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真是精神病 第392章 调解
热门推荐:
诸天入侵成炮灰?老子果断叛变!
癫文炮灰女配手撕了剧本
趁高冷校花青涩,忽悠她做老婆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诸天从小阴间开始
四合院:悔婚就悔婚,我无所谓的
典狱长大人深不可测!
救命!她们怎么来现实了
我们村里的爱情故事
实验室的灯光依旧亮着,窗外的风已经停了,玻璃上映出几道模糊的影子。桌上的资料散乱地摊开,墨迹未干的字迹在灯光下微微泛光。墙上的裂痕像是某种沉默的见证,记录着刚才那场争执的余波。
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屋内的沉寂。几道沉稳而熟悉的身影走进来,是几位导师。他们穿着深色长袍,脸上带着久经风霜的平静,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齐墨刚刚离开的方向。
“情况我们已经听说了。”一位年长的导师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量,“你们做得不错,能走到这一步,说明你们已经足够接近真相。”
“可我们现在卡住了。”林然低声说,语气里带着一丝疲惫。
“不是卡住,是需要方向。”另一位导师轻声道,走到桌前,随手翻了翻那些被反复翻阅的古籍,“你们的分歧,我们已经了解。继续尝试,还是另寻他物?”
“继续尝试风险太大。”李然插话,“我们已经看到它的反噬,再试一次,谁都不敢保证后果。”
“但重新找……”林然咬了咬牙,“太难了。我们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
“你们说的都对。”年长导师点头,“继续尝试,是赌命;另寻他物,是赌命加赌时间。现在的问题不是物品本身,而是你们对它的理解。”
“我们怎么才能真正理解它?”赵明远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深藏的急切。
“理解它,不等于掌控它。”导师看着他,“你们的问题,不是如何让它听话,而是如何让它愿意被听见。”
这句话像是点中了什么,众人一时沉默。
“所以,我们得换个角度。”另一位导师接过话头,“你们已经找到共鸣者,这是个突破口。现在要做的,不是强行融合,而是引导。”
“引导?”李然皱眉,“怎么引导?我们连共鸣是什么都不知道。”
“共鸣,不是靠力量去‘引’,而是靠心去‘感’。”年长导师缓缓道,“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它只在融合失败后显现符文?为什么只有赵明远能看到?”
“因为它在回应。”赵明远忽然说,“它不是在拒绝,它是在……回应我们。”
“没错。”导师点头,“它在回应你们的情绪、你们的意志、你们的恐惧和渴望。你们每一次失败,它都在回应你们的‘心’。”
“那我们要怎么做?”林然问。
“不是‘我们要怎么做’。”导师看着他们,“而是‘你们’,尤其是赵明远,能不能听懂它的声音。”
赵明远心头一震,下意识地看向静室的方向。
“齐墨已经带他进去了。”导师语气平和,“但你们也不能停。林然,你继续记录符文变化,但这次要关注它的节奏,而不是它的形态。李然,你去查那些禁忌资料,但别只看字面,要找出它们背后隐藏的逻辑。其他人,各自分工不变,但要记住,这不是一次实验,而是一次对话。”
“对话?”李然喃喃重复。
“是的。”导师点头,“你们和物品之间的对话。它不是敌人,也不是工具,它是一个存在,一个等待被理解的存在。”
“可是……如果它真的和诅咒有关呢?”林然迟疑道,“如果它本身就是诅咒的一部分呢?”
“那就更要听懂它。”导师目光坚定,“诅咒不是凭空存在的,它有源头,有情绪,有目的。你们要做的,不是打破它,而是理解它。只有理解,才能化解。”
这句话像是击中了什么,整个房间的气氛都变了。原本紧绷的空气缓缓松动,像是冰层下开始流动的溪水。
“那我们……继续尝试?”李然问。
“是的。”导师点头,“但不是盲目的尝试,而是带着理解去尝试。你们有七天时间。”
“七天?”林然一愣。
“因为第七天的月相,是它最活跃的时候。”导师解释,“也是它最容易被听见的时候。”
“那赵明远……”
“他会是这次对话的桥梁。”导师看向静室方向,“但不是唯一的桥梁。你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对话的一部分。”
“我明白了。”赵明远忽然开口,声音比之前坚定许多,“我会试着听它说什么。”
“很好。”导师点头,“但记住,听不是为了控制,而是为了理解。你们不是它的主人,它是你们旅程的一部分。”
众人纷纷点头,原本的分歧像是被一股看不见的力量慢慢抚平。
“接下来的七天,你们要做的不是争论,而是准备。”导师最后说,“准备你们的意志,准备你们的心。”
“我们明白了。”林然低声说。
导师们缓缓起身,披上外袍,准备离开。
“对了。”年长导师临走前顿了顿,“我们曾经处理过类似的融合难题。”
“结果呢?”李然忍不住问。
“我们失败了。”导师平静地说,“但我们听懂了它说的话。所以,后来的人,成功了。”
说完,他们走了出去,留下一丝沉默。
林然轻轻合上书页,纸张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我们得开始准备了。”她说。
李然点头,转身走向书架,开始翻找那些被封存的禁忌文献。
赵明远站在静室门前,手搭在门把上,却没有立刻推开。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仿佛在倾听什么。
门外,月光悄然洒落,照在实验室的窗台上,一滴露水从窗沿滑落,砸在石砖上,碎成无数细小的光点。
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屋内的沉寂。几道沉稳而熟悉的身影走进来,是几位导师。他们穿着深色长袍,脸上带着久经风霜的平静,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齐墨刚刚离开的方向。
“情况我们已经听说了。”一位年长的导师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量,“你们做得不错,能走到这一步,说明你们已经足够接近真相。”
“可我们现在卡住了。”林然低声说,语气里带着一丝疲惫。
“不是卡住,是需要方向。”另一位导师轻声道,走到桌前,随手翻了翻那些被反复翻阅的古籍,“你们的分歧,我们已经了解。继续尝试,还是另寻他物?”
“继续尝试风险太大。”李然插话,“我们已经看到它的反噬,再试一次,谁都不敢保证后果。”
“但重新找……”林然咬了咬牙,“太难了。我们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
“你们说的都对。”年长导师点头,“继续尝试,是赌命;另寻他物,是赌命加赌时间。现在的问题不是物品本身,而是你们对它的理解。”
“我们怎么才能真正理解它?”赵明远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深藏的急切。
“理解它,不等于掌控它。”导师看着他,“你们的问题,不是如何让它听话,而是如何让它愿意被听见。”
这句话像是点中了什么,众人一时沉默。
“所以,我们得换个角度。”另一位导师接过话头,“你们已经找到共鸣者,这是个突破口。现在要做的,不是强行融合,而是引导。”
“引导?”李然皱眉,“怎么引导?我们连共鸣是什么都不知道。”
“共鸣,不是靠力量去‘引’,而是靠心去‘感’。”年长导师缓缓道,“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它只在融合失败后显现符文?为什么只有赵明远能看到?”
“因为它在回应。”赵明远忽然说,“它不是在拒绝,它是在……回应我们。”
“没错。”导师点头,“它在回应你们的情绪、你们的意志、你们的恐惧和渴望。你们每一次失败,它都在回应你们的‘心’。”
“那我们要怎么做?”林然问。
“不是‘我们要怎么做’。”导师看着他们,“而是‘你们’,尤其是赵明远,能不能听懂它的声音。”
赵明远心头一震,下意识地看向静室的方向。
“齐墨已经带他进去了。”导师语气平和,“但你们也不能停。林然,你继续记录符文变化,但这次要关注它的节奏,而不是它的形态。李然,你去查那些禁忌资料,但别只看字面,要找出它们背后隐藏的逻辑。其他人,各自分工不变,但要记住,这不是一次实验,而是一次对话。”
“对话?”李然喃喃重复。
“是的。”导师点头,“你们和物品之间的对话。它不是敌人,也不是工具,它是一个存在,一个等待被理解的存在。”
“可是……如果它真的和诅咒有关呢?”林然迟疑道,“如果它本身就是诅咒的一部分呢?”
“那就更要听懂它。”导师目光坚定,“诅咒不是凭空存在的,它有源头,有情绪,有目的。你们要做的,不是打破它,而是理解它。只有理解,才能化解。”
这句话像是击中了什么,整个房间的气氛都变了。原本紧绷的空气缓缓松动,像是冰层下开始流动的溪水。
“那我们……继续尝试?”李然问。
“是的。”导师点头,“但不是盲目的尝试,而是带着理解去尝试。你们有七天时间。”
“七天?”林然一愣。
“因为第七天的月相,是它最活跃的时候。”导师解释,“也是它最容易被听见的时候。”
“那赵明远……”
“他会是这次对话的桥梁。”导师看向静室方向,“但不是唯一的桥梁。你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对话的一部分。”
“我明白了。”赵明远忽然开口,声音比之前坚定许多,“我会试着听它说什么。”
“很好。”导师点头,“但记住,听不是为了控制,而是为了理解。你们不是它的主人,它是你们旅程的一部分。”
众人纷纷点头,原本的分歧像是被一股看不见的力量慢慢抚平。
“接下来的七天,你们要做的不是争论,而是准备。”导师最后说,“准备你们的意志,准备你们的心。”
“我们明白了。”林然低声说。
导师们缓缓起身,披上外袍,准备离开。
“对了。”年长导师临走前顿了顿,“我们曾经处理过类似的融合难题。”
“结果呢?”李然忍不住问。
“我们失败了。”导师平静地说,“但我们听懂了它说的话。所以,后来的人,成功了。”
说完,他们走了出去,留下一丝沉默。
林然轻轻合上书页,纸张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我们得开始准备了。”她说。
李然点头,转身走向书架,开始翻找那些被封存的禁忌文献。
赵明远站在静室门前,手搭在门把上,却没有立刻推开。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仿佛在倾听什么。
门外,月光悄然洒落,照在实验室的窗台上,一滴露水从窗沿滑落,砸在石砖上,碎成无数细小的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