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我把易中海踹进炼钢炉 > 第290章 换了几次学校

四合院:我把易中海踹进炼钢炉 第290章 换了几次学校

    赵一龙一本正经地说自己当厨子后更有劲儿,因为颠锅就像健身,引得常规和娄晓娥忍俊不禁。

    尽管如此,赵一龙的朴实令人印象深刻。

    常规注意到赵一龙简历中缺少任职餐厅的信息,直接询问原因。

    赵一龙坦言是因为餐厅不出名而不好意思提及。

    娄晓娥则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之前写了不少无关紧要的经历,却对这个问题纠结。

    面对关于工作经历的追问,赵一龙试图解释健身经验与厨师工作的关联,却被认为是在掩饰。

    常规再次提醒他专注于回答问题本身。

    常规严肃地说道:“你不说的话,我们怎么会知道呢?”

    娄晓娥也显得不耐烦起来。

    尽管这是她首次参与类似面试,但她展现出了不错的领导风范。

    赵一龙犹豫地说:“就是一家小餐馆,叫一龙餐馆,你们肯定不知道吧……”

    他声音带着一丝忐忑。

    娄晓娥和常规虽未言语,心中却暗自好笑,谁也没想到赵一龙会如此幽默。

    “所以你是自己开餐馆的?”常规忍住笑意问。

    “是啊,起初生意挺好的,但后来路过的人少了,生意也就淡了下来。

    ”

    娄晓娥好奇地追问:“你们店里有好几个厨师吧?你不是在简历上写着厨师长吗?”

    赵一龙脸涨得通红,“只有一个厨师,那就是我,我觉得这样也没错。

    ”

    常规和娄晓娥终于忍不住笑了。

    “确实没什么问题。

    ”常规努力保持严肃。

    赵一龙接着自豪地说:“忙的时候我一个人就能应付,中午做十几桌菜全是我一个人完成的。

    ”

    他的吃苦耐劳显而易见,让人不得不佩服。

    娄晓娥感到非常意外。

    她如今也算得上是会做饭的人了,偶尔会给家里人准备饭菜,但要做出一桌菜,她往往需要花费整整一下午的时间。

    “如果事先准备好食材,我认为炒菜并不会太耗时。

    ”赵一龙认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有时中午客人众多,他便不再纠结于菜单,而是随性烹饪,让顾客随意享用。

    “客人难道不会因此投诉吗?”娄晓娥一脸疑惑,这是她头一次听说有餐馆这样经营。

    “有什么好投诉的?我的菜品味道不错,价格实惠,大家都喜欢来吃!”赵一龙自豪地说,嘴角扬起得意的笑容。

    常规对这位秘书颇为熟悉,深知她办事稳妥,可赵一龙这种性格随性的家伙能入选,让她也颇感意外。

    “其实很简单。

    ”赵一龙自己也忍俊不禁。

    “我是厨师,你们可能也察觉到了,我对这些复杂的人情世故完全不在行。

    ”

    确实,与大多数现代人相比,赵一龙显得格外单纯。

    “最初,几个评委得知我是小餐馆老板时,都摇头表示怀疑。

    ”

    回想当时的情景,赵一龙仍心有余悸。

    “那你后来是怎么打动他们的呢?”

    常规笑着询问。

    在常规看来,要说服自己手下的人比说服她本人还困难。

    “当然凭借我精湛的厨艺!”

    赵一龙脸上洋溢着喜悦。

    当时,几个评委已经示意赵一龙离开面试室了。

    赵一龙满怀期待地请求评委给他最后一次机会,但对方委婉而礼貌地拒绝了他,让他倍感失落。

    一直以来,他对自己的烹饪技艺充满自信,这次失利对他打击很大。

    失落的赵一龙开始思考下一步行动。

    他突然想到一道招牌菜——啤酒柠檬鸭,这道菜曾让无数食客赞不绝口。

    于是他迅速找到一处厨房,精心制作了这道菜。

    他希望能通过这道菜打动评委,向他们证明自己的实力。

    然而,当赵一龙端着热腾腾的菜肴找到评委时,对方却遗憾地表示这不是美食比赛。

    尽管如此,赵一龙仍坚持让评委品尝,希望获得认可。

    可惜,评委依旧微笑着谢绝了他的好意。

    “对不起,赵先生,你已经被淘汰了,应该离开了。

    我们通常不会在这里用餐。

    ”评委的话如同冷锋刺入赵一龙心中。

    “这样的面试方式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赵一龙情绪激动,将心中压抑已久的话语尽数吐露:“我承认自己的项目失败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们的做法就是无可挑剔的。

    难道评委的工作仅仅是挑选厨师?只要手艺过关不就行了?为何还要无谓争论?”他的言辞前所未有的犀利。

    面对这样的质问,评委们一时语塞。

    其中一位评委率先打破僵局,语气带着几分调侃:“既然如此,不妨展示一下你的烹饪实力,让我们亲自品鉴。

    ”

    赵一龙心中暗喜,眼前这位评委仿佛救世主般重要。

    当他呈上啤酒柠檬鸭后,众人品尝之下,皆露出惊喜之色。

    “这道菜远超预期!”评委由衷称赞,“味道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

    听闻此言,赵一龙稍微放松了些许,轻声介绍自己擅长的其他菜肴。

    评委对其表现颇为认可,并承诺未来会光顾其店铺。

    常规与娄晓娥在一旁观察,一致认为此人潜力巨大,值得培养。

    金发碧眼的朱迪步入房间,彬彬有礼地说:“领导们好,我是朱迪。

    ”他流利的中文让人意外。

    常规和娄晓娥都对此感到好奇。

    “我本是应聘服务员的,但评委建议我担任服务员主管。

    ”朱迪诚恳地回答。

    常规注意到他的中文很地道,“你中文说得不错。

    ”

    “确实如此,我虽是外国人,却是在香港土生土长的。

    ”朱迪的话让娄晓娥和常规忍不住笑出声来。

    “为何不当模特,凭你的外形完全胜任。

    ”娄晓娥查看了他的简历,发现他仅是中学学历。

    “我不爱听夸我帅的话,也不喜欢在人前扭捏作态。

    ”朱迪皱眉说道。

    常规认真问:“你的简历显示你换了几次学校?能谈谈原因吗?”朱迪立刻回应:“当然可以,作为下属,我会如实告知。

    ”他曾因打架、成绩差等原因多次转学,最终决定辍学,因为他知道自己不适合学业。

    “看来你经历不少。

    ”娄晓娥感慨。

    而常规则蹙眉沉思,觉得朱迪外表虽光鲜,实则颇具江湖气。

    “你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常规追问。

    从他的简历来看,离开校园后的五年里,他似乎经历了不少事情。

    朱迪在家闲了一年后,开始尝试各种工作。

    他曾到海边为轮船卸货,坚持了半年,最终因太过劳累而放弃。

    他也曾在餐馆当洗碗工,长时间的机械劳动让双手泛白。

    最艰难时,他甚至睡过桥洞,寒风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