯。

    尽管这次首映礼的红毯是由靓坤出资举办的,但导演阿星等人同样兴奋不已。

    作为一位怀才不遇的导演和一群不被认可的主创团队,这还是他们头一回体验到这种特别的荣誉。

    人群聚集在海报前,纷纷摆出各种姿势,迎接记者们的镜头。

    随后是个人专访环节。

    靓坤的话最多,情绪也最为激动,甚至在讲话时有些语无伦次。

    站在一旁的徐光看得忍俊不禁。

    一个小时后,红毯首映礼圆满结束。

    接着,靓坤在酒店安排了庆功宴。

    从他的举动中可以看出,他对这部电影充满信心。

    即便影片尚未正式上映,首映效果也不明确,他已迫不及待地举办庆功宴。

    参与红毯活动的记者们也被邀请参加了主创团队的庆祝晚宴。

    晚宴开始后,靓坤拉着徐光坐到自己身边,连心腹傻强和阿星、阿虫等人只能坐在后面。

    待菜肴上桌,靓坤率先举杯说道:“让我们一起敬靓光一杯!”

    “没有靓光,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成就。”

    阿星等主创团队成员,曾亲眼见证徐光在靓坤电影公司的改革及其实力。

    因此,他们对靓坤的话表示认同,并不感到反感。

    然而,乐慧贞等记者听到这句话时,不由自主地看向徐光。

    毕竟,一部电影的成功固然离不开编剧,但投资方给予这般高度评价实属罕见。

    此刻,几位记者对徐光愈发好奇。

    特别是乐慧贞,她记得徐光曾提到要单独采访她的承诺。

    酒杯一落,靓坤向身后的傻强挥了挥手。

    傻强立刻走上前,靓坤说道:“把我的红包拿给我。”

    傻强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叠红包递给靓坤。

    靓坤接过红包,逐一递到主创团队手中,甚至包括在场的记者们。

    “钱虽不多,但这是我的心意,别嫌弃。”靓坤笑着说道。

    看得出,他今日格外高兴。

    靓坤是个极爱面子的人,徐光帮他实现了成为真正电影人的梦想。

    因此,他此刻的心情比中了五百万彩票还要愉快。

    宴席结束,离电影上映还有些时间,靓坤便在酒店为众人预订了房间,让大家休息。

    徐聪刚回到房间,就听见门外传来敲门声。

    他走近开门,发现是乐慧贞站在门外。

    “难道忘了你答应我的事?”乐慧贞笑着问,她刚洗完澡,披着浴袍。

    “没忘。

    不过,你能让我先穿件衣服吗?这样接受采访不太妥吧?”徐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没关系,我不介意。

    难道你还想把我吃掉不成?采访很快就会结束的,别浪费时间了。”

    不顾徐光的反对,乐慧贞径直走进房间,徐光只能关上门。

    乐慧贞这种大胆主动的态度,让徐光想起何敏。

    不过,何敏老师更主动一些。

    片刻后,徐光和乐慧贞坐在沙发旁。

    乐慧贞拿出录音笔,跷起二郎腿,笑着看向徐光:“先自我介绍一下吧,大编剧!”

    乐慧贞身穿oL装,白色短袖配紧身短裙,这姿势显得格外自信。

    徐光一时走神,被乐慧贞察觉。

    但她对此似乎习以为常,心中轻蔑一笑。

    “男人都是这样。”她心想。

    见徐光没反应,她轻咳一声提醒,徐光回过神来,大方点头:“可以开始了。”

    “我是徐光,大家叫我光哥或阿光。

    平时在公司工作,空闲时爱写故事。

    小时候迷恋《水浒传》,觉得里头故事很丰富……”

    徐光说起话来不用乐慧贞引导,自信满满地讲述自己的经历。

    即使听者乐慧贞也觉得可信。

    半小时过去,乐慧贞对徐光的印象大为改观。

    在公开场合和私下里,徐光都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怀才不遇、常出没于 ** 的文艺才子。

    若未曾看过《梅》这部电影,乐慧贞定然不信徐光所言。

    然而看过之后,她觉得徐光确实称得上才子之名,只是这才子行事有些偏颇,总爱掺杂私心。

    “感谢徐编剧抽空接受我的采访。”

    “改日有机会,我请你吃饭。”

    乐慧贞大方地与徐光握手,随后收起录音笔,转身离开。

    望着乐慧贞远去的身影,徐光轻轻叹息,本以为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如今看来只是自己的多想了。

    徐光小憩醒来,已是深夜。

    午夜场开始,他刚到酒店大堂,便遇上了靓坤一行人。

    “哟,徐光,听说你挺有本事,那女记者搞定了没?”

    靓坤靠近,在徐光耳边低语。

    “你怎么知道的?”

    徐光惊讶地问。

    “我哪知道那些事,我只是看到那位漂亮的女记者从你房间出来罢了。”

    “看来你挺厉害嘛,来参加首映会还能遇到这么好的机会。”

    “真是让人羡慕啊。”

    靓坤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表示钦佩。

    “好了,别再提这事了,电影快开演了,咱们还是先进影院看看吧。”徐光笑着挥挥手说。

    于是,大家怀着紧张又期待的心情,走向百老汇戏院。

    ……

    自上次完成《**梅》剧本后,徐光便不再过问影片的拍摄进展。

    除了见过一款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海报外,他对电影的实际质量一无所知。

    今晚的首映给了他一个机会,通过靓坤的指导,看看阿星他们制作的《**梅》究竟如何。

    据靓坤所说,《**梅》目前仅完成了第一部,这其实是在试探市场反应。

    如果观众评价不错、票房表现良好,那么第二部会立即启动。

    事实上,主创团队已经与他签订了五部曲的合作协议。

    当时,徐光也一口气写完了《**梅》五部曲的剧本。

    当徐光等人刚进入影厅不久,陆续又有不少观众进来。

    离正式放映还有五分钟时,整个影厅已座无虚席。

    而在百老汇戏院,今晚十间影厅全部安排了《**梅》这部影片。

    由此可见,影院经理对这部电影充满信心,显然他早已提前看过。

    徐光虽不清楚其他影厅的情况,但以他所在的影厅为例,这里几乎已满员,仅有少数几个座位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