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 第226章 人情是这样赚的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第226章 人情是这样赚的

    奉天广场,一众文武参拜天子。

    礼毕,周泰现任刑部尚书一职。

    由他率领的军卒,把包括曹操等人在内的3327名案犯,押解到广场上,集中审讯。

    其实也没什么可审的,主要是定罪。

    位于玉阶之上的刘协,面前放有一张小讲桌,上面支着几个麦克风。

    “尔等可知罪?!”

    众人只听得声音无比洪亮,好像从别处发出来的。

    曹操:当真是时代不同了,安乐王都能千里传音了,还能把声音变的如何之大。

    刘协等了一会儿,下面鸦雀无声。

    每名案犯都知道自己罪恶深重,要杀要剐,直接招呼就行了,废什么话呀。

    旋即,由周泰来到下面的小桌前,对着麦,照稿宣读罪状。

    为了给天子留颜面,肯定不能说当着他面,缢死董妃一事。

    主要就是谋反,谋叛,不道,大不敬,不义。

    “十恶犯其五,案律当诛九族,主犯曹操,当五马分尸;其余从犯,当行腰斩之刑!”

    此言一出,三千多名案犯,顿如五雷轰顶。

    不是说好了,只要束手就擒,就放过九族吗?

    不是说好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吗?

    我等宁愿接受死刑,九族你得放过啊。

    早知如此,说什么也不会缴械投降,说什么也要顽抗到底。

    军卒们已经一拥而上,两两一组,把人纷纷架起来。

    任凭他们如何叫骂,全当没听见一样,排成队把他们架出皇宫。

    全部装车,官员将领,人手一辆囚车。

    余众,能怼进去多少就装多少。

    浩浩荡荡把人全部押解到午门外。

    前面的已经抵达,后面的还才刚刚开拔。

    等半晌,总算是全员就位,就在午门外,排成长长的四列横队,跪在那里。

    每人身边两名行刑手。

    随着时间已到,首先有行刑手,牵来五匹西凉宝马,先把曹操押到五马中间。

    其余人等,被一名行刑手按趴下,另一名断备行腰斩之刑。

    人数太多,没有足够的刑具,所以就用刀生砍。

    这群人从皇宫里喊到午门外,早已喊累了,此时已经认命,不再做挣扎了。

    曹操也已被绑到马后,躺在那里等待死神降临。

    周泰:“时辰到!行——刑——”

    随着声音落下,眼见着刽子手举起屠刀。

    三千多人,有的闭目等待,有的哭嚎起来,有的大喊大叫,最后发出不甘之声。

    曹操感觉马匹已经开始走动,绳子渐拉渐紧。

    就在这时,传来一阵电子喇叭声:“刀下留人!刀下留人!刀下留人!”

    周泰一听,是安乐王的声音,急忙叫停。

    每名刽子手的屠刀,刚好齐刷刷举到最高处。

    曹操勒在脖子上的绳子,已经勒的他快要喘不上气来。

    这时听到“刀下留人”声,绳子一卸力,总是喘上来那口气,险些被勒死。

    扭头一看,就见刘昊坐在马上,悠闲自在的漫步走来,手中拿着不知何物,从那里不停的发出“刀下留人”之声。

    喇叭一关,刘昊已到了曹操跟前,坐在马背上,俯身问道:

    “孟德,滋味如何啊?”

    曹操心知,这竖子此时出现,八成得救了。

    刚从鬼门关里走一遭,只感觉浑身虚脱,说不出话来。

    刘昊转而向众人道:

    “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有慈悲之心,尔等犯下弥天大罪,本应腰斩弃市,诛连九族,奈何陛下仁德,念在尔等最后关头,迷图知返,肯放下屠刀,回头是岸,特敕尔等,诛连九族之罪可免,但活罪难逃,需流放万里,自生自灭!”

    众人五花大绑着,被行刑手揪起来,连连叩头。

    “多谢陛下宽恕,多谢安乐王搭救之恩,我等永生不忘。”

    此时曹操被解下绳套,也从恐惧中缓过来。

    朝刘昊抱了抱拳,以示感激。

    刘昊:“你不是心怀宇宙之机,胸藏天地之志吗?给你一个好的去处,是英雄还是狗熊,全看你的造化了。”

    “不知,殿下打算将在下发配至何地?”

    “说你也不知道,届时,本王会亲自送尔等过去,那里一无所有,辛苦的很,若想带家眷,回头命这些人写封书信,本王会派人送至各处。”

    曹操难以置信,老夫犯下如此重罪,他非但不杀自己,还让自己带家眷去那里。

    可以想见,他是希望自己前去开发那里,统治那里。

    “殿下如何得以说服天子与满朝文武?”

    “很简单,哪怕是一张卫生纸,也有它的妙用,活人永远比死人有用,就看如何去用。”

    曹操再次拱手:“天下英雄,唯殿下一人耳,若当初就由殿下执掌天下,操又如何能够萌生不臣之心,得蒙大恩,往后,曹氏一族,世世代代,永不叛汉,如违此言,天诛地灭。”

    “但愿如此。”

    ……………………

    其实,说服刘协跟荀彧等人并不容易。

    说服荀彧还多少简单一点。

    (蔡邕此时上七十岁,已经告老,在安乐国养老)

    答应荀彧,是把这群人发配过去挖矿,十年之内送回来100吨黄金,才达成交易。

    而刘协就比较难了,毕竟他的骨肉因曹操而胎死腹中,有着血海深仇。

    坦白说,曹操之于刘昊来说,是有大功的。

    若曹操不把董承等人灭掉,刘昊是不会把刘协救出来的。

    不然一救出来,这群人就会聚拢起来,整天琢磨着怎么夺取军政大权,琢磨着怎么坑自己。

    口称要让曹操等人生不如死,才说服刘协。

    然而,刘协却以禅让皇位为筹码,你若愿意接受禅让,朕就下旨赦免了他们。

    刘昊肯定不能在此时接手,时机还不成熟。

    称先把他们送到发配之地,回来以后再说。

    刘昊跑去宣旨救人,刘协也懒的再管了。

    下旨命典韦护送他回辽东,把朝政全部交由安乐王处置。

    实则刘协的心里十分恐惧。

    这个皇叔太可怕,夜闯许都飞天救人,单骑破十万,生擒三千余人。

    整个皇宫内外,全是他的心腹。

    丝毫不敢流露出半分留恋皇位的意思,否则早晚死于非命。

    这新建的皇宫,根本就不是按照汉制来的,显然是按照安乐王的意愿所建。

    所以这个皇宫绝不能久留,要赶在安乐王离开长安之前,让他看到自己先一步离开才行。

    他现在只想尽快把这烫手的山芋丢出去,还是回沓氏,做个心无杂念的钓鱼佬更加快活。

    等到荀攸把消息报知刘昊时,刘协已经出了长安城。

    刘昊这个挠头,走就走吧,反正自己也要离开长安了,把这里交给荀攸。

    仍如之前那般,暂不定都于此。

    至于荀彧等人,仍是安乐国相,仍回安乐国去,一切照旧,免得被人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