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开局攻打长安,决胜父子局 > 第375章 朕言尽于此,今日暂且退朝吧

大唐:开局攻打长安,决胜父子局 第375章 朕言尽于此,今日暂且退朝吧

    三权分立被赞同,李承乾心中松了一口气,因为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那么,诸位爱卿且听好!

    这军权,政权,还有财权,三权之下分设各部,类似于现在的各部,都是真正实行的职能部门。

    不一样的是,各部的职责完全不同,也互不干涉。

    比如说,军权有兵部,后勤保障部,军情部,这三部看名字就知道。

    再比如说政权,有吏部,刑部,外交部等,全都是字面意思。

    再来看财权,有商业部,税务部,统计部等。

    总之,需要什么部,设置什么部,只要是分手,自己手下的,再拿出完整的计划,汇报皇帝之后,就可以设置这些部,并不局限于只是三部。

    举例,比如说政权,还包括教育部,包括民生保障部等。

    总之,在这三权之下,只要是分属这三权管理,都可以在奏请之后,分设各部。

    诸位爱卿,可曾明白?”

    分权,这是明明白白的分权,一听大家就明白。

    这下,百官全都皱起了眉头。

    “陛下,那我刑部呢?”刘德威召集道。

    “对对对,还有工部呢?”唐俭也着急道。

    “刑部独立出来,成为司法部!

    所谓司法部,就是专司一切断案,除了士卒犯案,包括官员犯案,都归司法部管理。

    在各地成立司法局,一般案件各地司法局审理,重罪案件司法局审理之后要提交司法部,由司法部复核审理。

    在地方上,同样是三权分立。

    诸如县令这样的职务,是属于政权。

    各地驻军,归军部直接统领,是属于军权,地方政权不得干涉。

    至于财权,同样可以各地成立商业局等。

    总之,部级以下就是局。

    同时,朕还准备重新划分地域。

    以江河、山脉、或者气候为界,重新划分十道各州府。

    最低级的是村,只要有个十户人居住的地方,就可以称之为村。

    以上是乡,也就是曾经的里。

    再往上是县和市,主要看当地的人口和繁荣程度。

    偏远人少的地域就是县,地方大人口多比较繁荣的就是市。

    县可以升级为市,市可以升级为省,三省那个省。

    省就相当于以前的道,但没有以前的道那么大。

    省就是地方的最高长官,以省成立各种总局,来统治地方。

    再往上就是中央,也或者叫京都,也或者说是朝堂。

    总而言之,就是细分职责。

    局以下叫处,比方各种地方的办事处。

    至于工部,同样独立出来,改为格物部。

    可以成立发明,格物等各种局。

    在这个部之外,还会有直属于皇帝统领的监察院,以监察天下不法之事,类似于以前的钦差。

    只要有所耳闻各地不平,都可以去调查,也就是以前的御史台升格。”

    百官感觉牙疼,脑袋也疼。

    李承乾这一通说下来,核心就一点——分权也集权!

    权力职责细分,到时候是哪个部门的事,就是哪个部门的事,谁都别想推。

    把十道小化,让各个地方统治都变得更细碎。

    三权分立之下,权力职责细分的同时,也让各部不容易勾结,相互制衡的同时,权利又不互相交杂。

    同样也集权,因为这样细化下去,到最后一切都是朝堂做主。

    地方官员,别想再翻起任何风浪。

    比如以前的县令,相当于统管一个县的一切。

    现在的县令,只是管民生政务方面,手中连一个兵都不会有。

    以前的军队,在地方上那是横行霸道,有兵有将就有道理。

    可现在,地方管不到,自然也就不谈养的事,全靠国家拨款。

    如此一来,军队也独立出来了,除了军部,谁都别想管。

    至于各种财权方面的部门,就只管钱,其他啥都管不了,也别想用钱来控制什么。

    “就说这么多吧,具体的细则,朕会专门拿出来给各位爱卿都发一本,到时候每次朝会都可以讨论添加或者删减。

    另外,一些朕暂且没有想到的,到时候再一一补全。

    朕知道,一个新的制度,想要诞生并接管天下,并没有那么容易,需要各种磨合。

    因此,朕没打算说干就干。

    但朕希望,诸位爱卿能够好好配合。

    朕知晓,诸位爱卿都不想放下手上的权利,朕自己也是一样的。

    谁都不是圣人,朕也不会用圣人的境界去要求你们。

    朕只有一语相告,诸位爱卿且听之。

    只有百姓安康,诸位的后代才能够传承下去。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想来年纪大的爱卿都有感悟!

    若诸位爱卿只想着,不管自家后代有没有出息,都让他们上位。

    那朕只能说,你们的目光太短浅。

    你们和那些,只想下一顿吃什么的百姓,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

    谁不想千秋万代,朕也想大唐千秋万代。

    因此,朕绝不允许一些庸碌之辈,靠着人脉关系,强行塞入朝堂上来!

    你们这一代都有开国之功,即便自己出生富贵,皆都知民间疾苦。

    但是你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

    三五代之后,你们的那些后代,还能懂民间疾苦吗?

    只怕就和某位一样,说出何不食肉糜之言,也不觉得自己可笑。

    若是整个朝堂上,都是那样的人,大唐焉能不灭?

    大唐若灭,你们后代有些能够在新的王朝站稳脚跟。

    但是朕敢说,绝大多数会随着大唐覆灭化作飞灰。

    难道说,这是你们想要的吗?

    你们更该关注的是,如何教育好自己的下一代,如何给自家立下家训。

    只有家族人才辈出,大唐处处需要尔等,这才是尔等真正的立身之道!

    若真无才可出,最后家族败落,成为寒门,甚至成为平民百姓。

    最起码,大唐还在,那就各自安康。

    传承下去,终有再起势那天。

    就算为了尔等各自传承,也不该阻挡大唐的步伐,不能让大唐再陷入王朝的覆灭循环。

    世界那么大,诸位爱卿会越来越繁忙,手上权力太多是管不过来的。

    朕言尽于此,今日暂且退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