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428集:采购流程优化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428集:采购流程优化

    阳光从会议室的玻璃幕墙外斜射进来,照在会议桌上的文件上。小林正把一沓沓打印好的资料分发给各部门代表,嘴里还嘟囔着:“这回可真是要动真格的了。”

    刘好仃站在白板前,手里握着一支马克笔,目光扫过围坐在桌边的众人。采购部的人脸上表情各异,有的低头看资料,有的则时不时抬头偷瞄他一眼。

    “各位。”刘好仃开口,声音不高但足够清晰,“我们今天不是来问责的,而是来建立机制的。”

    阿芳坐在一侧,轻轻点头。她知道,这句话是专门说给采购部听的。毕竟,自从那张x-187抛光剂的签收单出现后,整个流程问题已经浮出水面。

    小林推了推眼镜,指着投影屏上的图表:“大家看,这是我们整理出来的成本异常清单。比如这个——x-187抛光剂,连续三个季度采购价都比市场价高出不少。”

    采购主管老周咳嗽了一声:“市场上有时候会有些特殊情况嘛……”

    “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搞清楚这些‘特殊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刘好仃接过话头,语气平稳却不容置疑,“接下来我们要推行一套新的采购流程优化方案,分为三阶段。”

    他转身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大字:供应商分级管理、比价系统上线、签字人轮换机制。

    会议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

    “第一阶段,我们会对现有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分级。”刘好仃继续说道,“第二阶段,引入电子比价系统,所有采购申请必须附带至少三家报价;第三阶段,签字人实行轮换制度,避免长期固定审批带来的潜在风险。”

    老周的脸色有点难看,但没说话。

    小林突然插了一句:“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x-187抛光剂的价格波动特别大,而且每次调价的时间点,刚好跟某位领导出差回来吻合。”

    空气瞬间凝固了一秒。

    刘好仃不动声色地看了小林一眼,淡淡地说:“数据只是参考,具体情况还得靠流程来验证。”

    散会后,阿芳悄悄拉住小林:“你刚才那句话,差点就踩线了。”

    小林耸耸肩:“我就是觉得奇怪嘛。”

    “以后这种话,别说那么直白。”阿芳低声提醒,“咱们现在得小心行事。”

    刘好仃走过来,手里拿着那份x-187抛光剂的采购记录,上面已经被红笔圈了几处关键时间点。“先别急着下结论。”他说,“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建立规则,让流程自己说话。”

    “明白。”阿芳点头,“我去安排和采购部的非正式沟通。”

    采购部办公室比想象中安静。阿芳走进去时,老周正在泡茶,茶香混着空调冷气,在空气中缓缓飘散。

    “阿芳来了啊。”老周笑着招呼,“坐吧,尝尝我的铁观音。”

    “谢谢。”阿芳坐下,开门见山,“这次流程改革,你们怎么看?”

    老周吹了吹茶汤:“改总归是好事,不过咱们这行也有咱们这行的难处。”

    “什么难处?”阿芳问。

    “比如说吧。”老周顿了顿,“有些供应商合作多年,价格稳定,服务也到位,突然换成新面孔,万一出了问题谁负责?”

    “所以才会分级管理。”阿芳解释,“不是一刀切,而是更科学地筛选。”

    老周笑了笑,没再深谈。

    离开采购部后,阿芳去了年轻采购员那边。小张看起来挺老实,话也不多,但在闲聊中却无意间透露了一件事。

    “前几天有个供应商联系我,说他们那边听说最近有人查账,已经打点好了。”小张压低声音,“我当时也没敢问太多。”

    阿芳心里一紧,表面却不动声色:“谢谢你告诉我。”

    回到办公室,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刘好仃。

    “果然不是空穴来风。”刘好仃听完后沉吟片刻,“看来,有些人已经开始紧张了。”

    第二天,刘好仃和财务部开了个短会,正式启动比价数据库的建设。

    “所有采购申请,必须附带三家以上报价,并注明选择该供应商的理由。”他在会上强调,“同时,我们会安排专人审核这些资料,确保信息真实有效。”

    财务部的小吴点点头:“明白了,我会配合做好系统对接。”

    “还有。”刘好仃补充道,“所有历史采购记录也要导入数据库,方便后续对比分析。”

    几天后,第一批提交的采购申请陆续送到刘好仃桌上。

    他翻开其中一份,眉头微皱。x-187抛光剂的三家候选供应商中,两家报价相近,唯独一家持续高出10%以上,却被频繁选用。

    他在审批表上用红笔圈出那家高价供应商的名字,递给阿芳:“这家,重点盯一下。”

    阿芳接过去,看到那个被圈起的名字,眼神一闪。

    傍晚时分,办公室只剩刘好仃一个人。他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远处玻璃厂的轮廓在暮色中显得模糊不清,像一幅未完成的画。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笔记本,那张签收单复印件还在里面。

    打印机还在嗡嗡作响,阿芳刚刚送来一批新的比价资料。

    他拿起笔,在本子上写下了几个字:

    “规则已立,棋局初开。”

    门外传来脚步声,阿芳提着两杯咖啡走了进来。

    “还没下班?”她问。

    “等这批资料看完。”刘好仃接过咖啡,“你也别太晚走。”

    “嗯。”阿芳点点头,坐下来开始翻看资料。

    电脑屏幕的蓝光映在她脸上,像是夜色中的灯塔。

    窗外,最后一缕夕阳消失在地平线上。

    屋内,灯光柔和,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

    而某个角落里,一张审批表静静地躺在刘好仃的办公桌上,红色圈注的地方像是一颗尚未引爆的棋子。

    下一刻,阿芳忽然抬起头:“刘哥,你看这条备注。”

    刘好仃凑过去一看,只见备注栏里写着一行小字:

    “经与原采购经理确认,该供应商为李总助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