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 第209章 事关重大,必须诏告天下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第209章 事关重大,必须诏告天下

    朱元璋上下打量着朱标,看见自己的好大儿,除了头发烧焦了一缕,脸上灰扑扑的,没有任何异样,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欣慰地笑了。

    “好!”

    没等他夸赞几句,就听到大儿身后的老四,大喊一声。

    “父皇!我还活着呢!”

    这一声不光把朱元璋吓了一跳,连百官们都被惊到了。

    胆子小的,直接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干涸的血渍弄脏了官袍,显得十分滑稽,可这种场合,谁也不敢笑。

    因为远处的陛下,哪怕在黑暗之中看不清表情,也能够感受得到令人心惊肉跳的威严与肃杀。

    “老四,你还活着啊。”

    明明朱元璋只是重复了一遍朱棣的话,但朱棣却听得浑身一颤。

    没等他做出反应,朱标将人拨拉到身后护着。

    “父皇,四弟耳朵被震伤了,听不怎么清声音,所以他说话声音大了些。”

    “原来如此……”

    朱元璋视线定格在朱标的身后,见朱棣躲着不出来,心里便猜到了。

    受伤的事可能是真的,但听不清可能是假的。

    目的不就是想借此让咱心疼,揍人的时候下手轻一些吗?

    咱要是如了老四的愿,这次老四能偷火药,下次老四他就能偷火炮!

    “既然老四受伤了,接下来的事就由标儿代他说明,来人,送燕王回他的寝殿去,咱处理完这里的事就带着陈先生去看他的伤势。”

    朱棣一听,这不完了吗?

    不带陈先生,父皇打一顿。

    带上陈先生,打完上了药还得再打一顿。

    “大哥……”

    朱棣不想走,他想留下来跟在大哥身边。

    没有了大哥谁还护着他啊!

    不对!

    “大哥,我想去见乖侄儿,他现在还在乾清宫吗?”

    朱标想起他离宫时,英儿一脸担心的表情,重重地点了点头。

    太好了!

    朱棣嘴角疯狂上扬,连忙探出头来。

    “父皇,我去你的宫里等你吧。”

    朱棣是一个擅于找规律的人。

    他发现只要父皇在乖侄儿的面前,一般对他只动口不动手。

    这一定是因为父皇不想让乖侄儿受到惊吓,还可能是因为老天爷觉得他是乖侄儿的守护神,因此他在乖侄儿面前有难时,会多少改善一下父皇的暴脾气。

    “去咱的乾清宫?”

    朱元璋想到妹子也在,便点头答应了。

    “去吧!”

    去报个平安。

    正好等会儿挨打的时候,也能让妹子顺手教训教训老四。

    “大哥,我先走一步。”

    朱棣欢天喜地地带着侍卫,进了洪武门直奔乾清宫。

    徒留朱标无奈地捂额:四弟,你反应这么快,谁会信你耳朵受伤听不清,这不是前功尽弃了吗?

    “标儿,你为了老四竟然敢糊弄咱了,哼,这笔账等会儿再算,走,跟咱去找死人算账去!”

    老四欠教训,那是关上门来,老朱家的家事。

    可替老四讨公道,则是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大事。

    哪头轻哪头重,朱元璋自然是分得清的。

    父子俩一前一后走到尸堆前。

    百官立即整理好仪容,拱手行礼。

    “陛下!”

    “太子殿下!”

    “起来吧。”

    等到百官起身,大家下意识地朝着站在最前头,浑身是伤的费聚看去。

    平凉侯这是来当反贼的,还是来救驾的?

    平凉侯平日与胡党走得那么近,还被陛下下了诏狱,应该是反贼。

    可为什么侍卫不仅不抓他,反倒神色恭敬有加呢?

    大家满腹的疑虑,却没有人敢开口。

    平时碰到这种大事,都是胡党抢风头先开口,如今……

    大家扫了一眼躺倒在地,已经凉透了的尸体,突然发现,他们好像群龙无首了。

    “陛下,此处到底发生了何事?”

    就在大家失去主心骨时,刘基挺身而出。

    百官们立即松了口气。

    险些忘了,胡惟庸这个丞相死了,李善长不在朝中,他们还有刘老大人呢!

    刘老大人在陛下面前,也能够说得上话。

    有了刘基开口,百官们七嘴八舌的问候起来。

    “陛下,这些尸体是什么身份?”

    “丞相大人还有陈大人、商大人、南雄侯,他们怎么死的?”

    “陛下,事关重大,必须尽早诏告天下!”

    朱元璋看了眼队伍中间的御史大夫汪广洋。

    自从李善长不管事,胡党日渐壮大,汪广洋身为御史大夫,却从来没有再弹劾过京官,或替谁发过声。

    如今胡惟庸等人才死,便迫不及待地开口。

    还真是会公报私仇。

    诏告天下只是托词,替百官答疑解惑才是他们的真实想法。

    “咱也不怕别人说咱被奸臣蒙蔽,信错了人,你们可知今日京城为何火光四起,到处都是打砸抢掠的恶徒出没?”

    别看百官不知道洪门武门发生了何事,但京城内发生的事,他们是一清二楚。

    原因说来也可气。

    因为那些恶徒专挑人来人往的商铺动手,那些铺面大半都是朝中官员亲眷名下的。

    所以洪武门这边厮杀正激烈的时候,不少臣子正忙着动用关系,请负责城中治安的官员兵马,前去处置暴乱。

    此时听朱元璋提到这事,他们既惊慌又心虚,谁也不敢接话。

    “父皇,那些恶徒是谋逆的胡党指使的,想要声东击西,调动京城的兵马让全城陷入混乱,逼着父皇出宫调停,他们好趁机在洪武门伏击。”

    朱标接过话茬,并将朱棣险些被抓,也是胡党设计,想引父皇出宫的事,一并说了。

    “幸亏四弟急中生智,加上援兵及时到来,摆脱了那些人,可他们居然想着鱼死网破,一举烧了来福客栈,实在是凶恶至极!”

    造反的人连身家性命都不要了,放个火实在是不足为奇。

    但胡党居然敢造反。

    百官们有的暗中窃喜,胡党因此倒台,往后他们就能在朝廷里露头了!

    而有些人,本身就算是胡党里的一员,但因今日前往了李府吊唁,没有前去胡府,躲过一劫。

    此时既后怕又担心,陛下会不会因此迁怒于他们,也将他们视作谋逆的同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