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 第163章 断你粮道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第163章 断你粮道

    得到“玉玺”后的袁术效率很高,尤其还是“天赐”之将替他收复江南。

    三天之内,就把人手调齐,调拨给刘昊。

    并亲自送他出征,一直送到城门外,等大军登船出发走远后,袁术才满怀期待的回城。

    寿春城外就有春秋时期开凿的运河,连通淮河,下江南走水路成本最低,所以主动帮他选择走水路。

    而刘昊,等大军走远后,转头就把这五千精兵移交给了孙策。

    “为要忘了,一年,百分之二十的利息,年底就要还账哟,虽然今年不满一个月,但也要按照一年支付,没问题吧?”

    孙策自信满满道:“等到岁尾,你尽管来取就是。”

    “祝君旗开得胜,马到功成。”

    “借你吉言。”

    刘昊驾着自己的机动船,先一步向东而去。

    程普:“我观此人,行事乖张,即便面对袁术,也不见低头,必然心怀大志,日后恐怕成为主公劲敌,何不趁此良机,派人将其杀之?”

    孙策:“无论如何,我等能够再握兵权,皆赖此人之力,也算有助于我等,绝不可行此不义之举。”

    黄盖:“此子的船好生神速,怎不见有人摇桨?”

    “管他呢,今日得此五千兵马,我等如鱼归大海也,此番定要做出一番事业,报得杀父之仇不可!”

    几人兴奋了一会儿,命四名老将,把五千人马牢牢控制住。

    孙策则去检查粮草。

    “不是,袁术那厮,派方横那竖子攻打江南四郡,怎地就调拨了这点粮草?”

    粗略一算,粮草只够半月所用。

    半个月,连一场小规模的战役,都不一定能打完。

    这点粮草,如何能够打仗所用?

    其实足够打一场攻城战所用,被刘昊传送到现代仓库里了。

    孙策急忙召集四老将商议此事。

    蒋钦做为九江郡寿春人,对这一带非常了解。

    进言道:“听闻东城有一巨富之家,其家主性情豪爽,乐善好施,曾大散钱财,赈济乡里贫困,生平最喜结交士众,主公何不前去向他借粮?”

    孙策现在创业初期,没什么名望。

    面对这样的巨富之家,想要多借些粮,必然要亲自前去,人家才肯赏脸。

    于是下令,命程普、黄盖率军在后,亲自与蒋钦、韩当二人,走陆路前往东城。

    刘昊驾驶着装有舷外机的乌篷船,船身轻,速度快。

    顺着淮河东下,一边查看地图,向沿路的船只打听一下,池水怎么走。

    当抵达池水汇入口时,再转道向南。

    河虽然不大,乌篷船吃水浅,能很从容的在河面上行驶。

    及近傍晚时分,抵达东城。

    城门卫:“站住,什么人?”

    刘昊亮出将令牌:“袁公帐下征南将军是也,有要事进城。”

    “不知将军驾临,万望恕罪。”

    “不知者无罪,知道鲁肃鲁子敬府上怎么走吗?”

    “知道,鲁公子家,整个东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刘昊掏出几块黄铜条,丢给几人。

    “那就指个方向,本将自己去找便可。”

    城门卫一看,非但不怪罪,还给了这么多赏钱,急忙派人带路。

    赶在城门关闭之前,成功来到鲁肃府上。

    蒋钦所说的东城巨富之家,正是鲁肃家。

    家中老父早亡,鲁肃是这个家的家主。

    听得下人来报,袁术帐下征南将军前来。

    鲁肃对袁术的印象十分不好,他的所做所为,已经说明了,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做为九江郡着名的大富豪,袁术自然早就派人请他入仕。

    但觉此人没什么前途,几番相请,都婉言谢绝。

    而鲁肃因为赈济全城百姓,使得在东城地界,一呼百应。

    袁术也不愿背上抢劫名仕的骂名,闹的天下名士视他为死敌。

    所以鲁肃在乱世之中,属于少有的,过的比较安逸之人。

    袁术派武将来找自己,除了借钱借粮,就不会有别的事情。

    “来了多少人?”

    “只一人。”

    “哦?只一个?”

    “正是,还是由把守城门的人引的路。”

    “就说我病了,重病缠身,卧榻难起,恕无法接待。”

    “是。”

    去不多时,管家再次前来禀报。

    “少爷,那个好生难缠,言称无论少年患了什么病,哪怕是心病,他也能医,还妄称就连南阳神医,张机张仲景,都是他的学生。”

    鲁肃一听,此人与南阳张仲景相识?他是南阳人?倒想看看来者何人。

    于是换身睡衣,假装患病的样子出来。

    只见堂屋里那人,脸罩面具,一身布衣,哪里有半分将军的模样?

    刘昊正在打量着鲁家的陈设,果然大土豪,从安乐国卖过来的家具,净挑贵的买。

    八仙桌,太师椅,该有的全都有了,完全不像汉代人家。

    “你是袁公帐下征南将军?敢问高姓大名?”

    刘昊摘下面具。

    “刘昊,字破天,原字太白。”

    刘姓?这名字,又瞄了一眼桌椅茶几,以及桌子上的瓷器。

    猛然想起,原来是他!

    “尊驾乃是辽东安乐王?”

    “难以置信是吧?”

    “堂堂安乐王,怎会孤身一人来到九江?”

    “为了解扬州黎民于倒悬之危,为了救江南百姓于水火,奈何手中无粮,听闻子敬家中粮食颇多,特地前来相询,能否匀给本王一些,越多越好。”

    这人是为了夺取江南的,问题是,他当真是安乐王吗?安乐王怎么会穿成这样,连个随从都没有,就跨越万里来到九江?

    “你只一人,如何把粮草押运走?”

    “本王自有办法,你有多少可卖之粮?开个价吧。”

    “我如何知晓你是否安乐王殿下?”

    你要是寻常人,就卖个百八十斛给你,你若是安乐王,那就另行计较了。

    刘昊正好看看,自己现在的名望如何了,是否已经成为名流。

    “你想如何证明?估计,我就是拿出身份令牌,你也未必肯信。”

    这令鲁肃十分挠头,他只听说过安乐王的大名,并没实际接触过。

    这还真没办法验证。

    既然验证不了,那就不验证了,当成假的来处理。

    “实不相瞒,眼下正值青黄不接之际,在下家中的余粮也是不多,最多只能拿出百十来斛。”

    你在这打发要饭的呢?老子真想买粮,直接从现代,能用更低的价格买粮,无论大米还是小麦,都比当下便宜的多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