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 第90章 鸡马不如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第90章 鸡马不如

    徐干:“士可杀不可辱!你何不杀了我等!”

    “你有什么不可辱的?来来来,在场有一个算一个,但凡有谁说出一个,只可杀不可折辱的理由,只要说的通,寡人不但还他自由,还赏钱百万!”

    徐干:“我等文人雅士,平生所求,读圣贤书,行仁义事,立修齐志,存忠孝心,安危不二其志,险易不革其心,若殿下非要将我等困于此地,行碌碌事,空耗光荫,强行移志,我等宁愿一死。”

    众人:“对,我等宁愿一死!”

    “子曰,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子诚不欺我,今日一见,果然与女子无异,只知一哭二闹三上吊,这就是你们为自己编造的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理由?把农耕当成碌碌无为之事?”

    一人朗然道:“你可污蔑我等旁的,说我等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我等绝不接受。”

    “对!我等绝不接受!在坐的哪个不是每天起早贪黑,苦读十数载!又谁人不识五谷!”

    这群酸秀才,不好好的打击一下你们那嚣张气焰,还不知道北了呢。

    “好,识五谷是吧?来人,把那袋子马料拿来!”

    不多时,有人拿来一小袋马料,放到刘昊面前。

    刘昊随手抓起一把,拿给一众酸秀才看。

    “识五谷是吧?今天有谁说出这是什么,如何耕作,如何食用,就恭喜他,可以自由了,还能领百万钱。”

    众人纷纷上袋子里取过几粒,仔细观察。

    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马料”,金黄色的粒子,还有一小段是白色的。

    “这并非大汉物产啊。”

    “并非大汉物产,怎地出现在汉土之上?”

    “这这这……”

    这里距离村庄不远,刘昊见有几只鸡在路边草丛里觅食。

    把手中的玉米粒,丢到鸡群那里。

    从人就见那几只鸡,先是闪躲了一下,但随即奔着米粒走来,寻着米粒大快朵颐起来。

    刘昊又把抓起一把,放到马嘴前,战马一伸舌头,几口就把玉米粒吃光。

    “连鸡都识得此物,尔等却不认识;连马都能辨别出来,你们却不能分辨,还敢在此大言不惭。”

    在场都是读书人,稍微一品味这句话,就品出里面的意思。

    鸡也叫禽,马也叫兽,这是在讽刺我们,禽兽不如啊!

    这种谷子,确实不是大汉产物啊,别说在中原没见过,就是在辽东也没见过。

    偏偏又出现在这里,这叫人如何狡辩?

    “这,这,有本事你再拿一种出来,我若识别不出,就算我输!”

    刘昊头也不回的指指赵铁牛,那个铁憨憨,始终揣着花生。

    于是把藏在里怀口袋里的带皮花生,抓出一把伸到众人面前。

    众人再次傻眼,又是没见过的东西,又是出现在这里。

    一个被他称作马料,一个是小随从随手拿出来的。

    说明这两种东西,在这里并不稀有。

    实则他们想多了,这些都是去油田时,无聊时从现代进来的。

    玉米是拿来做松仁玉米的,花生直接下酒的。

    不但有葵花籽,还有土豆拿来炖大灰雁的,地瓜拿来烤着吃的。

    这些都是明年准备推广的作物,先内部推广一下,好借他们之口多吹一吹,增加接受度。

    “这个也不认识?还需要再拿几种出来吗?”

    说着掰开一个花生,丢进嘴里。

    徐干无语,输便输了,让我做这些下人做的事,门儿都没有。

    默然把脸转到一旁,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

    众人也随他一起,不去接话。

    “奉孝。”

    “在。”

    “已经晌午了,饭吃了吗?”

    “饭还未送到,快了。”

    “听好了,每人两垄,割过去,再割回来,完不成者,那就饿着,傍晚割完,傍晚吃饭,明天割完,明天吃饭!”

    说完一挥手,让侍卫们自由休息,挑树荫底下坐下来,就在这里看着他们。

    也不去管他们站着还是干活,等饭一来,分给手下弟兄们吃,对方只能干瞅着闻味。

    纠结半晌,看出来了,今天要是不按照他的要求去做,就别想吃饭,也别想回去休息。

    有人拿起镰刀,开始收割庄稼。

    直到下午两点多钟,仍有三五十人坐在那里耗着。

    “奉孝。”

    “在。”

    “把那些人的名字记一下,回头准备一块碑,立于此地。”

    “殿下欲作何使用?”

    “回头等这些人饿死了,好给他们立块碑,因过于懒惰,宁肯饿死,不愿自食其力,活活饿死于此。”

    郭嘉明白了他的用意,亲自去登记这些人的姓名。

    并派差役,把殿下的话宣扬一下,好让每个人都听见。

    那三五十人顿时炸锅。

    “卑鄙无耻下流!竖子!士可杀不可辱!你却非但要饿杀吾等!杀完还要辱我等之名声!”

    “徐兄,还是省省力气,把田割了吧,否则,这竖子可是杀过人,沾过血,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你我若是真的饿死在此,还被冠以此等名声,便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

    本来就是文会上输给了人家,已经有辱声望。

    再不明不白的饿死在这里,还被刻下碑文,是懒死的,就当真沦为天下人笑柄了。

    刘昊肯定不会再留在这里继续监工。

    也让郭嘉等人回去,往后由军方接管,对他们进行军事化管理。

    回到王府,就把几大文臣召来,让把所有能与劳动改造之人,全部送到铁面军大营里。

    荀攸正在为三地急缺大量官员,急的焦头烂额。

    “殿下,此次盛会,未能如期招募到官吏,如今尽数拉去劳作,不如施恩于众人,从中择选出贤能之人为官,也好让余者更好管束。”

    荀彧:“是啊殿下,可先树立几个典范,如此一来,人人有了期盼,人人必会争先,岂不两全齐美?”

    刘昊断然道:

    “不可!这些人本就心存怨恨,要是现在就给他们好处,不知道的,还以为本王怕了他们,再向他们妥协呢!非但使其更加目中无人,他们本就不是真心相投,将来必成大患。”

    蔡邕:“可长此以往,如此薄待文人,岂不寒了天下读书人之心?”

    “寒心?本王非但要让他们为我所用,还要让他们感激涕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本王若是连一群书生都治不了!就不配为王!”

    “殿下打算如何处置他们?”

    “有句后话讲的好,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为什么是后话呢?只知道秀才是指童生书院结业后,考进秀才学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