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冷宫有娇妃,权王日日来 > 第241章 杀局反转

冷宫有娇妃,权王日日来 第241章 杀局反转

    亥时三刻,御史台静谧如常。

    沈钧仍在灯下誊抄卷宗,忽闻屋瓦轻响,转头望去,窗纸轻震,一点墨影如风掠入。

    他尚未反应,一道冷光已抵喉咙。

    “别动。”

    是刺客,黑衣蒙面,身形极快,手起刀落,几乎无声无息。

    御史台守卫未及呼救,已被三人封喉,气息全无。

    沈钧瞳孔骤缩,心知来者不善。

    刺客低声问:“卷宗在哪?”

    “交出‘昭和阁旧骨卷’,饶你不死。”

    沈钧心跳如擂,面露恐惧,指向密阁。

    “在那……里面第三格。”

    刺客点头,另二人如影掠入密阁。

    可刚一揭开木格,机关“咔”地一响,密阁四壁陡然落铁门!

    伴随急促马蹄与呼哨声,禁军与锦衣卫齐至,一队重甲军士迅速包围御史台!

    沈钧立起身来,拍了拍衣襟,面色平静:

    “皇后早知有人会来灭口。”

    “你们这些人,早就在她设下的局中。”

    外头传来林婉儿清冽之声:

    “放下兵器,束手就擒者,可留活口。”

    “拒捕者,格杀勿论。”

    话音未落,暗处冷箭齐发,刺客首领见势不妙,破窗而逃。

    却在半空中,被一蓑衣人一掌击落。

    那人踏瓦而立,面覆铁面,声音冷峻:

    “太后的人,胆敢刺御史,已是死罪。”

    **

    次日,朝堂震动。

    刺客供出自“凤宁宫内侍总管”之手,直指太后暗中授意。

    林婉儿未曾亲审,而是将证据封册,由皇帝亲阅。

    这一举,非但未显私权,反而大得民心。

    太后震怒,隔日闭门不出。

    而林婉儿却命人在昭和阁重整灵位,设魏衡、李氏二人之牌位,号“昭雪堂”。

    她亲率众人祭奠,言辞哀切:

    “当年忠臣蒙冤、女官被杀,皆为朝廷之耻。”

    “今重启旧案,愿后人警醒。”

    这一祭,彻底掀起朝野震荡。

    **

    与此同时,西南边境。

    风彦之静坐军帐,手抚“镇南军”虎符。

    此军原属皇命节制,今多名将俱在西南戍边,然权贵更迭,军心不稳。

    一位老将缓步入帐:“主上,王将军愿归麾下,但求一纸诏安。”

    风彦之轻抿茶盏,缓缓道:

    “告王将军,我不封王,不封侯。”

    “但若将来天下有变,他可自立南疆王旗,护土安民。”

    老将躬身:“属下领命。”

    风彦之目送他离去,眼神清冷:

    “林婉儿,你替我打开了门。”

    “我,替你清了路。”

    “可这条路,终究是你往前走,还是我反手覆之……还未定。”

    **

    当夜,林婉儿独坐昭和阁。

    她点一盏孤灯,取出魏衡遗书,反复端详。

    江无咎缓缓步入,低声道:“你走得太快,容易引火烧身。”

    林婉儿淡淡一笑:“我若不快,等那些人来清我身上的火灰吗?”

    “太后、太子、甚至陛下……他们想要遮的,不是一个案,而是整座皇宫的脸。”

    江无咎神色凝重:“你可知,若真揭出非嫡血脉,陛下位分不稳,那就是改朝换代的大罪。”

    林婉儿语气清晰如刀:

    “若天子不正,那便该有人敢动这天。”

    江无咎一震,半晌未语。

    **

    就在她掩上卷宗之时,一枚暗红信鸽于夜色中掠入凤仪宫庭。

    她展开信纸,墨迹刚劲凌厉:

    “你既查得七分,便不许半路而止。”

    “真相若出,我必会来。”

    落款:风彦之

    林婉儿望着信末,指尖微颤。

    “你果然还活着。”

    她闭上眼,低语:

    “那就来吧——”

    “来看看,我能不能一个人,将这座皇宫,从底翻到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