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352集:新挑战:供应链管理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352集:新挑战:供应链管理

    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在走廊上,阿梅抱着笔记本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脚步轻快。她刚整理完试点城市的促销反馈数据,正准备发给刘好仃。

    走着走着,她忽然停了下来。

    一张旧订单的备注吸引了她的注意:“因材料延迟,客户取消。”她皱了皱眉,点开附件详细看了几眼,又对比了一下最近的出货记录。眉头越皱越紧。

    “不对劲。”她低声自语,“这不是个例。”

    她没多想,截了几张图,用微信悄悄发给了刘好仃,并附上一句话:“有点问题,可能不是营销的事。”

    几分钟后,手机震动了一下。

    “我正想找你。”刘好仃回复。

    晨会上,空气比往常凝重了些。

    刘好仃端着茶杯坐在会议桌一端,桌上摊着几页纸,是他连夜调出来的近三个月物料到货记录。

    “钢化玻璃原片延迟7天。”他指着其中一页,“这导致我们不得不临时调整生产计划,最终影响了客户的交付时间。”

    王姐翻着手里的报表,嘀咕了一句:“这事我们也提过几次,但供应商说他们也没办法。”

    “那我们就只能认命?”刘好仃笑了笑,语气却并不轻松,“你们知道现在外面怎么说咱们吗?‘广告做得好,可我怎么也找不到下单的理由’。”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

    小周抬起头:“你是说……客户其实已经准备下单了,结果因为供货问题放弃了?”

    “对。”刘好仃点头,“供应链不只是采购和仓库的事,它也是用户体验的一部分。你能想象,一个用户点了单,然后等了半个月才收到产品?”

    王姐叹了口气:“那不等于白忙活一场。”

    “所以我们今天开会的主题只有一个。”刘好仃把茶杯放下,声音平稳但坚定,“优化供应链。”

    “供应链优化”四个字写在白板上,像一道命令。

    “你们先别急着说难。”刘好仃环视一圈,“我知道咱们现在的流程是老一套,大家都习惯了。但问题是,它真的适合我们现在的发展节奏吗?”

    没人说话。

    他继续说道:“我们不能只盯着市场拓展、品牌曝光这些前端的事,后端的供应体系如果跟不上,前面做的所有努力都会打水漂。”

    阿梅轻轻点头,她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

    “用户体验,从广告开始,从发货结束。”

    “这样吧。”刘好仃站起身来,“你们各自回去整理一下手头的资料,把最近遇到的问题都列出来。下周我们再来一次碰头会。”

    几天后,临时会议室再次热闹起来。

    采购部的老李拿着一张表格进来,脸上带着几分无奈:“最近三个供应商交货期都不稳定,尤其是b厂,上次说好的十号到货,硬生生拖到了十七号。”

    仓储部的小赵接着说:“我们这边压力也不小,有时候货来了也不知道该放哪儿,有时候明明要的东西还没到。”

    生产部的陈哥最直接:“缺料已经是常态了,有时候排产表都改三遍,工人也烦。”

    刘好仃听着,没打断,只是默默地记下每一句话。

    等三人说完,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让他们每人写下自己遇到的最大问题。

    很快,白板上贴满了便签纸:

    “某供应商连续三次延迟,但未被处罚。”

    “信息传递滞后,仓储与采购不同步。”

    “部分原材料库存积压严重,占用资金。”

    刘好仃站在白板前,看着那些字条,良久没有说话。

    最后,他开口:“我们不是没有资源,也不是没有能力,是我们之间的连接出了问题。”

    他转身面对三人:“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很简单——先理清现状,再谈优化。”

    阿梅在一旁默默打开电脑,开始整理信息汇总表。

    傍晚下班前,刘好仃在车间门口拦住了老张。

    “老张,能聊两句吗?”

    老张正在收拾工具包,听见叫他,点点头:“你说吧。”

    “我想请你加入一个小组。”刘好仃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递过去,“是关于供应链研究的。”

    老张接过本子,翻开一看,里面密密麻麻记着几页纸,标题赫然写着:“供应链痛点清单”。

    他抬头看了眼刘好仃:“你还真打算干这个?”

    “当然。”刘好仃笑着点头,“工厂要想走得远,光靠卖得好不行,得整个链条都顺。”

    老张沉吟片刻,把本子收进了衣兜:“行吧,我试试。”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刘好仃拍拍他的肩膀,“这事虽然不起眼,但它决定了我们能不能走得更稳。”

    第二天,刘好仃召集了一个小型团队,成员包括阿梅、老张,还有几个来自不同部门的年轻人。

    “我们先不做方案,也不定目标。”他在会议上说,“第一步,就是把现有的流程摸清楚。”

    “就像做市场调研一样?”小周问。

    “差不多。”刘好仃点头,“只不过这次调研的对象,是我们自己。”

    阿梅一边听一边记笔记,突然想到什么,抬头问:“那我们是不是也要做一个类似‘用户旅程地图’的东西?”

    “聪明。”刘好仃笑了,“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供应链旅程图。”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笑声。

    “听起来还挺有意思的。”王姐说,“以前总觉得采购、仓储、生产都是各自的事,没想到还能串起来。”

    “这就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刘好仃收起笑容,认真地说,“打通内部的信息壁垒。”

    窗外的风穿过厂区,吹动了车间门口的一面旗子。

    阿梅站在窗边,手里握着一份初步调研表,目光落在远处的物流通道上。

    那里,一辆货车缓缓驶入,车身上还沾着泥土。

    她低头看了眼手中的表格,上面写着几个关键词:

    “延迟”“信息断层”“隐性容忍”

    她轻轻叹了一口气,在笔记本角落写下一句话:

    “供应链,也是用户体验。”

    这时,刘好仃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新的任务分配表。

    “阿梅,你负责梳理采购和仓储之间的信息流。”他说,“我们要确保每一步都能看见问题,才能解决它。”

    “明白。”阿梅点头。

    刘好仃站在她身边,望向窗外,那辆货车已经停在卸货区,司机跳下车,拍了拍车门。

    “你看,”他指着那辆车,“每一次货物进出,都是一次信任的建立。”

    阿梅转头看他,眼里多了几分敬意。

    她知道,这场战役,才刚刚开始。

    而刘好仃的手指,已经搭在了方向盘上,准备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