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冷宫有娇妃,权王日日来 > 第423章 宗正寺拒诏,凤后震宫廷

冷宫有娇妃,权王日日来 第423章 宗正寺拒诏,凤后震宫廷

    次日清晨,晨钟未鸣,宫门尚未全启。

    宗正寺上书凤后诏函——拒不交出沈妃档册。

    理由冠冕堂皇:“沈妃册案涉当年宗亲争议,已由先帝密旨封档,宗正寺无权擅动,亦无须上交。”

    此言一出,犹如一记重锤,砸在凤后之诏之上。

    一时间,内外震惊!

    拒凤后诏者,从无先例。

    而今,宗正寺这口气,是在赤裸裸地挑战凤后权威。

    思音阁内,林阮音静静站在梨花窗前。

    手中的诏书,她已读了三遍,神情一寸未动。

    凤元君急步而入,手执金符:

    “宗正寺胆大妄为,竟敢违凤命!”

    “再不压下,恐有党羽跟进——要不要我亲率兵围寺?”

    林阮音缓缓摇头:

    “不急。围寺,是用在反叛者身上的,而我需要他们……亲口承认,他们为何不敢交。”

    她轻抚诏函,语气淡然:

    “他们越怕,我越要逼。”

    巳时,林阮音亲赴奉天台。

    此台为宫中议政高台,唯帝后、三公、六部首臣可立,是一国最核心权威象征。

    她身着凤章朝服,扶侍至高台之上,面朝百官,开口震宫廷:

    “宗正寺拒诏,乃有隐秘。”

    “本宫以凤后之职,今设天问三书,三问宗正。”

    一问:沈妃档册,为何归入死囚密档?

    二问:先帝之密旨,缘何无录于御史馆?

    三问:若无私藏之实,可否当庭诵读册卷?

    此番质问,声声诘心。

    而她站在台上,不怒自威,宛若天命所归。

    太史、御史、三司皆震。

    此为凤后御前问政,若宗正不答,或答之不清,皆可视作“故意隐密国案”。

    御前一刻钟后,宗正寺派出副使应答:

    ——非不交,而是“凤后非司审之主,无权强调宗庙所录”。

    话音一落,凤元君登阶而起,冷声道:

    “凤后非主?是你等眼拙,还是敢反诏抗命?”

    林阮音止住他,含笑:

    “本宫确非司审之主——但本宫乃国母,奉圣命统查九门。”

    “今再诏一次,若不交卷,明日辰时,本宫亲至宗正寺,调卷入审。”

    她望向台下,最后一语:

    “届时不只宗正一寺,凡涉藏密、涉瞒冤、涉歪曲者……皆以抗命论。”

    退朝后,宫中震动!

    宗正寺夜中灯火不熄,寺主贺锦临面色如铁,低声骂道:

    “一个凤后,竟敢威胁到本座!”

    他目光一冷:

    “启动‘静尘策’,让她知道何为警诫。”

    夜未央,凤元君忽收密报:

    “宗正寺密使夜出宫,入东城药巷,疑似‘静尘策’起。”

    凤元君怒火暗涌。

    “静尘策”,乃是金蝉卫遗法之一,专用以“警诫”皇室宗亲:暗中毒害或下药,使其昏病不醒、神志错乱,不死不活,以求“逼退”。

    他立刻奔向思音阁!

    而此时的林阮音,正独坐榻前,神情清明,宛若早已知悉。

    见凤元君赶来,她淡淡一笑:

    “来得快,不如我猜得准。”

    她袖中取出一物,正是宫中药案封条。

    她指着其中一道掺杂着“忘忧草”与“离魂花”的茶剂,道:

    “这是今早宗正寺送来供我‘安神’的茶。”

    “若我真饮了,恐怕明日便得‘失魂病’。”

    凤元君怒极反笑:

    “贺锦临……当真敢下手了!”

    林阮音却一字一顿:

    “很好。”

    “这样,明日我登宗正之门,便不需留情了。”

    这一夜,宫中风雷暗动。

    一边是凤后登台问政,震动朝野。

    一边是宗正寺暗布毒策,企图警退国母。

    风暴之眼,正在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