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 第409章 技术要传承,发展不能停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第409章 技术要传承,发展不能停

    “后装式火炮?子铳?母铳?”

    焦玉闻言先是一愣,然后一下子滑到地上。

    因为坐得太久,这一滑差点摔倒,好在朱标眼疾手快地扶了他一把。

    “焦玉师傅,你别着急。”

    “能不着急吗?”

    焦玉迅速把两张看不懂的涂鸦铺开桌面了,嘴里念叨着。

    “朝闻道夕死可矣,别说让我摔一跤,哪怕是要了我的命,只要让我看懂这图纸上的内容,我也愿意啊!”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朱元璋见焦玉这么重视乖孙的涂鸦之作,心中大定。

    看来这一回,指定能把咱大明的火炮,升级到最顶峰,想打倭寇打倭寇,想打骑兵打骑兵。

    陶广义!

    咱能不能让大明一统天下,就看你了!

    “妙啊!妙啊!”

    此时,在得到提示之后的焦玉,终于看懂了炮台底座堆着的那些小圆柱,是什么意思了。

    事关重大,又不好马上验证,他担心自己猜错了,只能指着那些小圆柱问朱元璋。

    “陛下,这些就是你说的子铳,要把它们装填到炮管的后面,就是这里涂抹的这一大团黑点这里,我说得对不对?”

    “这……”

    朱元璋挠了挠头,用眼神求助朱标。

    焦玉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欣喜若狂,连忙追问。

    “太子殿下,难道这些墨点是你画上去的?可为何在这里涂抹这么大一团,就算是要这里装填,开这么大的口子无法封闭,会导致气流外溢,从而影响射程的。”

    朱标本来记英儿的那些听都没听过的话,他都困难。

    现在让焦玉这么一提问,他感觉耳旁风快吹进脑子里乱的,乱糟糟的。

    只能当即快刀斩乱麻,把他记忆里的一切,一股脑地转述给焦玉。

    “轻型佛郎机炮?佛郎机什么时候有这么厉害的火炮了?他们不还在花高价,买我们淘汰下来的火炮用吗?”

    焦玉跟听天书似的。

    他认识佛郎机的匠人。

    元末各路起义军如星火燎原般兴起时,还有佛郎机的匠人,开出优沃的条件,让他迁居到佛郎机那一带,不仅给他崇高的地位,还能许给他一大块地,让他当王爵。

    想当初宋朝发明了火药,也是因为战乱,导致北地沦陷后,火药技术被他人学会,又掠过了一大批能工巧匠,造出了初型小火炮,后来这个发明权,就被带到了经政权再次大合并,被蒙古骑兵追赶逃到别处去的西域以西的人的身上。

    可能是老祖宗拥有的知识财富太多,再加上有认知的人,对那些编造的伪史,从来抱有蛮夷之谈,不屑一顾的想法,所以当时劝他前去佛郎机的匠人,还拿这件事举例子。

    说他这不是背叛国家,而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身为拥有故土情怀的焦玉,当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对方,并在对方与他决裂,还想偷他图纸的时候,故意把假的那一份让对方偷走了。

    “……这事才过去没十年呢,佛郎机都有这么厉害的火炮了?”

    焦玉还是无法置信。

    而知道实情的朱标,懊恼自己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一类的知识,才导致口误说错了话。

    解释等于掩饰,他干脆直接编了个故事。

    “焦玉师傅你听错了,孤刚才说的是,这是从佛郎机来的人画的图,我们自古以来不是爱这么做嘛,在哪里有什么成就,就会以地方命名,但这图纸它还没造出来,如果造出来,孤认为,它就是焦氏轻型炮。”

    “太子殿下,我还没有这么不要脸,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

    焦玉除了有技术,他还有道德。

    不像一些强盗掳走工匠,通过威逼利诱,盗取其他民族的文化和技术传承。

    但是!

    “这位老师傅只画了轻型炮的图吗?”

    “……”

    又把朱标给问住了。

    他不知道焦玉所问何意,试探着反问。

    “焦玉师傅,你光照这些图纸,造不出轻型炮吗?”

    “可以尝试一下,但是我看这后发式,还有这装填式,用铁来铸管磨损太大了,而且容易炸膛,要容我想一想,要换哪种材料尝试。”

    焦玉你可别想了!

    朱元璋一直在嘴里念叨的八个字,此时终于派上了用场。

    “内层铸铁!外层铸铜!”

    “内层铸铁?外层铸铜?”

    焦玉听到这八个字,犹如茅塞顿开,拨云见日,脑中瞬间清明。

    “砰!”

    他猛地一拍桌子,兴奋的大叫。

    “对对!”

    “就是铜!”

    “它既能吸收一部分冲击,还能有效地防止炸膛。”

    焦玉连忙四处张望,找来一笔快磨秃的毛笔,蘸着微干的墨汗,也顾不上加水研墨,直接往嘴里嗦了一口。

    便在九个小圆柱旁边的留白上,写下四个大字——铁芯铜体!

    “只是这比例,该如何融合呢?”

    经常造火器的人都知道,差之毫里,失之千里。

    不论是铁还是铜,铸造起来都极费工夫,想造一根铜管,从选材到炼矿再到铸浇最后检验合格,经过多少步骤,就会消耗多长时日。

    而混合材料的融合,需要一寸一寸地去试错,这个工程更加庞大。

    “我倒是造出了铜式手把铳,可拿它等比例扩宽扩长,一定受不住,火力和弹药不同,它的配比也不一样。”

    眼见焦玉开始抓耳挠腮,朱标小声重复了一遍。

    “焦玉师傅,孤认为铜占七成为好。”

    “七成?”

    对了!

    刚才太子殿下说的话里,好像也提到了铜占七成。

    但当时前言不搭后语的他没有连贯记忆,此时见太子殿下说得如此笃定,他立即又舔了舔笔尖,在四个字旁边,添了三个字——铜七成!

    “哈哈哈!成了!陛下!有这些,我就能够按照图纸试着造一造这轻型佛郎机炮。”

    朱元璋皱了皱眉,不太满意的更正。

    “换个名字吧,不叫焦氏火炮,那就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