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我把易中海踹进炼钢炉 > 第296章 布置工作

四合院:我把易中海踹进炼钢炉 第296章 布置工作

    在轻松的假期中,一家人享受美食和海岛风光,怡宝更是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里。

    她的作品丰富多彩,既有家人画像,也有自然景物和遇见的朋友,展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才华。

    娄晓娥对此感到震惊,而怡宝谦逊地表示只是记录所见。

    面对母亲的赞美,怡宝害羞不已。

    短暂的休假结束后,生活再次回归忙碌。

    常规刚结束旅行便直奔科研中心,因听说客运中心有重要成果展示。

    娄晓娥对此事的紧迫性感到疑惑,但常规坚持必须尽快了解详情。

    无线电话的成功普及让娄晓娥这样的外行人也有所耳闻。

    常规却表示这不过是他的目标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娄晓娥虽听出了常规的高标准,却难以完全理解其深意。

    常规自嘲一笑,继续埋头于工作。

    在一次交流中,娄晓娥劝常规适当放松,但常规内心仍牵挂着工作。

    尽管如此,他还是礼貌回应,让娄晓娥感到无奈。

    随后,常规来到科研中心,发现周宇等人特意等候迎接,让他有些不满。

    周宇解释说只是想表示尊重,随即汇报了交换机的研发成果。

    即使见识广泛如常规,对这个能自动接通电话的设备也感到新奇。

    常规对周宇提到的发明了解不多,但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项重要的成果。

    “能跟我解释下这项技术的具体用途吗?”他询问道。

    在日常生活中,这类设备对他来说还是个新概念。

    周宇信心十足地表示,他认为这个发明在制鞋行业将大有用处。

    “它到底如何运作呢?”常规对此产生了兴趣。

    周宇详细介绍了交换机的功能和应用场景。

    听完后,常规略显平淡地说:“说实话,这比我预想的效果差一些。

    ”周宇听后陷入沉思。

    这时,旁边一位瘦小的女士插话:“苏总,这样的评价不太公平。

    虽然这次的发明应用范围较小,但它的影响却很深远。

    ”常规注意到这是个陌生面孔。

    “抱歉,这位是我在大学时的同学,我没提前告知就带她来了。

    ”周宇解释道。

    常规皱眉看向那位女士,“所以,这个交换机是你研发的?”

    他打断周宇继续追问。

    女士坦然承认:“是我做的,不过我觉得不算特别出色。

    ”她的气质与周宇截然不同,显得更加从容自信。

    “你可以叫我小谢。

    ”她微笑着说。

    相比周宇的内敛,谢梦显然更擅长交流。

    常规心中对她印象不错。

    “听说你也正在香大学习?”他试探性地问。

    谢梦笑着回答:“是的,但我只是个普通学生,远不及周宇那样的人才。

    ”

    周宇坦言,这次交换机的发明纯属意外。

    虽然他曾有过这个想法,但从未付诸实践。

    真正将其研发出来的是谢梦,这让他颇为佩服。

    常规对周宇的态度转变感到意外,因为他一贯对不如自己的人缺乏尊重,尤其是对林耀东那种态度更是明显。

    然而这次,他却流露出对谢梦的钦佩之情。

    “要不让谢梦加入我们的科研中心?”常规半开玩笑地说。

    谢梦笑着拒绝了,“我不行,要是来了这里,我的学业肯定会被耽误。

    ”

    常规接着调侃周宇,“那你觉得该给谢梦多少报酬?”

    周宇急忙表态,“我把所有的奖金都给她。

    ”

    常规哈哈大笑,“看来你很慷慨啊!”

    提到销售问题,常规神色变得严肃,“不过我还不知道怎么推销这个产品。

    ”

    “可以试试卖给企业高管,我记得苏总还有个电懋公司,你们也可以考虑采用这项技术。

    ”

    夏梦显然不是单纯的书呆子,她对常规的情况非常了解。

    “你的建议不错,看来这是最适合的应用方向。

    ”常规点头表示同意。

    既然方向已定,接下来就轮到秘书负责后续工作了。

    她需要先对外宣传这项发明,吸引感兴趣的公司,并向它们发出邀请函,进一步洽谈合作事宜。

    夏梦与秘书讨论完毕后,来到周宇和常规面前打招呼。

    常规热情邀请她参加即将到来的聚餐,“过几天我们一起吃饭,你也来吧。

    ”夏梦笑着回应:“当然要去,毕竟这是我设计的产品,我想亲自讲解给那些企业听。

    ”随后两人告别。

    在新店开业前夕,常规注意到周宇一直盯着夏梦的背影发呆。

    他调侃道:“你就这么看着她离开?要不要送她一程?”周宇疑惑地反问是否真的需要这样做,常规无奈又忍俊不禁地笑了。

    尽管周宇不太明白常规的意思,但最终还是决定跟随夏梦而去。

    途中,周宇提议送她回家,却被夏梦打趣地说自己可能得反过来保护瘦弱的他。

    但她的嘴角带着愉悦的笑容,显然对此并不介意。

    周宇和夏梦在路灯下交谈,两人的脸都因羞涩而泛红。

    周宇暗自庆幸夜色掩盖了他的窘态,而夏梦也毫不逊色,同样羞得满脸通红。

    两人并肩行走时,常规坐在车上默默注视,心中感慨万分。

    他觉得这种纯真的情感只属于校园,只存在于青春岁月。

    回到家时,家里人已入睡,但娄晓娥特意为常规留了盏灯。

    她看到他回来,笑着说:“辛苦了,晚上还去上班。

    ”常规回答说:“没事,小事一桩。

    ”娄晓娥接着提到第二天要准备店铺开业的事宜,不禁叹气。

    后天就是开业日,他们需要采购食材、召集员工,并完成店内布置。

    “后天设宴请客如何?”娄晓娥询问常规的意见,尽管她是新店老板,却总习惯依赖他的建议。

    “可以,我们可以先拟定名单,确认人数,后天或大后天都可以。

    ”常规沉思后答道。

    虽然以他的效率后天完全可行,但考虑到娄晓娥的习惯,他也不敢打包票。

    第二天清晨,两人刚起床便发现娄父早已起身。

    “爸,您怎么起这么早?”娄晓娥感到意外。

    娄晓娥一家刚从旅行归来,尽管旅行本意是放松,但旅途劳累依旧显而易见。

    娄父听说女儿和女婿要去新开的店铺帮忙,便主动提出一同前往,认为自己还能出一份力。

    娄晓娥虽嘴上说不用,但实际上担心父亲的身体吃不消。

    娄父听后颇感委屈,强调自己虽年迈,却仍有能力承担工作。

    常规见状,温和地劝道:“爸年纪大了,在家休养更重要。

    ”最终,在娄父坚持表示自己对店铺开业充满期待的情况下,常规提议让他参与指导布置工作。

    娄父听后欣然同意。

    到达店铺时,已有员工到岗。

    其中三位主管正是之前通过常规与娄晓娥面试录用的人员。

    他们礼貌地向两人问好。

    六七十人齐声高呼,声音震撼有力。

    常规微微点头,这店终究还是娄晓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