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后,我用美食拯救幼儿园 > 厨房与操场的交响

穿越后,我用美食拯救幼儿园 厨房与操场的交响

    “哎,老陈说操场那边玩得可疯了,” 陈婶一边擦着手,一边笑着对张大妈说,“听这动静,上午那课肯定上得不错,孩子们这劲儿头,玩饿了正好吃饭!”

    “可不是嘛,” 张大妈把蒜末拍好备用,“这香味儿都飘过去了,等会儿开饭铃一响,保管这群小猴子跑得比谁都快!咱们这饭,可得做得又香又软乎,对得起娃娃们的活动量。”

    她看着准备好的食材,脸上是满足的笑容。

    两人配合默契,动作有条不紊。陈婶负责掌控火候和调味,是厨房的“定海神针”;张大妈手脚勤快,切配、清洗、打下手,是完美的“黄金搭档”。

    她们不仅是在准备一顿午餐,更像是在精心烹调一份份给孩子们的关爱与营养保障。

    锅碗瓢盆的碰撞声,炉火的呼呼声,与操场上孩子们的欢笑声遥相呼应,共同谱写着萌芽天地幼儿园最平凡也最动人的午前乐章。

    当操场的游戏进入尾声,老师们开始组织小朋友们排队洗手时,厨房里的番茄肉末豆腐羹盛入了保温桶,清炒时蔬即将下锅爆炒,紫薯和米饭的香气更加浓郁……一场关于味蕾和满足的盛宴,即将在干净整洁的幼儿餐厅里上演。

    小朋友们在老师们的引导下,认认真真地用肥皂洗着小手。

    空气里,除了残留的阳光和青草气息,更多了一股无法忽视的、温暖而诱人的食物香气——那是从教室里飘来的午餐信号。

    陈婶和张大妈像勤劳的工蚁,把热气腾腾的午餐运到了彩虹班和向日葵班教室。

    彩虹班:林悦老师组织小朋友坐好,赵阳和周雨彤老师分发餐具。

    当一碗碗色泽诱人的番茄肉末豆腐羹、清炒时蔬,配上软糯的紫薯、白米饭和一小碟苹果梨块摆上小桌时,教室里响起一片“哇——”的惊叹声,还有小小的吞咽口水声。

    “紫薯甜甜的!像园长姐姐做的豆沙包馅儿!”糖豆啃着紫薯,小嘴巴糊了一圈紫色,逗得旁边的晨晨咯咯笑。

    “青菜脆脆的!”小亮大声分享发现。

    向日葵班:苏晴晴、孙瑶、张子轩三位老师忙着分餐。

    张大妈端来散发甜香的紫薯,孙瑶老师一边分饭一边温柔提醒:“小心烫哦,吹一吹再吃。”

    “苏老师,豆腐羹好好吃!酸酸甜甜的!”小美用勺子舀起嫩豆腐,满足地眯起眼。

    “我要把饭饭都吃完!玩滑梯好饿!”小虎大口扒饭,腮帮子鼓鼓的。

    老师们穿梭其间,轻声提醒:“慢慢吃,细嚼慢咽。”

    “勺子拿稳。”“青菜也要吃,营养均衡才能长高高。”

    看着孩子们吃得香甜,小脸上满是满足,老师们虽忙碌却心里暖暖的——没什么比孩子们吃得开心更让厨房阿姨和老师们欣慰的了。

    午餐时光在温馨与“光盘行动”中进行着。小朋友们吃完,自觉地把碗勺送到指定的收纳盆里。

    老师们带着吃得饱饱的小家伙们在走廊和活动室进行了十几分钟轻柔的“消食散步”——听听舒缓的音乐,看看窗外的绿树,或者小声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