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1983:从挖参救父开始 > 第283章 种植木耳的想法

重生1983:从挖参救父开始 第283章 种植木耳的想法

    陈志远笑着说道:“我们当然是要做一个正经的商人。”

    “你想想,我们要将我们最大的优势发挥出来,自然就是要把我们所拥有的东西给卖出去。”

    “我们村里现在什么东西最值钱?”

    张武闻言,微微皱眉:“什么最值钱?好像就是每年种的那点粮食吧。”

    “其他的我还真的想不到。”

    陈志远笑道:“那你不觉得打猎更挣钱一些吗?”

    “你想想我今天卖的熊掌,一只就能卖到一百五。”

    “这一百五,能够买多少的粮食。”

    张武点头:“这话是没错,不过打猎也是有风险的。”

    “毕竟每一次上山,都不一定保证能打到猎物。”

    “报酬颇丰,可是危险也更大。”

    陈志远点头:“这话是没有错,不过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

    “要是都能轻易的弄到的话,那你觉得价格还会这么贵吗?”

    张武点了点头:“远哥,我明白了,那我们是要去打猎,是吗?”

    可是,下一秒,陈志远摇了摇头。

    “打猎不是最终目的。”

    陈志远这话一出。

    张大山和张武两个人直接就愣在了当场。

    张武眨了眨眼睛,一脸的疑惑。

    刚才陈志远说了那么多,不就是在说打猎的好处吗。

    难道不就是为了打猎做铺垫,可是他竟然说不是。

    他实在有点搞不清楚陈志远在想些什么事情。

    张大山也被陈志远的话给弄糊涂了。

    因为他刚才怎么听,也都是这个意思。

    张大山和张武对视了一眼,两个人的眼中都是迷茫,不清楚陈志远真正的意图。

    “远哥,你别玩我了,你说了这么多,最后告诉我不是,那是什么?”

    张武一脸苦恼的问道。

    张大山也是一脸好奇的看向陈志远,也想知道他说话说这些话的意思。

    “我刚才说了,我们要将我们最大的优势发挥出来。”

    “你们想想,我们最大的优势,还有什么?”

    陈志远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笑着反问道。

    “我们有地!”

    张武疑惑的说道。

    陈志远点了点头:“算是一个优势。”

    “我们有人!”

    张大山也忍不住说了一句。

    陈志远继续点了点头。

    张武和张大山疑惑的眨了眨眼睛,这好像也不算什么优势吧。

    毕竟别的村他们也有地,也有人。

    陈志远见状,笑着说道:“我们还有一片山林,山里有树,有野兽,还有有数不清的宝藏。”

    “这都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优势。”

    张大山和张武点了点头。

    可是,两个人对陈志远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是不太清楚。

    陈志远见自己话都已经说到这里,也没有必要再继续吊着两个人的胃口了。

    他笑着问道:“你们应该知道木耳吧?”

    张大山和张武点了点头。

    这种东西当然是听过了,毕竟在山上就有,不过这东西并不是很多,所以吃的次数并不是很多。

    现在就算是去供销社去买,也是要凭票购买,有时候还没有货。

    只能说这个东西,还算是紧俏货。

    就算是城市居民凭票购买,一个月也只有50克的配额。

    这就可以看出来,现在木耳是多么的紧俏。

    最重要的是,80年代的木耳,可是可以跟茅台酒还有华夏烟同属硬通货。

    很多干部家庭送礼,都是送精装的木耳礼盒。

    从这就能体现出它的价值来。

    在现阶段,更是属于奢侈品类。

    也就是靠着山林的农村,能采摘到一些野生木耳,自己偷摸的吃,也不敢大声的宣扬。

    木耳可是被人们定义为山珍,就能看出不同寻常的价值。

    “当然知道,这个东西,之前我在山上还见过呢。”

    “不过听说有的带毒,我也没敢采。”

    张武立刻笑着说道。

    张大山也点了点头,不明白陈志远为什么会说到木耳上。

    “现在木耳的产量低,而且价格也很高。”

    “要是我们村能种植木耳的话,是不是可以带领我们村走向致富的道路。”

    陈志远笑着说道。

    张大山和张武听到这话后,顿时一愣。

    “咱们自己种植?”

    “那东西好弄吗?”

    “木耳要是好种植的话,也不会这么稀缺,我看这件事情不容易吧。”

    张武立刻就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张大山也点了点头:“是呀,我也没听说过哪里有大面积种植这个东西的。”

    “木耳的成活率好像还没有玉米高粱这些产值高吧。”

    陈志远笑道:“张叔,您说的这个事情,我自然想到了。”

    “不过我们有先天的优势,我们有大片的树林,可以给木耳提供很好的成长环境。”

    “只要我们值得得当的话,一年最少可以收获两次木耳。”

    “而且木耳的成长周期能达到两年或者三年。”

    “可以说一次付出努力,可以稳赚两年。”

    “这对于我们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最主要的还是价格,种植木耳绝对要比种植其他的农作物更挣钱。”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种植木耳和种植庄稼,也是不起冲突的。”

    “我们有地,我们有人,我们有大把的时间。”

    “只要大家肯努力的话,一定会有收获的。”

    “到时候我们就能额外挣到一大笔钱。”

    张大山和张武听到陈志远的描述后,也不由认同了他的观点。

    既然陈志远已经想的很透彻了,那么看来他已经知道怎么做了。

    “按照你这么说的话,确实不错。”

    “不过这件事情实施起来,好像有点困难。”

    “要是就我们几家人种植的话,恐怕也弄不出多少的产量。”

    “到时候可能人家也不愿意收购,最后也只能自己去卖。”

    张大山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陈志远笑着点了点头:“所以才有了今天我要宴请众人到我家吃饭的事情。”

    张大山和张武听到这话后,直接就惊为天人。

    他们没有想到,一切都在陈志远的计划之中。

    原来陈志远并不是平白无故的请大家吃饭。

    他这么做是有他的理由的。

    张大山看向陈志远的眼神,变得更加的佩服起来。

    他没有想到陈志远竟然想的那么远。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陈志远并不是心血来潮。

    张武想了一下问道:“远哥,这个种木耳,跟我们要打猎有什么直接关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