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 第39章 卜卦,逆天了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第39章 卜卦,逆天了

    当日。

    马皇后没发热。

    次日。

    马皇后没发热。

    整整五日过去了。

    接种过的百姓,开始上街采买年货,近乎恢复正常生活时。

    马皇后还在木屋里住着。

    不过,她已经没按照朱元璋说的,卧床休养,而是让人拿来了纸笔和浆糊,开始亲手制作,给儿女们装压岁钱的红包。

    “对了,标儿的压岁钱不用给了,要给英儿了。”

    她也是有孙子的人了。

    相较于马皇后的泰然处之,朱元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打转。

    木屋里的地面,都快被他的靴子夯结实了。

    “妹子,你真的没有感觉到半点不适吗?”

    马皇后闭上眼睛,认真地感受了下,睁开眼时,满脸温柔的笑意。

    “好像没有不舒服的地方。”

    怎么会呢?

    不是接种以后一定会发热发烧吗?

    可是这都第五日了,妹子连一丝反应都没有,难道失败了?

    万里无一的失败,落到妹子头上了?

    朱元璋急得满嘴火泡,又耐着性子等到傍晚时分,吃过晚饭,他伸手摸了摸马皇后的额头,顿时一喜。

    “妹子,你的脑门好像很热乎,是不是发热了?”

    马皇后嗔了他一眼,指着满桌子热腾腾的饭菜,还有木屋内外燃烧的炭盆。

    “刚吃完饭热的,等会儿就不热了。”

    “是、是吗?”

    朱元璋慌张起来,颤抖着双腿坐在椅子上,不时地看向屋外。

    天刚黑,他连忙又伸手摸了摸马皇后的额头,期待的目光难掩失落。

    不热!

    怎么还不热?

    朱元璋急得腾地一下站起来:“妹子,你别着急,我回趟宫再来陪你。”

    明天就是除夕了。

    如果妹子不能回宫的话,他就搬出宫来,陪妹子一起过年。

    那些活蹦乱跳的儿女,还有……还有乖孙,就留在宫里自己热闹去吧。

    “这么晚了,陛下就别来回折腾了。”

    马皇后其实并不着急。

    凡事都有例外,说不定她就是例外的那一个,真正着急的是陛下。

    朱元璋摆摆手没有多做解释,让王景弘牵马来,直奔东宫而去。

    到了宫门前,大门紧闭,里面一片漆黑,他发热的头脑这才冷静下来。

    “是咱告诉儿媳妇,天一黑就锁好宫门,这段时间先别见人,咱自己差点先破例了。”

    京城里还是有几个从扬州来的商贾,出了痘被拉到了城外隔离开来。

    宫中其他子女都接种了,唯独乖孙年纪小,再加上乖孙预知未来,一直担心因天花早夭,他就更要防范了。

    可他更担心妹子的安危,想问问乖孙,到现在还没发热更别提发烧,到底是怎么回事!

    宫里除了陛下别人不能跑马,好不容易追上来的王景弘,见陛下盯着院子里发呆,气喘吁吁的问:“陛下,要不敲开宫门?”

    “罢了。”

    朱元璋摆了摆手。

    他是关心则乱。

    乖孙又不是太医,当初想到接种牛痘的法子时,用了许多含糊的字眼。

    如今去问,必然要告诉乖孙,自己听得到心声的事。

    乖孙虽然爱戴他,但也有一丝丝敬畏,万一以后不再畅所欲言了怎么办?

    最主要的是,他担心乖孙泄露天机,会遭到惩罚。

    妹子的事固然重要,乖孙的性命也是重中之重。

    “出宫吧。”

    朱元璋骑在马背上,没有抓紧缰绳,漫无目的地前行。

    老马识途。

    它慢慢悠悠地走出宫,停在了一幢漆黑的大宅院前。

    “这是……”

    朱元璋环顾四周,大吃一惊。

    刘府?

    老先生的府邸!

    在淅东集团如日中天时,刘府夜如白昼,前来拜访的人从早上排队到黑夜。

    除了攀附权贵的,还有许多文人才子,向老先生讨教怎样做文章。

    如今却是门前冷冷清清,大门紧闭,院内漆黑一片,毫无生息似的。

    “老先生最近病重,这会儿打扰他,只怕加重他的病情。”

    朱元璋想要调转马头去找马皇后,谁知马儿突然有了倔脾气,不肯掉头,并且嘶鸣起来。

    “咴咴咴~~”

    “谁?”

    刘府门房立即挑灯拿棍冲了出来。

    当看到朱元璋窘迫的脸,立即跪倒在地。

    “不知陛下驾到,小的该死!”

    “起来吧,咱也是被马儿牵过来的。”

    虽然说的是实话,但门房是不会相信的,连忙请命去通传自家老爷。

    陛下来了!

    赶紧前来迎接!

    “别让老先生出来了,咱进去见他,还有,不要惊动别人。”

    “是是!”

    朱元璋走进大宅院里,记忆里枝繁叶茂的庭院景观,不知是否因为缺少烛火照耀,显得十分萧瑟,导致整个院子看上去,有种没人居住的死气与荒凉。

    等门房将他带到刘基住的院子,这种感觉更加明显。

    “陛下来了……咳咳!”

    刘基披着一件没光泽,看不出属相的皮毛大氅,让老管家搀扶着,走到屋门前,朝着朱元璋拱了拱手。

    “老先生病得这么重?”

    “旧疾复发,等开春天气暖和了就好了。”

    尽管刘基的精气神不好,但一双眼睛在黑暗里闪动着智慧的光芒。

    “陛下是想问皇后娘娘的事吧?”

    夜深了,刘基还没睡。

    看来是等他上门呢。

    朱元璋不由得想起以前征战时,他经常力排众议,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而刘基则永远地站在他的身边,与他意见保持一致。

    但遇到两人都拿不定主意,这时,刘基便会替他卜上一卦。

    本着来都来了,不能白来一趟的想法,朱元璋舔脸一笑。

    “敢问老先生,可否替咱的妹子算一算,这次能不能挺过难关?”

    “好。”

    刘基没法拒绝,也没有理由拒绝。

    要是马皇后出了差池,只怕刚刚稳定下来的大明朝,又要经历几场狂风暴雨。

    如果说陛下是一柄绝世宝剑,那么马皇后就是唯一能控制得住宝剑随心所欲杀伐的剑鞘。

    跟着朱元璋这么多年,刘基深知眼前的这位开国皇帝,骨子里流淌着与一切做斗争的难灭热血。

    天下刚刚平定,这柄剑,还不能失了剑鞘。

    刘基将朱元璋请进书房落坐。

    净手、焚香、清空杂念,刘基比划着桌子上的三枚铜钱。

    “陛下想测什么?”

    “就算妹子……算妹子往后十年身体怎么样?”

    刘基眉锋一挑:怎么还变卦了?

    但他也没有多想,起卦。

    投掷了六次,得到的卦象,却让他大吃一惊。

    “皇后娘娘不愧是奇人。”

    “怎么说?”

    朱元璋其实挺烦老先生解卦时神神叨叨,说话说半截。

    不像乖孙那样天真,套什么话就说什么话。

    “六爻皆变,否极泰来,这种卦象老臣还是第一次遇到。”

    刘基抚摸着花白的胡须,盯着三枚铜钱,脑中闪过一个大胆又可怕的想法。

    难道说,有人刻意给马皇后逆天改命了?

    那么这个人,只能是眼前这个坚信人定胜天的大明开国皇帝!

    “老先生,你真是急死个人了,咱妹子到底有没有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