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地球交响曲 > 第309章 平凉:崆峒云深,古道春秋

地球交响曲 第309章 平凉:崆峒云深,古道春秋

    我是吴阿蒙。

    固原高原的夜,星河如瀑。清晨时分,我收拾行囊,准备踏上新的征途。我的旅程渐渐由西北高原转向陇东丘陵,离开六盘山下的古老城池,驶向甘肃东部的重镇——平凉。

    一路向东南,车窗外是逐渐低缓的山岭与起伏的田野。七月的阳光洒在陇山脚下,麦浪翻滚,万物丰盛。心头的期待像远山般层层叠叠——因为平凉,不仅是丝绸古道的要冲,更是千年道教圣地,边关烽火、文脉绵延、苍苍崆峒,皆在此交汇。

    我在《地球交响曲》的地图上郑重落笔:

    “第309章,平凉。

    崆峒山高,古道悠悠,

    这是一首黄土高原与古丝路的壮丽诗篇。”

    一、崆峒山下:道教圣境与苍茫云海

    平凉最令人心生向往的,莫过于崆峒山。自古有“西来第一山”之誉,兼有秦陇屏障、道教名山的盛名。

    抵达平凉的第一站,我选择登临崆峒山。山路蜿蜒,古松苍劲。清晨的山腰云雾缭绕,青苔石阶湿润如玉。随行的导游阿梁是地道平凉人,他带我走进云烟深处,讲述崆峒山的历史与神话:传说黄帝曾在此问道广成子,汉唐时又有无数高士修炼于此。山巅有天桥、仙台、望仙阁等道观,香烟缭绕,晨钟暮鼓声回荡于山谷。

    一位老道士在院中扫地,他笑着和我聊天:“这山守着千年风雨,也守着人心中的静与远。”山顶远眺,群山如海,云层在脚下涌动,一种超脱尘世的壮美油然而生。

    我在崆峒山顶写下:

    “崆峒云深,问道千年。

    山不言语,却自有灵光,

    让无数人魂牵梦萦,攀登不止。”

    二、丝路古道:秦陇锁钥与商旅烟尘

    平凉,自古便是丝绸之路北线的要冲,也是沟通关中与西北的门户。历史上,这里兵家必争、商旅如织。古老的平凉城墙依稀可见,城门楼俯瞰着古道,脚下的石板路被车辙和岁月磨得光亮。

    我步行于古城旧巷。街头巷尾还保留着明清风貌的民居、青砖小院。博物馆里,陈列着出土的铜镜、陶马、丝织品和骆驼陶俑。讲解员小马热情地为我讲述平凉的“秦陇锁钥”地位:“自古以来,西来的商队、东归的使节都要在平凉歇脚补给,带走黄土高原的风沙与歌谣。”

    我在古道旁的小茶馆停留。老掌柜煮了一壶地道的陇东红茶,和我闲谈着家乡的变迁。他说,小时候最爱看城头升旗、听老人讲边塞的故事,如今新城高楼耸立,铁路飞驰,古今交融。

    我写下:

    “古道千年,驼铃已远,

    唯有大地还记得,商旅们走过的脚步和梦想。”

    三、黄土田园:麦浪与苹果的丰收乐章

    平凉不仅是历史重镇,更是西北着名的农业大市。这里的黄土高原,既有庄稼的清香,也有果园的芬芳。盛夏时节,麦田金黄,田野上麦浪滚滚。农人在田间挥汗如雨,拖拉机在田埂间忙碌奔跑。

    我走访了灵台县的苹果园。平凉苹果以色泽艳丽、汁多味甜着称。果农老李领着我穿梭在密密麻麻的果树之间,讲述种植苹果的窍门:“我们靠黄土、靠太阳,更靠一辈又一辈的辛勤。”

    苹果树下,小孩们笑闹追逐。果农家里,苹果酱、果脯、果醋一样不少。午后阳光下,村庄安详宁静,炊烟升起,老人们围坐在树下纳凉,谈论着今年的收成。

    我写下:

    “黄土高原的丰收,

    是麦浪的金,是苹果的红,

    更是无数平凡日子里默默的奋斗与希望。”

    四、民族交融:多元文化的边地画卷

    平凉地处陕甘交界,是回族、汉族、土族等多民族聚居之地。城里既有清真寺的高塔,也有汉庙、书院,文化在这里交融生长。老城区清真寺外,回族老人们身着白帽,谈笑风生;菜市场里,汉族大嫂卖着辣椒、粉条、瓜果,方言里夹杂着陇东俚语。

    我随朋友参加了当地的庙会。庙会上锣鼓喧天、社火表演热闹非凡,青年男女载歌载舞。晚上,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孩子们燃放烟花,欢声笑语传遍巷子深处。

    夜幕降临,我走进一家小饭馆,品尝地道的羊肉泡馍、牛肉面、甜醅子。店里老少相聚,谈天说地,温暖而热烈。

    我写下:

    “平凉,是文化的长河,

    千百年来,民族与信仰在这里交融,

    像黄土高原的河流一样,汇聚成歌。”

    五、革命印记:红色热土与信仰之光

    平凉不仅是古道要冲,也是革命老区。红军长征途经此地,留下无数动人事迹。平凉烈士陵园静卧城郊,青松翠柏下,烈士英名碑静静守望。

    我参观了平凉革命纪念馆,馆内陈列着红军遗物、历史照片和手抄标语。讲解员动情讲述红军战士在这里忍饥挨饿、夜宿荒山、坚持信念的故事。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瞻仰,老人带着红领巾,孩子们在松林间追逐。

    纪念馆外,山坡下的田野一片翠绿。曾经的烽火边地,如今已是和平丰收的家园。

    我写下:

    “信仰如火,照亮黄土高原。

    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见证着不屈与新生。”

    六、崆峒夜色:黄土月明,心归何处

    夜色降临,平凉的灯光点亮陇山和田野。老城区的街巷里,月光洒在石板路上,夜市摊贩熙熙攘攘。崆峒山的剪影在远方天幕下愈发高远。

    我独自走在崆峒山下的小路,夜风带来山野清香。山寺钟声隐隐,偶有夜行人影。田野边,农家小院灯火微明,炊烟未尽。城市一隅,青年在小广场上唱歌、跳舞,老人们围坐讲述着过去的岁月。

    我仰望星空,心里生出一种温柔的辽阔。平凉,不只是历史古城,更是现实与梦想交汇的地方。我的脚步尚未停歇,心中的地球交响曲,正随着夜色缓缓流淌。

    我在地图上郑重落笔:

    “第309章,平凉,记。

    崆峒云深,古道如歌。

    这是边关春秋,也是温暖人间。”

    下一站,天水。

    我要去麦积山下,探访“羲皇故里”,继续追寻中华文明的源头和西北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