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 第232章 往东宫里塞人,等于肉包子打狗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第232章 往东宫里塞人,等于肉包子打狗

    朱标毫不掩饰他的真实目的。

    “儿臣不会再置英儿和荣姐于险境之中,所以往后不会再有居心叵测的人进入东宫。”

    “你……”

    朱元璋目瞪口呆。

    他是万万没想到,标儿居然有这么大的魄力,要从根源上断绝有人暗害乖孙和常氏的风险。

    尽管他很佩服标儿的这个举动,但身为太子,后嗣也是十分的重要……慢着!

    朱元璋正想着乖孙说的那个朱允炆,逼得老四他们造反的事呢,就听朱标劝他。

    “父皇不会以为,东宫女人越多,儿臣的子嗣到最后,也就会越多吧?一旦让那些居心叵测的人得手,英儿这一脉绝对不会善终,甚至会早夭,那么剩下的那些续弦,为了保证他们的利益,只会把其余的孩子全部掌控起来。”

    说掌控还是朱标不愿意伤了父皇隔辈亲想抱孙子的心情。

    依朱标来看,只要荣姐这一脉出事,那无论是谁想上位都会手段残忍地清除其他有威胁的人。

    到时候他是假装一无所知,还是为了国家稳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若是后者,只怕他自己会怄死!

    而朱元璋却想到了乖孙预言里的未来走向,后背直冒冷汗。

    乖孙说儿媳常氏三年生俩,四年生仨,还生了个皇孙,最终当皇帝的却是吕氏的儿子。

    具体的经过乖孙没提,但此时听标儿这么一说,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而这时,朱标还在按照人心推演未来。

    “父皇,若是我活得久也就算了,若是我活不久,不是英儿当上皇太孙,就算儿臣的手足们真心臣服,只怕得位不正的人疑心生暗鬼,也会不停的迫害,国本必定为之而动摇!”

    朱标故意把事情发展,说得一发不可收拾,仿佛不可控似的。

    但朱元璋却被这番推论给整得沉默了。

    无他。

    因为按标儿说的这么发展,不是什么国本动摇,而是直接天翻地覆了。

    老四那个皮猴子能够穿上龙袍,原来是这么回事!

    “标儿你何时学占卜去了?”

    朱元璋故作轻松地打趣了一声。

    总不能让标儿知道,他在乖孙那里听得过差不多的话,让兄弟之间起嫌隙。

    反正吕氏坟前草都长老高了,那什么建文帝也生不出来了……不对。

    没有吕氏指不定还有李氏、周氏这氏那氏,标儿说得对!

    “父皇,你别打岔……”

    “咱没打岔,这东宫全归你管了,往后言官弹劾你,咱就让他找你这个东宫负责人,到时候你直接问他,要是碰到你刚才说的情况,他能不能负责得起。”

    江山易改,人心易变。

    朱元璋不知道未来儿子,得知乖孙天资不凡以后,会不会感觉受到威胁,做出改变。

    但眼下,东宫需要极致的稳定,乖孙也需要一个没有危机的成长环境。

    这样,等过段时间,常氏身体调养好了准备生二胎,乖孙才能放心。

    他才好把乖孙放到身边来带着。

    至于标儿会不会觉得东宫女人少这种晚辈的私事,儿子大了,自己做主去吧。

    朱标没想到,向来信奉多子多福的父皇,居然这么轻易被自己说服了!

    “父皇,你真的同意,东宫的一切事都由儿臣决定?”

    “后宫妹子说了算,妹子刚才不是说了吗,咱还能不同意吗?”

    朱元璋知道自己在大家眼里的形象如何,他也没打算挽救。

    免得被人怀疑他撞了邪,再生出别的事端来,就当是妹子善解人意,说服了他。

    果然,朱标误会这是母后拍板决定的,喜不自禁的说道:“儿臣过后就去给母后磕头请罪,下次宫中再有决策,一定问过母后的意见。”

    “好好,你自己看着办,没别的事,你回去补觉吧,咱还得批阅今天的奏疏呢。”

    还有那些自首的官员上的奏本,经过这一夜思考,不知道堆了几本了。

    朱标见父皇精神十足,但眼底发灰,连忙说道:“父皇,儿臣下午便去华盖殿批阅奏本,正好调到锦衣卫及时查证,事后再给父皇禀报结果即可。”

    “行!”

    这么做,省了朱元璋不少事呢。

    指不定晚上就有空闲的时间,再来东宫逗孙子看鸟了。

    皇宫里平静下来。

    各宫妃嫔前往坤宁宫,看到宫门上飘摇的圆形黑影时,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而当在马皇后口中,得知夏荷一家的下场,还有东宫如今已尽归太子与太子妃掌管后,她们当即请马皇后赐腰牌,借口各家父母有疾,派人回家送上孝敬的物件。

    顺便,再让贴身的婢女,告知家人,不要再想着往东宫塞人,梦想一步登天。

    夏荷一家是太子杀的,太子为了维护常氏,夺得东宫大权,竟把夏荷的人头送到马皇后跟前。

    人家母子之间没有什么仇,生不出嫌隙来那是人家母子之间的事。

    可谁要是觉得自己这会儿能在太子心里的地位,越过常氏去,那指定和吕姮下场一样。

    这个时候往东宫里塞人,简直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还有可能得罪太子,让她们在宫里的日子也不好过。

    只要脑子不犯蠢,谁都知道怎么选!

    马皇后知道这些人心里打的什么算盘,面对着不年不节也要给家里尽孝的宫妃们,直接下令,允许 她们差人回娘家报信,腰牌给不过来,干脆也没给。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往后宫人出入宫门,都会登记造册,再有夏荷之事发生,本宫不用把人扔进诏狱里去,一旦发现,当场打死示众。”

    各宫妃嫔们面对马皇后这一手死无对证,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陛下把人打死,说明事情了结,到此结束。

    可马皇后的做法和太子如出一辙,死无对证是反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