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591集:管理效果初步验证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591集:管理效果初步验证

    会议室的空调吹得有些凉,阿芳把长发扎成一束,指尖在键盘上轻敲,屏幕上的测试进度条正缓缓爬升。小李站在她身后,手里攥着一杯没喝完的咖啡,杯子边沿已经有些发皱。

    “预警系统启动,倒计时五秒。”刘好仃的声音从会议室中央传来,他站在投影幕布前,手里拿着遥控器,像在主持一场小型发布会。

    阿芳点下“模拟触发”,屏幕上的地图瞬间亮起几个红点,东南亚航线、欧洲关税、北美物流枢纽,三个风险点同时激活。

    “叮——”警报声响起,像是提醒大家,这不是演习,是实战。

    “东南亚航线延迟加剧,备用港口数据同步失败。”阿芳快速读出系统反馈。

    “欧洲关税预警升级,但替代方案未加载。”小李皱眉。

    “北美物流枢纽出现异常波动,系统建议调整运输路线,但路线数据库未更新。”刘好仃念完,抬头看向两人,“怎么样?像不像昨天的演练?”

    “比昨天还乱。”小李苦笑,“感觉我们是在给系统打补丁。”

    “那就打。”刘好仃语气坚定,“补丁打得快,系统才能跑得稳。”

    阿芳没说话,只是继续敲击键盘,调出系统接口列表,开始逐项检查。

    “这个接口,好像没动过。”她指着一个灰色的图标,“是海外仓库的数据源。”

    “哪个仓库?”刘好仃凑过去。

    “曼谷的。”阿芳放大界面,“系统显示最后一次连接是在三个月前。”

    “那就优先修复。”刘好仃点头,“东南亚航线现在是红色预警,仓库数据如果能同步进来,至少能帮我们提前预判库存压力。”

    小李把咖啡杯放下,伸手接过鼠标,“我来处理,你去联系It那边,让他们优先配合。”

    阿芳点头,起身往外走,门一开,一阵热浪扑面而来,和会议室的冷空气形成鲜明对比。

    刘好仃看着屏幕,眉头没松,“继续模拟,看看系统联动到底卡在哪儿。”

    小李重新坐回座位,点开物流中断模拟模块,选中“台风导致港口关闭”。

    “备用港口装载能力评估数据未同步。”系统提示弹出。

    “手动核对。”刘好仃直接拨通港口电话。

    电话响了三声,接通。

    “刘先生,不好意思,我们这边刚收到台风预警,装载能力已经下调了30%。”港口负责人语气急促。

    “那我们得调整运输路线。”刘好仃一边记录一边说,“你们系统数据能更新吗?”

    “能,但得等明天早上。”负责人顿了顿,“你们是不是也在做风险测试?最近台风频繁,建议你们提前布防。”

    “谢谢提醒。”刘好仃挂了电话,转头看向小李,“你记一下,港口数据更新时间,明天早上。现在先手动调整路线。”

    小李点头,开始重新规划运输路径。

    “这系统,真是个老顽固。”他嘀咕了一句。

    “老归老,还能跑。”刘好仃拍拍他肩膀,“咱们现在是它的医生,不是要它退役。”

    小李笑了一下,继续敲键盘。

    测试继续进行,接下来是原材料短缺模拟。

    “供应商倒闭。”系统提示音响起。

    “替代供应商筛选中……”进度条卡住。

    “卡了?”刘好仃皱眉。

    “不是卡了,是意见不统一。”小李指着屏幕,“有三个备选,但团队对优先级有分歧。”

    “那就定优先级。”刘好仃打开数据库,“你们之前有没有整理过替代供应商清单?”

    “有,但没标注优先级。”小李打开一个表格,“你看,这些供应商里,有的产能高但交期长,有的便宜但质量不稳定。”

    “那我们就得定个标准。”刘好仃拉过鼠标,“质量优先,交期其次,价格最后。”

    “那这个越南的呢?”小李指着一个名字,“没评估过,但价格便宜。”

    “标记为‘待考察’。”刘好仃说,“先用已评估的。”

    “明白。”

    阿芳这时也回来了,带着一份接口修复清单,“It那边说最快明天中午能完成港口数据接口接入。”

    “不错。”刘好仃点头,“那你现在开始整理海外仓库的数据源,优先级排在港口之后。”

    “没问题。”

    测试继续进行,几个小时下来,团队已经完成了三轮模拟测试。

    会议室里,白板上写满了问题点和解决方案,刘好仃站在白板前,手里拿着记号笔,在“系统联动优化清单”几个字下面画了个圈。

    “整体来看,预警机制是有效的,应急预案也能跑通。”他环视一圈,“但问题也很明显,系统之间数据孤岛严重,信息同步滞后,影响了响应速度。”

    “那怎么办?”小李问。

    “短期靠手动干预,长期靠系统优化。”刘好仃写下“双轨并行”四个字,“阿芳,你继续盯接口修复,优先级我标出来了。”

    “明白。”

    “小李,你整理替代供应商数据库,加上优先级评估标准。”

    “好。”

    “我这边会和It部门再沟通,争取下周前完成关键数据接口的修复。”

    “刘哥,你说咱们这系统,最后能跑顺吗?”阿芳突然问。

    “能。”刘好仃语气坚定,“只要我们愿意一点点修,它就能一点点好。”

    “听起来像鸡汤。”小李笑着打趣。

    “鸡汤也有营养。”刘好仃回了一句,“咱们现在不是在修系统,是在给整个供应链装导航。”

    阿芳点头,“就像天气预报一样。”

    “对。”刘好仃笑了笑,“等我们把这系统跑顺了,咱们就是供应链的天气预报员。”

    会议室里气氛轻松了些,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照在桌上的咖啡杯上,杯底还残留着一圈咖啡渍。

    刘好仃低头翻看测试记录,忽然停住。

    “怎么了?”阿芳问。

    他没说话,只是在笔记本上写下四个字:

    系统联动

    然后在旁边画了个问号。

    小李凑过去看了一眼,“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个问题。”刘好仃合上笔记本,“但不是今天的问题。”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头忙碌的厂区,生产线依旧轰鸣,但他的心,已经飞到了那些看不见的数据流中。

    “供应链就像一条河。”他忽然开口,“我们不能只看表面的水流,得知道哪里有暗礁,哪里会断流。”

    阿芳和小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种新的使命感。

    “刘哥,你说得真像鸡汤。”小李又来了。

    “鸡汤也有营养。”刘好仃回头,眼睛亮亮的,“咱们现在做的,是给这条河装上雷达,让它不再盲目流动。”

    就在这时,阿芳的电脑屏幕一闪,一个红色弹窗跳了出来——

    “东南亚航线延误加剧,触发红色预警。”

    她的手指在鼠标上停顿了一下,抬头看向刘好仃。

    “看来,系统已经准备好了。”刘好仃嘴角一扬,“咱们也该动真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