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21章 他是这个世界唯一的修习者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第21章 他是这个世界唯一的修习者

    此话出口,李思顿觉面如白纸,思绪纷乱。

    他知道这位英明果断的君主早已看穿他的心思,不过今日廷议未点破,或许念及他多年来为秦效力的情分。

    “退下吧。”

    李思尚未回神,祖龙便挥手下令,随即转身离去,不再多言。

    “谢陛下。”

    李思怀着忐忑缓缓起身,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章台宫。

    “李思。”

    “任何人不得挑战。”

    “我绝不容忍第二个吕不韦,也绝不会接受第二个嫪毐。”

    “这是我和秦帝国的原则。”

    “违者必究,勿谓言之不预。”

    祖龙凝视李思离去的身影,寒意浸透心间。

    任何威胁王权的行为,都将自食其果。

    ……

    新郑。

    半月中,韩国战火平息。

    秦军纪律严明,故未有屠城或军纪败坏之事,这是事实。

    韩王宫内,蒙武召集众将商议。

    “参见上将军。”

    “参见蒙将军。”

    诸将行礼毕,蒙武挥手示意免礼,笑意盈盈。

    “雍城将士免礼。”

    雍城众将挺身而立,目光聚焦于蒙武。

    “韩国已平,大王有旨。”

    蒙武展开王诏朗声宣读:“韩国既亡,疆土归秦。

    雍城将士功勋卓着,命蒙武、蒙恬返雍城领赏,按战功封爵晋职,速行。”

    “臣等遵旨。”

    “敢问上将军,我军回朝后,韩国境内如何安排?”

    一位将领发问,众人好奇,唯独赵迟心生疑虑。

    他暗想:“若蒙武、蒙恬调离,而我赏赐迟迟未至,莫非秦王真要让我镇守韩国?”

    ……

    蒙武展颜,将王诏递给蒙恬,又取另一份诏书。

    余光瞥见赵迟,朗声唤道:“赵迟!”

    “末将在!”

    赵迟出列,满怀期待。

    “王诏!”

    “秦军名将赵迟,屡建奇功:破边关,斩敌帅,陷韩境,除韩将。

    改良金疮药,救活八成伤兵,堪称神技。”

    “韩国既灭,赵迟功勋卓着,弑叛将、弑韩王。”

    “特晋十级爵位,封中更,赐万顷良田,领千人私属。”

    “命赵迟为镇韩主帅,率十万大军进驻韩地,收降韩卒,组建刑徒军。”

    “押解韩官交其裁决:归顺则免死,违抗则处决。”

    “秦帝国占据韩国之后,各国必定心生觊觎,伺机而动,试图撼动我韩地局势。

    赵迟负责军务,朕只有一个要求:韩地必须安定,归属大秦。”

    ‘赵迟,勿负朕望。

    ’

    诏书到此结束。

    此诏书不仅重赏赵迟,更体现了祖龙对他的重视。

    从诏书中,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王者的威严与警示之意。

    “大王对赵迟的厚爱如此深厚?”

    “竟然直接从万人将升任一方主帅。”

    “十级爵位的晋升,在我大秦实属罕见。”

    “赵迟年仅十八岁,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成就,实属难得。”

    “镇守韩地,统领军务,虽名为主帅,但权力远超主帅,接近一方大将。”

    “大王对赵迟的优待前所未有。”

    “只是……”

    赵迟献上的疗伤之法和金疮药大幅提升了秦军伤兵的存活率,为百万大军立下巨大功劳。

    尤其是他亲手除掉韩王,彻底消除隐患,这份功劳足以匹配今日的嘉奖。

    众人虽有几分羡慕,却无人嫉妒,因为赵迟的地位完全靠自身功绩赢得,没有捷径可走。

    “赵迟听旨!”

    蒙武高声宣读,递上圣旨。

    赵迟恭敬接旨:“臣赵迟,领旨。

    多谢大王厚爱。”

    内心激动不已,秦始皇果然将韩地交给他管理。

    “不愧是始皇帝,圣旨兼具赏罚与警示。

    王权在他手中运用自如,令人难以揣测。

    怪不得后世传言,始皇不死则天下一统,始皇逝去则天下纷争。

    在他的掌控下,谁敢轻举妄动?”

    然而,赵迟听出了圣旨中的深意——所有荣耀都源于王权,稍有异心,必将被剥夺。

    作为重生者,他虽不甘,却只能默默接受。

    赵迟深知历史,明白秦始皇驾崩之后,天下必然大乱,而这正是他期待的结果。

    身为臣子,在这种混乱中,所有努力可能会付诸东流,他不愿承受这样的结局。

    因此,他必须具备与王权抗衡的能力。

    他借助系统的支持,获得了无限可能。

    没有雄心壮志,难以成就大事。

    ……

    “赵迟。”

    “大王对你极为看重,恩赐丰厚,将韩地交给你管理,切勿辜负大王的信任。”

    蒙武呈上王旨后,语重心长地叮嘱。

    赵迟对蒙武父子非常敬重。

    此次攻占新郑,若非他们的付出,韩王可能逃脱,他们父子或许也会受责备。

    因此,他对他们充满感激。

    “请上将军放心。”

    “末将定全力以赴,助大秦完全掌控这片土地。”

    赵迟郑重承诺。

    “很好。”

    蒙武点头,眼中满是赞赏。

    自韩国**以来,赵迟屡次建功,却始终保持低调沉稳,这让蒙武愈加欣赏。

    “上将军。”

    “末将接管韩地军务,不知政务归何人掌管?”

    赵迟谨慎询问。

    蒙武回答:“大王已有安排,韩地政务由冯去疾负责。”

    “末将明白了。”

    赵迟点头,心中了然。

    秦始皇派遣他来治理韩地,显然意在相互牵制。

    冯去疾身为秦王心腹,世代效忠秦帝国,由他监管政务,也是一种制衡。

    “蒙恬。”

    蒙武回神回应,高声呼喊。

    “末将在!”

    蒙恬迅速答道。

    “大王旨意,留十万大军交由赵迟指挥,驻扎韩国境内,此事务必慎重。”

    蒙武下达命令。

    蒙恬立即领命。

    接着,蒙恬走向赵迟身旁说道:“赵将军,我们商议一下兵力调动之事。”

    “好。”

    赵迟点头同意。

    军营之中,蒙恬不便直呼其名,因赵迟如今也是统帅之一,军职与他相当。

    短短半年间,赵迟能获此地位,实属不易。

    返回军帐后,赵迟居于主位。

    片刻后,屠睢和章邯前来拜见。

    “请坐。”

    赵迟示意二人坐下。

    “多谢将军。”

    二人致谢后落座。

    “今日大王提升了我的官职和爵位。”

    赵迟告知二人。

    屠睢和章邯先是惊讶,随即笑着祝贺:“恭喜将军。”

    “将军屡建军功,此次又击杀韩王、赵将,大王定会重赏。”

    “想必将军已晋升为统领五万士卒的将领了吧。”

    屠睢话语中满是敬意。

    赵迟轻笑摇头。

    二人疑惑:“将军功绩显着,为何未能封为五万人将?”

    “难道朝廷有阻挠?”

    说着,二人面露怒色。

    虽追随赵迟时间不长,但他们已钦佩其能力与手段,这段时间也立下不少功劳。

    “大王任命我为镇韩主将,统御雍城十万甲士及全部归降韩军,全面主持韩地事务。”

    赵迟嘴角微扬。

    此言一出,屠睢与章邯顿时无言以对,满脸震惊。

    直到此刻,王命才刚刚传至军中,此事尚未公开,预计明日才会正式宣布,二人对此全然不知。

    “末将恭贺将军。”

    二人闻言,带着敬意拱手行礼。

    “本将统领韩地大军,需二位各自统领五万兵卒,助我管理军务。”

    “不过,若非真心效忠于我且堪当大任之人……”

    说到此处,赵迟突然停顿,但目光依然直视二人。

    此言意味深长,“真心效忠于我”

    一句别有深意。

    听罢此言,屠睢与章邯相视一眼,眼中闪烁着炽烈与兴奋。

    他们明白,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赵迟领军灭韩、擒韩王族,即便功劳显赫,也仅够让他升官一两级,最多只能获得万人统领之职。

    秦军之中,无人能及赵迟,他屡立战功。

    万人将已是中流砥柱,如今五万兵权更令人心动。

    屠睢与章邯震惊之下,毫不犹豫起身,单膝跪地,齐声说道:

    “属下屠睢。”

    “属下章邯。”

    “愿以性命效忠将军,若有违誓,甘受天罚!”

    此言出口,赵迟满意一笑。

    随后起身,走近二人……

    他伸手扶起二人。

    在这崇鬼信神的时代,誓言至关重要。

    他们肯立此重誓,足见诚意。

    这仅是初步认可,最终仍需看实际行动。

    若达至完全忠诚,赵迟会传授武艺,提升实力。

    毕竟,在这个世间,赵迟的实力远超众人认知。

    他是这个世界唯一的修习者。

    若将来能掌控一方,必会开启新时代。

    目前,这一切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我接受你们的效忠。”

    赵迟正色说道。

    话音未落,忽听——

    “恭喜主人成功招募属下,忠诚系统已启动。

    您可查看属下的忠诚度,低于安全值时,系统将自动提醒。”

    系统的提示音骤然响起。

    “竟有如此功能?”

    听完后,赵迟先是一惊,继而面露狂喜。

    这一功能,可以说是构筑势力的根本。

    无论哪个世界,人心最难捉摸。

    或许上一刻还忠心耿耿,下一瞬便可能背叛,从背后给予致命一击。

    这样的情况绝非虚言,而是真实发生。

    毕竟,没有读心之术,就无法窥探内心。

    然而,有了这套系统,赵迟如同拥有洞察人心之力,无疑是一项实用能力。

    对效忠于他的下属,赵迟可委以重任;对背叛者,则可悄然清除。

    “启动忠诚系统。”

    赵迟心中微动。

    “忠诚系统已启动。”

    系统提示再次响起。

    随即,赵迟眼前浮现:

    李青:忠诚(死忠)。

    李达:忠诚(死忠)。

    李亮:忠诚(死忠)。

    ……

    这部分显示的是赵迟的几位同乡,如今都在亲卫营任职,彻底追随他。

    此外,还有亲卫营数百名士兵的忠诚指数,虽普遍不高,但均已达标,勉强算得上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