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冷宫有娇妃,权王日日来 > 第419章 林氏冤魂归梦,凤后夜对魂灯

冷宫有娇妃,权王日日来 第419章 林氏冤魂归梦,凤后夜对魂灯

    夜深露重,承乾宫内一片寂静。

    林阮音静坐寝殿之中,案前燃着一盏淡蓝色的魂灯。此灯为旧日太医所制,据说能引冤魂夜归,只为未竟之愿。

    她手执母亲遗簪,指尖轻抚玉纹,眼神怅然。

    宫中旧案虽已得诏重查,可她知,一纸圣旨并不能使死者瞑目。

    风过纸窗,忽然一缕异香弥散开来,竟是林如画生前所用的梅花香露。

    林阮音抬眸,四下无人,却似有一女子白衣立于灯影之中,轻声唤:

    “阮音……”

    她心头一震,眼眶泛红,却未动。

    那女子身形模糊,发间一支玉钗斜插,正是她手中遗簪的另一只对簪。

    她轻声应道:

    “母亲,是你吗?”

    虚影不语,只缓缓抬手,指向案边那封旧信。

    林阮音伸手翻开信函,忽见下层夹着一页泛黄纸页,乃是早年未曾展开的血誓副章。

    上头写着:

    “若吾女日后得复清名,望其心怀天下,勿逐权争,不蹈吾覆辙。”

    “凤冠不敌一世平安,若可脱宫,便脱。”

    林阮音泪如雨下,低声自语:

    “可我已无法脱身。”

    那虚影缓缓后退,似在叹息。

    她急声唤道:

    “母亲——若你还在,可愿看我守此中宫,为你立魂碑,求万世记你清白?”

    虚影终停,轻轻点头,终随风而散。

    魂灯一闪,熄灭如烟。

    翌日清晨,凤元君入殿,见林阮音倚案而眠,脸上泪痕未干,手中紧握着那封血誓副章。

    他轻声唤她,她醒来后,将纸递与他,语声低沉:

    “母亲希望我脱身而出,不再困于宫墙。”

    凤元君眉头一紧:

    “你想离宫?”

    林阮音摇头:

    “我不能走。”

    “母亲被困权谋之下而死,我若不以权护身,谁来护我要护的人?”

    “我不为权而来,却必须持权而活。”

    凤元君眼底一片复杂情绪,终是轻轻应道:

    “那我陪你。”

    当日,林阮音下旨,以中宫之名,亲设“林氏冤魂魂灯台”于思音阁后殿,准百官、百姓前往悼念三日。

    是夜,宫中千灯齐点。

    魂灯台上,她亲手将母亲画像悬于檐下,焚香三炷,言曰:

    “今日之阮音,非为怨而执,只愿有一日,天下母女皆得清白善终,不再蹈吾母之路。”

    此言传出,京中百姓震动。

    有人自发守夜,有学子题诗于宫墙之外,有妇人率儿女跪拜魂灯前。

    这一次,林氏不再是罪名,而成了一种不屈的象征。

    而远在西北的谢云昭亦接到凤后谕旨:

    “京中将立‘清议大堂’,查历代宫中不明案,由大理寺、都察院、御史台三署联合办理,凤后亲设司信署,收百姓冤状。”

    谢云昭见信而笑:

    “她果然没变。”

    “凤冠之下,仍是那林阮音。”

    然宫中并不平静。

    当夜,内务府掌印太监忽密呈:

    “思音阁地砖之下,发现异香藏匣,疑为当年沈淑妃所遗物,内含……先帝亲笔敕令半页,写有一行血字——”

    凤元君展开纸页,心头如被雷击。

    纸上字迹潦草,却不容错认:

    “若吾不存,林如画不得葬入皇陵。”

    他立刻召林阮音入殿。

    林阮音看罢纸中血字,沉默良久,方低声道:

    “那我便以凤后之名,为我母亲——夺一陵位。”

    她站起身来,目光如火:

    “我不为荣光,只为她不再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