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 第366章 猫衔契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第366章 猫衔契

    有一个叫“烟雨镇”的地方,镇子不大,却有一条蜿蜒的小河穿镇而过,河岸边错落着些老宅子。其中有一座,名叫“听雨轩”,是个颇有年头的老宅院了。这宅子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院子里还有几棵老槐树,枝叶繁茂,遮天蔽日,只是近年来,屋檐有些破败,显得有些冷清。

    听雨轩的上一任主人姓赵,是个有些学问的老秀才。他独居于此,平日里除了读书、教几个蒙童,最大的伴儿就是一只通体雪白、唯独额头上有一小块黑毛的老猫。那猫年纪比秀才还大,走起路来慢悠悠的,眼睛半眯着,透着一股子老成和慵懒,大家都叫它“墨斑”。

    赵秀才待这墨斑猫极好,每日三餐,人吃啥,猫就吃啥,从不亏待。他读书累了,墨斑就跳上书案,蜷在他手边打盹;他教学生烦了,墨斑就跳上椅子,喵喵两声,仿佛在劝慰。两人一猫,相依为命,倒也清静。

    可天有不测风云,赵秀才晚年染上重病,没过多久就撒手人寰了。他无儿无女,也没多少亲戚,那听雨轩便成了无主之物。镇上的人议论纷纷,都觉得这宅子风水好,只是主人走了,空着怪可惜的。

    没过多久,镇上来了一家子外地人,姓李,是父女俩。父亲李大山是个做木匠活的,手艺不错,只是生性有些贪小便宜,有点急躁;女儿李小婉则是个温顺乖巧的姑娘,眉眼间带着点书卷气,不像是个做粗活的。

    李大山看中了听雨轩的地段,又听人说这宅子风水好,便托人去打探。得知宅子无人认领,他便动了心思,想以低价盘下来。镇上管事的王老伯是个热心肠,劝他说:“李大哥,这宅子虽然没人住,但赵秀才在时,也算是个读书人,你们若是搬进去,可得好好待那宅子,别做些不地道的事,免得招来麻烦。”

    李大山满口答应:“哎,哎,放心吧王老伯,我们就是安安稳稳过日子,哪敢做什么坏事?”

    就这样,李家花了点钱,办好了过户手续,成了听雨轩的新主人。

    搬家的那天,李大山兴冲冲地带着女儿打扫屋子,准备安家。李小婉看着满院子的落叶和蛛网,心里有些发毛,低声对父亲说:“爹,这宅子看着有点阴森,要不我们请个道士来驱驱邪?”

    李大山却觉得是女儿胆小:“怕什么!都是些老东西,搬进来住住,人气一旺,自然就没事了。钱都花了,还能搬走不成?”

    就在他们忙活的时候,一个奇怪的景象出现了。一只通体雪白、额有墨斑的老猫,悄无声息地溜进了院子。它不像寻常猫儿那样上蹿下跳,只是迈着稳健的步子,走到李大山面前,小心翼翼地叼着一张东西,放在他的脚边,然后歪着头,看了他一眼,又喵呜”叫了一声,那声音里似乎带着点询问,又有点警告。

    李大山低头一看,愣住了。那东西是一张泛黄的纸,上面还有一些模糊的字迹,看样子像是一份契约。他狐疑地捡起来,展开一看,果然是房产契约,正是听雨轩的!而且,落款处赫然是赵秀才的名字和印章!

    “这……这猫……会叼契约?”李大山又惊又奇,指了指猫,又指了指契约,问女儿,“小婉,你看见没?这猫叼着契约来见我,什么意思?”

    李小婉也吓了一跳,但看着那猫的眼神,不像是要害人,便小声说:“爹,会不会是赵秀才留下的什么兆头?”

    李大山是个务实的人,虽然心里有点发毛,但转念一想,这可是赵秀才的旧物,留着或许是个念想,也算是对前主人的尊重吧。他心里嘀咕着:“这老猫还挺有灵性,知道送旧契给新主人。”他没多想,把契约小心地收了起来,然后对墨斑猫说:“好了,知道了,你先到一边去待着吧。”

    墨斑猫似乎听懂了他的话,点了点头,转身跳上了院子里的老槐树,蹲在枝桠间,远远地望着李家父女忙碌。

    接下来的日子,李家开始了在听雨轩的生活。李大山是个勤快人,开始修缮宅子,修补漏雨的屋顶,整修破败的院墙。李小婉则每天打扫庭院,给老槐树浇水。他们发现,自从搬进来后,宅子里似乎真的不那么阴森了,反而透着一股清静和安宁。

    墨斑猫也经常出现。它不像刚来时那么警惕,有时会跳到李大山正在修缮的木头上,懒洋洋地晒太阳;有时会蹭到李小婉身边,用脑袋蹭她的裤腿。李大山起初还有点怕,但看着女儿和猫亲近,自己也就没那么排斥了。他甚至会给猫留点吃食,虽然不如赵秀才那样精心,但也算是不亏待。

    李小婉更是喜欢上了这只老猫。她会给它梳毛,和它说话,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墨斑爷爷”,因为觉得它年纪很大,又像是老宅子的守护者。墨斑猫也似乎特别喜欢李小婉,常常跟着她,在她读书写字的时候,跳到书桌上打盹。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家觉得这宅子真是好,住着安稳。李大山的手艺在镇上越来越有名气,挣的钱也多了起来。李小婉也跟着镇上的老先生继续读书,愈发显得文静知礼。他们觉得,王老伯说得对,好好待这宅子,确实没错。

    然而,李大山骨子里的那点贪小便宜和急躁,有时还是忍不住要冒出来。有一次,他在修缮书房时,发现墙角有个暗格,里面竟然藏着一小袋碎银子和几件旧首饰。李大山眼睛一亮,心想:“这老秀才,还藏着私房钱呢!”他本想把东西偷偷藏起来,但看着墨斑猫在旁边虎视眈眈地盯着他,心里有点发虚。最终还是叫来了女儿,一起把东西放回了原处。

    “爹,这是赵秀才爷爷的,我们不能拿。”李小婉说。

    李大山摸了摸脑袋,说:“也是,也是。不过……这宅子风水这么好,说不定还能找到更多宝贝呢?”他心里又起了贪念,开始偷偷地在宅子里各个角落翻找,甚至动起了拆掉某个旧柜子的心思。

    这天,他又在院子里挖地,想看看墙根下有没有什么埋藏,结果不小心用锄头碰到了墨斑猫。墨斑猫正在晒太阳,被惊扰了,抬起头,用一种冰冷而警告的眼神看了他一眼,然后“嗖”地一下跳开,躲到了老槐树的后面。

    李大山被猫的眼神吓了一跳,心里有点不痛快:“这老猫,怎么这么不识抬举?我这是在给宅子翻新,它倒像是不乐意了。”他没理猫,继续埋头挖地。

    晚上,李大山梦见自己掉进了一个黑漆漆的深洞里,怎么也爬不上来,吓得他一身冷汗。从那以后,他总觉得宅子里有些不对劲,晚上睡觉也不安稳,有时还会听到奇怪的声音。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对。

    李小婉看出了父亲的忧虑,便劝他说:“爹,你是不是又动了对宅子不好的念头?我觉得,咱们还是好好待这宅子,还有墨斑爷爷吧。你看它,自从那天你惊扰了它,就很少再像以前那样亲近咱们了。”

    李大山心里一惊,想起白天墨斑猫那警告的眼神,还有自己做的那个噩梦,不由得打了个寒颤。他想起搬来时墨斑猫叼着契约来见他的情景,心里涌起一股不安。他找出那张泛黄的契约,仔细端详,上面赵秀才的字迹虽然模糊,但那份郑重的感觉却清晰可辨。

    “小婉,你说……这契约,还有这猫,是不是有什么讲究?”李大山问。

    李小婉点点头:“爹,我总觉得,这宅子有灵性,墨斑爷爷就像它的守护者。赵秀才爷爷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也许就寄托在猫和这宅子里。咱们既然是这宅子的主人,就应该好好珍惜,好好保护它,而不是只想着占便宜。”

    李大山沉默了。他想起了搬来时王老伯的劝告,想起了自己当初的承诺。他是个粗人,虽然文化不高,但良知还在。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后悔自己的贪念和急躁。

    第二天,李大山主动找到了墨斑猫。他手里拿着一小块鱼干,走到老槐树下,轻声说:“墨斑爷爷,对不起,前几天是我不对,不该惊扰你,不该动坏心思。我错了。”

    墨斑猫看着他,眼神依旧有些警惕,但不再冰冷。它犹豫了一下,还是跳了下来,走到李大山面前,闻了闻鱼干,然后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

    李大山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他蹲下身,轻轻抚摸着猫的背毛,说:“墨斑爷爷,你放心,以后我们一家子,一定好好待你,好好待这宅子。我们不会动任何不该动的东西,会像赵秀才爷爷一样,把它当成家。”

    从那以后,李大山彻底打消了贪念,一门心思放在修缮宅子和经营木匠活上。他甚至开始研究赵秀才留下的旧书,想学点学问。李小婉也更加用心地照顾墨斑猫,给它做柔软的窝,陪它玩耍。

    墨斑猫也渐渐恢复了以前的状态,经常出现在李家父女身边,甚至在夜里,会跳到李大山的床上,给他暖脚。李大山晚上睡觉也安稳了,再也没做过噩梦。宅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一片祥和。

    镇上的人看到李家变化这么大,都感到很奇怪。王老伯笑着说:“这就对了嘛!这宅子是有灵性的,只有真心待它好,它才会回报你平安和福气。李大山是明白了这个道理。”

    原来,这只墨斑猫,真的是赵秀才灵魂所系。赵秀才一生清贫,最大的执念就是这宅子和宅契,他不希望宅子落入坏人之手,被糟蹋。他化作猫形,守护着这里。房契则是他留下的一个“契约”,一种无言的嘱托。新主人若能理解并遵守这份“契约”——即以仁爱之心善待宅院和宅灵(猫),宅子便会保佑他们家宅平安;反之,若违背这份“契约”,触动他的执念,便会引来祸端。

    李大山和李小婉最终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们没有试图去“驱赶”或“战胜”这个“宅灵”,而是选择接纳,选择理解,选择用真心去喂养这份奇特的“关系”。他们用仁爱之心,与宅灵(猫)和谐共处,这份“猫衔契”的约定,也最终化为了实实在在的温暖和守护。他们真正成为了听雨轩的主人,不仅是拥有它的产权,更是因为它接纳了宅子的灵魂,与它融为一体。这听雨轩,也继续在烟雨镇上,静静聆听着岁月的故事,见证着人心的善恶与温暖。而那只墨斑猫,也继续在宅院里慵懒地踱步,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