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115集:最终优化完成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115集:最终优化完成

    刘好仃站在车间门口,手里拿着最新一批样品的检测报告,阳光照在他略显斑驳的工装上,像是给他镀了层金边。他眯着眼睛看了会儿数据,嘴角慢慢扬起一个满意的弧度。

    “老板,搞定了!”小李从后面跑过来,气喘吁吁地递上一份文件,“客户反馈的问题都解决了,连那个欧洲客户提到的边缘震动问题,我们也做了加固处理。”

    刘好仃接过文件翻了几页,点点头:“辛苦了。这回咱们的产品,真算是脱胎换骨了。”

    小李擦了把汗,笑着说:“可不是嘛,我昨晚还梦见自己在调参数呢,醒来一看,手还在抖。”

    刘好仃笑了:“老工人都是这样,梦里都在修东西。你这是入戏太深。”

    两人一边说一边往会议室走,门口已经站了不少人,技术组、设计组、测试组的人都到齐了,气氛有些紧张,也有些兴奋。

    “各位。”刘好仃一进来就拍了拍手,“咱们这段时间的努力,总算到了收尾的时候。”

    他走到白板前,写下几个大字:

    最终优化完成

    “你们看,”他指着墙上的客户反馈列表,“之前大家提的那些问题,我们一个个都解决了。低温起雾?改了涂层配方;卡扣难装?重新设计了结构;还有那个震动问题——”他顿了顿,拿起一块样品敲了敲桌面,“现在它稳得很。”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掌声,不是那种刻意鼓掌的声音,而是发自内心的轻快节奏。

    “当然,”刘好仃话锋一转,“也不是没有遗憾。比如那个潜在的功能拓展点,技术研发组发现了一个可以提升产品性能的新方向,但时间不够,只能先搁着。”

    “那以后还能继续?”有人问。

    “当然能。”刘好仃笑得眼睛都弯了,“做产品啊,就像种树,今天浇水,明天施肥,后天修剪枝叶。咱们这棵树才刚长出新芽,以后有的是机会让它开花结果。”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团队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

    测试设备排得满满当当,审核流程也格外严格。为了抢时间,刘好仃亲自带队轮班作业,白天调试参数,晚上盯着测试数据。有次半夜他一个人在实验室里核对数据,差点睡着了,还是被一杯热茶唤醒的。

    “老板,您这也太拼了。”值班的小王看他眼皮打架,忍不住提醒。

    “不拼不行啊。”刘好仃揉了揉太阳穴,“咱们的产品要出去见世面了,不能带一点马虎。”

    “可您也得注意身体。”

    “放心吧,我这身子骨硬朗得很。”他说着又低头看起了数据表,“不过……你要是实在看不下去,帮我泡杯浓点的咖啡?”

    小王笑着去煮了壶黑咖啡,回来时看见刘好仃正对着屏幕傻笑。

    “怎么了?”他问。

    “你看这个数据。”刘好仃指了指屏幕,“以前我们觉得做到这个水平就够用了,但现在回头一看,差远了。”

    小王凑近看了看:“确实比以前强多了。”

    “这就是进步。”刘好仃喝了口咖啡,“哪怕一点点,只要不停下来,总有一天会变成大步。”

    凌晨三点,最后一项测试完成,所有指标全部达标。

    刘好仃合上笔记本,长长地呼了口气。

    第二天一早,营销部门的人就来了会议室开会。

    “老板,我们讨论了一下,准备主推线上宣传加线下展会结合的方式。”市场主管开门见山,“社交媒体这块,我们打算重点放在短视频平台和行业论坛,见效快。”

    “展会呢?”刘好仃问。

    “申请了下个月的建材展,展位在c区,虽然不是最核心的位置,但也够我们展示新品了。”

    刘好仃点了点头:“行,那就这么定。”

    他又补充了一句:“不过我有个建议,咱们能不能在展会现场做个互动体验区?让参观的人亲手摸一摸、试一试我们的产品,效果更好。”

    “这个好!”市场主管眼前一亮,“我们可以安排模拟安装环节,让他们亲身感受一下改进后的卡扣有多方便。”

    会议开得紧凑而高效,每个人都带着任务离开。刘好仃看着空下来的会议室,忽然觉得轻松了不少。

    下午,他在办公室整理资料时,接到了一个电话。

    “刘哥,我是张总。”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听说你们的新品终于搞定了?”

    “是啊。”刘好仃笑了笑,“刚做完最后测试,一切顺利。”

    “那太好了!我们这边正好有个项目,正缺这种材料,如果你们愿意优先供货,价格方面我可以给个优惠。”

    “这事我得回去跟团队商量一下。”刘好仃语气认真,“但我们肯定优先考虑老客户。”

    挂了电话,他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发了一会儿呆。

    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像在为他们鼓掌。

    当天傍晚,刘好仃召集所有人开了个简短的总结会。

    “各位。”他环视一圈,“新产品,正式定型了。”

    掌声再次响起,这次比上次更热烈。

    “我知道这段时间大家都很辛苦。”他说,“但看到今天的成果,我觉得一切都值得。”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未来咱们还会遇到更多挑战,但只要咱们保持这份劲头,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说完,他举起手中的样品:“来,一起看看咱们的‘孩子’。”

    众人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人轻轻敲了敲样品边缘,发出一声清脆的响。

    “听这声音,就知道结实。”小李得意地说。

    “可不是嘛。”刘好仃笑着点头,“它可是经历了高温、低温、风压、震动,一路闯关过来的。”

    会议室里一片笑声,轻松而温暖。

    第二天清晨,第一批成品出炉。

    刘好仃亲自监督打包过程,每一块玻璃都被仔细包裹,贴上标签。他特意在每箱底部放了一张卡片,上面写着:

    感谢每一位试用者,是你们的意见,让我们做得更好。

    快递车驶出厂区时,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

    刘好仃站在门口,目送车子远去,心里踏实又激动。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回到办公室,他在笔记本上写下:

    **今日已完成事项:

    新产品最终优化完成并确认合格;

    营销策略确定,首批推广计划启动;

    与老客户达成初步供货意向。**

    写完,他合上本子,望向窗外。

    阳光洒在厂房屋顶上,闪闪发亮。

    他忽然想起那个欧洲客户的邮件。

    “如果能增加一点固定结构……”

    他笑了笑,低声说:“下次,一定给你加上。”

    外面,新的一天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