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 第313章 风吹草动揪人心,看看乖孙发烧没?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第313章 风吹草动揪人心,看看乖孙发烧没?

    “老四,没看到乖孙给你递东西呢,快接着啊。”

    还是朱元璋看不下去磨磨蹭蹭的老四,越过朱标,上前一步抓住那块白布,故作不知的问朱雄英。

    “乖孙,你四叔又没受伤,你给他白布干什么?”

    “擦擦……”

    【擦汗呀,不然这烟嗓再配上灰头土脸的模样,我都快认不出来了。】

    朱雄英感觉四叔还没上战场,就已经能够预见未来会长成怎样的硬汉了,脑海里已经有了影视剧里的画面了。

    朱棣则是一头雾水地盯着乖侄儿的小胖手。

    “擦?”

    擦什么?

    朱元璋随手往朱棣脸上一抹。

    “你也跟咱一样,觉得你四叔脸太脏是吧,老四,还不赶紧去洗把脸换套衣服再来?”

    朱棣已经坐了不短的工夫了,可别说听到心声了,连模模糊糊的动静他也听不到。

    但他不知道是自己听不见,还是乖侄儿根本没在心里念叨,于是看向了大哥。

    直到大哥点头,他这才暗中长长地松了口气,从父皇的手里夺过白布,随手抹了把汗。

    “父皇,神机营那边还练着填炮呢,我去找钦天监问问哪天打雷下雨,我好借着雷声打几炮练练,就不在这里多待了。”

    朱棣又与他大哥暗中交流了一个眼神。

    接种牛痘时没危险,不代表等会儿发烧没危险。

    等到发烧的时候,他再瞒着父皇母后,偷偷地溜进东宫来听听乖侄儿的心声。

    接着,他又朝着朱雄英扮了个鬼脸。

    “乖侄儿,你好好地养着吧,等你彻底好利索了,四叔带着城里最好酒楼,炖得最喷香的猪肘子来看你。”

    【还是四叔最疼我了!】

    刚才拿猪蹄逗孩子玩的朱元璋,开始反思自己。

    咱是不是给老四的银钱太多了?

    御膳不吃,竟跑到宫外酒楼去买猪肘子。

    “还有老五,你别光顾着写你的书,照顾好乖侄儿,要是乖侄儿有什么差错,我先把你打一顿。”

    被点名的朱橚,一脸迷茫地指着自己的鼻尖,不解地问常氏。

    “大嫂,我做什么了,又惹到我四哥了?”

    “别听你四哥的,他可能是最近上火。”

    常氏总不能说,四弟不可能叮咛父皇母后,还有他的大哥大嫂,所以只能拿比他小的五弟敲打敲打大家吧。

    知道四弟是关心英儿才这么说的,常氏安抚了心思重的五弟一通,并时刻观察着英儿的情况。

    楼御医见状,连忙出声解释。

    “娘娘不必紧张,接种牛痘后,要隔一天半日才会发热,有微臣和陈先生在这里照顾,哪怕皇孙烧起来,也能想办法退热的。”

    在接种之前,楼御医就已经和陈君佐,一起给朱雄英号过脉。

    以防出现戴院使第一次试验时,有孩子因其实病因高烧不退的情况发生。

    常氏哪能不紧张,她既盼着英儿能和普通孩子一样,发了烧就代表接种成功,又盼着英儿可以不必经历发烧这一遭。

    她看着摇篮着的儿子,眼中含泪又不敢落下来。

    “娘……啵……”

    朱雄英想说【不疼】,但有心无力。

    只能“咯咯咯”地笑着,逗娘亲开心。

    常氏见他精神很好,这才稍稍宽下心来。

    “妹子,剩下的事交给标儿和儿媳他们吧,咱们就别在这里凑热闹了,走了。”

    朱元璋嘴上这么说着,却一步三回头。

    等出了东宫的院门,对着守门的侍卫低声叮咛。

    “要是有什么风吹草动,记得马上通报咱,听到没有?”

    没等侍卫回话,马皇后先白了他一眼。

    “有点儿风吹草动你就要过来折腾一遭,标儿和荣儿他们是先紧着照顾英儿,还是先紧着招呼你?”

    朱元璋想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他挠了挠头,讪讪一笑,连忙对着守门的侍卫改口。

    “当咱刚才的话没说,真有事,标儿一定会派人通知咱的。”

    朱元璋要往华盖殿去处理政务,夫妻俩走了没几步,便与马皇后分开走了。

    马皇后站在岔路口,一直等到朱元璋那行人的身影消失不见,突然又折返回来。

    这把正在赶蚊虫的侍卫吓了一跳,连忙站好,目不斜视。

    还以为马皇后要折返回去,不料她压低声音吩咐。

    “如果皇孙要是发烧了,或是里面有什么异常的动静,记得派人来坤宁宫禀报。”

    “是。”

    侍卫们连忙齐声呼应。

    等到马皇后一步三回头的走了,侍卫们这才反应过来。

    “皇后娘娘和陛下说的话,好像差不多吧?”

    “有差别啊,陛下是说风吹草动就叫他,皇后娘娘是说皇孙发烧再告诉她。”

    “可皇后娘娘不是还说了,有异常的动静就要去坤宁宫禀报,什么算异常呢?”

    侍卫们面面相觑。

    顿时感觉这个异常的动静,到底异不异常,只能凭皇后娘娘自行判断。

    换句话说。

    只要皇孙有动静,他们就得去坤宁宫禀报皇后娘娘。

    “这不和陛下一样了吗?”

    “啊欠!”

    朱元璋刚进华盖殿大殿,就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

    云奇紧张的问:“陛下可是着凉了?”

    “不是,咱应该是刚才被老四身上那股汗臭的味道给熏到了。”

    想到老四最近一段时间,身量拔高,都赶上标儿了,在军营里吃苦受累,愣是一声委屈也不喊,朱元璋十分的自豪。

    老四和乖孙不愧都是老朱家的种,真硬气!

    只是乖孙有一家人照顾着,老四粗枝大叶的一个人在外头,看着有些造孽。

    “过段时间不忙了,咱得问问徐兄弟,要不赶在老四下海以前,把两家之前定好的亲事办了。”

    徐达的长女徐妙云早在小时候,就已被许配给了老四,自从前年开始,经常入宫在妹子身边学习各种事务,与老四相处下来,虽然磕磕绊绊,打打闹闹,但也像标儿与常氏一样,属于青梅竹马的情谊。

    但因为之前常氏孕期胎象不稳,东宫人心惶惶,妹子注意力都在常氏身上,便免了徐妙云进宫,后来吕姮事发,老四一直往宫外跑,妹子也没再提出让徐家女进宫的事。

    但徐妙云是燕王妃的事,是他和徐兄弟早已说好的,就等着两个孩子年纪大了成婚了,如今徐家女也有十四岁了,不算小了。

    “先成家后立业。”

    成了家有早慧多智的徐家女管着,老四说不定能收收莽撞的性子,做起事来不会顾头不顾尾,打仗不要命。

    朱棣不知道自己进宫一趟,替乖侄儿排除了生命危险的预兆的同时,还给自己增加了一个甜蜜的负担。

    朱元璋胡思乱想了一阵,还是没能放下乖孙那边的情况,批了会儿奏疏,赶紧派云奇到东宫去探听控听。

    “看看乖孙发烧没?”

    “……”

    云奇心想:楼御医不是说得很清楚,一时半会儿烧不起来?

    但陛下要打听,那就只能去了。

    “对了,别让标儿和儿媳发现你。”

    “……”

    太子和太子妃在殿内当然发现不了,可绝对瞒不过侍卫的眼睛。

    没办法,云奇只能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做贼似的前往东宫打探皇孙的情况。

    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