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我把易中海踹进炼钢炉 > 第316章 独善其身

四合院:我把易中海踹进炼钢炉 第316章 独善其身

    徐刻则严肃地摇头,随后向朱迪道歉,承认了自己的误解。

    朱迪笑着回应,表示大家开诚布公才是好事。

    徐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深感惭愧,并主动承认错误。

    朱迪鼓励徐刻放下顾虑,指出他的初衷是好的,若非如此,自己或许仍未能察觉自身问题所在。

    常规淡然回应,认为这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

    朱迪提议以聚餐表达谢意,几位男士在酒席间逐渐敞开心扉。

    朱迪感慨自己虽已回国工作近两年,却一直缺乏知心朋友。

    徐刻借着酒劲打趣称常规为朋友,这番话让气氛更加融洽。

    最终,大家都认同彼此间的友谊。

    朱迪摇晃着身子,带着几分醉意拍拍徐刻的肩膀,笑嘻嘻地问道:“你怎么回来这么久都没交到朋友?”此时,常规坐在一旁,是三人中最为清醒的一个。

    “曾经有过一个朋友。

    ”朱迪边笑边回答。

    “可那个朋友……”提到这段往事,朱迪的笑容有些苦涩,“他让我伤得很深。

    ”

    听闻此言,就连原本醉态朦胧的徐刻也打起了精神。

    “我当时太孤单了,太渴望友情,只要有人靠近我,我就认定他是真心的朋友。

    ”朱迪回忆起那段经历,脸上的笑容带着说不出的辛酸。

    由于长期独自在外求学,朱迪的普通话水平大不如前。

    那个人最初接近他时,假借教他普通话的名义。

    朱迪当时满心欢喜,以为自己是世上最幸运的人,竟然有人主动要帮助他学习语言。

    殊不知,这个人接近他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金钱。

    “他把我的积蓄全部取走了,当我质问他时,他居然告诉我这些钱都被用来买房了。

    ”如今提起此事,朱迪依旧心痛不已。

    常规和徐刻听后,都露出惊讶的表情。

    谁能想到,这个看似单纯的外国人,内心竟如此单纯,简直像一条直线般简单明了。

    “放心吧,朱迪,我和苏总绝不会觊觎你的财产。

    ”徐刻拍着胸脯,郑重承诺。

    朱迪激动地说:“这点我完全不担心,能遇到你们,是我三生有幸。

    ”

    常规静静地观察着徐刻和朱迪,两人从最初的互不待见到后来的称兄道弟,让人哭笑不得。

    看到醉态可掬的徐刻,常规原本有话要说,但转念一想,不如让徐刻先回去休息。

    回到家后,尽管喝了点酒,常规依旧保持清醒。

    他在处理完工作事务后才准备入睡。

    这时,娄晓娥轻声询问他的近况。

    “我以为你已经睡了。

    ”娄晓娥略显俏皮地说。

    常规笑着回应:“看来你比我更清醒。

    ”

    娄晓娥关心常规的身体状况,提醒他别太过劳累。

    常规自信地表示自己懂得分寸。

    然而,娄晓娥依旧担忧,特别提到他对她的某个承诺。

    “你对我的承诺……”娄晓娥提高了音量,随即意识到失态,脸微微泛红。

    常规明白她所指何事,心中了然。

    常规原本对娄晓娥承诺的事有些犹豫,但面对她的坚持和担忧,最终还是决定顺其自然。

    娄晓娥听后露出欣慰的笑容。

    然而,这段对话让常规感到疲惫不堪。

    第二天,常规早早来到电懋公司,忙碌的工作已经安排得井然有序。

    “请进。

    ”常规疑惑是谁会在这一刻来访。

    门开后,进来的是梅艳芳。

    “苏总,您好。

    ”

    “梅姑?您今天怎么有空?”常规语气平静。

    梅艳芳直言需要帮助,认为此时能帮她的只有常规。

    梅艳方望着常规,带着些许笑意说道:“苏先生,有什么是我可以帮您的吗?”

    常规内心暗自疑惑。

    他虽早闻梅艳方之名,但两人实无深交。

    “有件事,只有您能帮忙。

    ”梅艳方声音轻颤,眼眶泛红。

    “这话说得越发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常规满是困惑。

    梅艳方向常规深深鞠了一躬,标准而庄重。

    “您这是为何?”常规不解。

    “苏先生,很抱歉,我调查过您的情况。

    ”

    “我了解到,您父亲目前在外打工。

    ”

    尽管外表镇定,梅艳方内心忐忑。

    没人知道常规对此会有何反应。

    “确实如此。

    ”常规坦然承认。

    他对父亲的事从未掩饰,所以梅艳方得知并不意外。

    这并非坏事,却也不是好事。

    “其实,您母亲和我家的情况有些相似。

    ”梅艳方再也难以保持平静,“我有两位兄长和一位姐姐。

    ”

    “您母亲也爱赌博?”常规语气平淡。

    这类话题需如此态度,才能让对方放松。

    这是一个看似幸福美满的家庭,但对梅艳方而言,却是痛苦的源头。

    “家里有出息的人只有我一个。

    ”梅艳方感叹道,既感慨又悲伤。

    她的母亲虽历经艰辛抚养四个孩子长大,却被她视为既伟大又伤害她的人。

    “她很了不起,尽管她做过伤害我的事,但她真的很坚强。

    ”梅艳方说话时情绪激动。

    由于她一人成名致富,家人似乎都成了依赖她的“寄生虫”。

    “前几天我妈还去我的经纪公司闹,说一个月五千的生活费不够,非要三万不可。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梅艳方语气中透着苦涩。

    起初,她对自己的母亲充满补偿之心,每月仅留生活费,其余全部给予。

    “可她不仅把钱全输光了,连我和大哥给她买的房子也被她偷偷卖掉,钱都花在了不该花的地方。

    ”如今的梅艳方已能平静讲述这一切。

    常规听后沉思片刻,温和回应:“完全断绝关系恐怕不太可能。

    ”他明白,梅艳方内心仍对亲人抱有情感,只是这份关系让她困扰不已。

    俗话说“打断骨头连着筋”,更何况本就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怎么可能真的老死不相往来呢?

    “我也明白彻底断绝关系是不可能的,可我心里始终放不下他们。

    ”梅艳方急切地说道。

    记得有一次,她已经给他们提供了生活费,但他们仍不断打电话请求她多资助一些。

    当时她内心抗拒,一分也不想给,但母亲的话让她动摇了——“你可是我的女儿啊!”最终,她还是将钱转了过去。

    “我不明白为何你要一直对他们念念不忘,甚至为他们遮风挡雨。

    他们有把你放在心上吗?对你心存感激吗?”常规语气依旧平淡,却字字如利刃刺入梅艳方心中。

    “你能独自过得很不错,却偏偏要拉着别人一起陷入困境,我真的不明白你的想法。

    ”常规虽觉自己说得重了些,但此时若不狠下心来说,恐怕无法唤醒梅艳方。

    “我就是不想独善其身,我希望身边人都能过得更好……”梅艳方说到此处,声音已带着一丝颤抖。

    “你这样的执着,除了让自己感动外,对他人而言毫无意义。

    ”常规的语调中透着几分轻蔑。

    “你好好想想,自从你事业有成、能够自食其力之后,你的家人亲友中有谁真正尝试过独立谋生?”常规直视梅艳方,目光坚定地说出这番话。

    他的话虽然直白,但却揭示了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