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112章 一名燕国将领惊喜不已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第112章 一名燕国将领惊喜不已

    “你赢了,我认输。”

    魏无忌长叹一声,“动手吧。”

    魏无忌明白,自己动摇不了赵迟的决心。

    若换做他人,数十万士兵因此丧命,将是难以承受的重负。

    魏无忌原以为王翦主导此战未提伤亡,因他深知王翦谨慎稳重,不会在意这些。

    但得知由赵迟造成后,魏无忌欲借此羞辱对方,令其日后受噩梦折磨。

    “成全你。”

    赵迟眼神冰冷。

    湛卢剑出鞘,铮然作响。

    赵迟出手,剑光闪过,鲜血四溅。

    魏无忌身首异处,赵迟提着他的头颅。

    魏无忌缓缓倒下,沉入水中,大片洪泽被染得鲜红。

    “魏国信陵君,已成为历史。”

    王翦看着赵迟手中的头颅,微微点头,“自今日起,赵迟之名必将传遍天下,纵使蒙武、桓漪等人也无法相比。”

    王翦凝视着赵迟冷峻的面容,心中感慨万千:韩上将军暴鸢亡于赵迟之手,赵国两员大将庞煖、廉颇相继陨落,李牧被迫归降。

    魏国信陵君虽为四公子之首,如今亦难逃厄运。

    这般赫赫战功,无人能及,即便王翦、蒙武、桓漪,也只能望其项背。

    ……

    赵迟在治理赵国时,已为秦帝国立下显赫功绩,威名早已超越原秦帝国上将军。

    南阳一役,他以一把火焚毁联军防线,斩杀庞煖;邯郸之战中,他以寡敌众,顶住廉颇的猛烈进攻,最终破围而出,射杀廉颇。

    彼时,赵迟的成就在秦帝国内无人能比,按理爵位应高于王翦等人,然君主出于考量,适度压抑了他的部分功绩,以免影响王翦担任上将军。

    灭魏之战后,王翦深知,秦帝国首位上将军非赵迟莫属。

    “灭魏之后,定要与赵迟深谈。

    他年纪轻轻,阅历尚浅,若涉足朝堂纷争,恐非良策。”

    王翦心中思忖。

    “杀了魏无忌和魏王。”

    赵迟凝视着手中的魏无忌首级,心中泛起波澜。

    “攻入魏王宫。”

    “本将要惩罚魏王。”

    赵迟下令李青。

    “遵命。”

    李青即刻领命,示意手下士兵划桨,直奔大梁城核心。

    城门火光冲天。

    大梁城深处的魏王宫亦未能幸存,化作废墟。

    此时的大梁城成了一片火海,满目疮痍。

    秦军战船在火光中畅通无阻地前行。

    魏王宫内,残骸漂浮水面,众多魏国权贵为求生争抢仅有的木板,魏王假也失却往日威严,紧抱一根木头。

    当秦军战船逼近,魏王假仿佛看到了生机。

    “快来救我。”

    “我是魏王,愿投降,快救我。”

    “愿意归降秦帝国……饶命……”

    魏王假对着战船竭力呼喊。

    就在此刻,他的声音引起了赵迟的注意。

    魏王宫已是废墟,瓦砾遍地,人们挣扎求生。

    赵迟虽难以分辨真假魏王,但此人正在呼救,吸引了他的目光。

    赵迟迅速抽箭,瞄准抱着木头的魏王假,嘴角露出轻蔑笑意:“终于找到你了,魏王。

    取你首级的赏金,岂可错过?”

    箭啸划空,一支利箭直取目标。

    魏王假突感剧痛,低头望见胸口贯穿的箭矢,鲜血如泉涌。

    他不解为何表明身份后,秦军仍冷箭相加。

    身为魏国之主,他选择投降旨在使秦帝国更易掌控魏地,为何偏要置他于死地?

    疑惑未解,魏王假力竭沉入洪流,消失于深谷。”这般轻易结束性命,似乎太过草率。”

    王翦淡然一笑。

    “我的立场与他无关,但对大秦而言,他的死意义重大。

    若大王知悉他已投降,或会饶他一命囚禁。

    然魏王性情刚烈,魏国权臣亦不甘屈服,只会滋生更多麻烦。

    倒不如一劳永逸。”

    赵迟收弓,语调平静:“他们绝非真心归降,唯有除去方能止患。”

    “此言极是。”

    王翦颔首赞许。

    身为秦将,他从不拖泥带水,远胜朝堂那些优柔寡断之人。”李青!传令屠睢即刻堵住黄河决口。

    魏都既已陷落,不必再行泄洪。”

    “末将遵命!”

    李青领命而去。

    “今日之战虽惨烈,却也宣告了魏国命运终章。”

    “然而……”

    赵迟面向王翦,笑意盈然:“后续事宜交予我即可,您可先行处置其他要务。”

    王翦会意点头:“如此多谢赵将军。”

    ……

    燕国与魏国边界,十万铁骑急驰逼近。

    这是燕国全部精锐,为尽快驰援魏国,仅出动骑兵,省却步卒以争分夺秒。

    “殿下,前方即魏境,再行一时辰可达大梁!”

    燕国将领大声禀报骑乘的燕丹。

    “甚好!”

    燕丹语气笃定,“两个月内集结十五万劲旅助魏抗秦,足见我燕国全力相援。

    不久齐楚联军亦至,此役必胜秦军。”

    “有我燕助阵,魏国定能挫败秦锋。”

    “此乃必然。

    为了这次援魏行动,我们皆倾尽全力。”

    “待功成之时,必取魏地粮械充实军需。”

    诸将闻言开怀,燕丹内心亦激动难抑。

    回想起离咸阳时的屈辱,他至今难忘,但此刻因良机在握而热血沸腾。

    他确信,若此次援魏成功,朝堂地位将无人能及,父王亦会对其刮目相看。

    “殿下,快看!边境外现敌营旗号!”

    一名士兵突然高喊。

    “魏国信陵君遣使迎候我军!”

    一名燕国将领惊喜不已。

    燕丹极目远眺,果见远处旗帜猎猎。

    只是遥隔甚远,看不真切。

    “信陵君遣人接应,可见他对魏地形势洞若观火。”

    燕丹豪气干云。

    随即高声下令:“催阵疾进!”

    “此行若能踏破强秦,我大燕必当首功告捷,威名远播。”

    燕丹情绪激昂。

    大军疾速推进。

    片刻间,魏境已在眼前。

    待距旌旗仅百丈时,燕军终于看清那旌旗之后的实貌。

    旌旗下,数千身披黑甲的秦军显现于燕国诸将眼前。

    “殿下,情势突变!”

    一名将领颤声低语,“这些并非信陵君部属,而是……秦军!”

    燕丹眉峰紧蹙,也察觉到前方秦旗与黑甲秦军的异样。

    “殿下,若确为秦军,魏国恐怕……”

    一名将领神色严峻说道。

    “绝不可能!信陵君威名赫赫,魏四十万大军,秦军攻伐两月,怎能如此轻易覆灭魏国?”

    燕丹内心震撼难以置信。

    “若魏已为秦所灭,我军切勿再深入。”

    “魏亡则秦境即至。

    贸然闯入秦地,日后必成秦帝国借口,对我大燕挑衅生事。”

    一名将领严肃警示。

    “秦帝国,祖龙,秦军……”

    燕丹恍若未闻,双目紧紧锁定前方秦军,指挥大军飞速前行,眼看即将跨过边境。

    然而,理智终胜执念。

    “全军止步!”

    燕丹在距边境不足十丈时勒马停驻,命大军止步。

    燕军骑兵整齐划一地停下攻势,仅隔短距便收住冲锋。

    燕丹脸色阴沉,满含怒意。

    此刻,对面魏营中,赵迟稳坐血红巨虎之上,唇角微扬,轻蔑一笑:“燕丹,我们再次相遇了。”

    燕丹目光如炬,直视赵迟,内心波澜起伏。

    数月前咸阳分别,正是此人令他在秦王面前颜面尽失,无地自容。

    “是你。”

    燕丹咬牙切齿,“数月前你当廷羞辱于我,如今竟在此阻拦?”

    赵迟冷笑一声:“燕国千里勤王之举固然感人,但可惜魏已亡,你所有努力终究化为乌有。”

    “荒谬!”

    燕丹厉声喝道,“信陵君五十万大军怎会在两月内覆灭?”

    “殿下,事实就是如此。”

    赵迟神色不变,“我只奉命在此防守,若殿下执意越界,不妨试试能否闯过。”

    燕丹紧握佩剑,眼中杀机毕露:“好个赵迟,难怪能在秦之新锐中崭露头角!今日若不死,日后必为心腹大患!”

    赵迟嘴角微挑,带着几分戏谑:“我倒要看看,你是否真有这份胆量。”

    燕丹瞳孔微缩,声音冰冷:“你分明是在自寻死路。”

    他握剑的手因愤怒青筋暴起,内心战意沸腾。

    然而,赵迟的从容让他心生疑窦。

    魏国真的灭亡了吗?还是这是对方的虚张声势?

    燕丹略有迟疑,四周将领皆投以关切目光。

    燕国并无威名赫赫的大将,上将庆秦未出征,一切全由他决断。

    赵迟见状,摇头叹息:“传闻殿下常以胜秦王自傲,今日一看,也不过如此。”

    燕丹握剑的手更加紧张,几乎抑制不住上前搏杀的冲动,却被内心恐惧压制。

    赵迟对燕丹的怒视置若罔闻,续道:“我大秦志在天下,晋已灭,燕亦难保。

    而你,哪怕等到燕国覆灭,也不过是个无能的储君。”

    “总有一天,我会踏平你的国土,将你生擒献于秦王。”

    “燕丹,且拭目以待。”

    赵迟冷言道。

    “赵迟。”

    “你这是自寻死路……”

    燕丹本性狭隘,此时被赵迟一番挑衅,脸色瞬间扭曲。

    他猛然抽出腰间长剑,直指赵迟。

    “殿下,切莫冲动!”

    “他在故意激怒你,引你领军越境。

    若燕国大军踏入秦土,秦便可名正言顺反击。”

    “殿下,莫要动怒。”

    “万万不可中计!”

    看着怒不可遏的燕丹,众将忙劝阻。

    燕丹看向冷笑着的赵迟和满是焦虑的部下,怒火渐消。

    “赵迟,你确实有过人之处。”

    “但我不惧你,更不会怕祖龙。

    若秦胆敢侵犯燕国,必让你付出代价。”

    燕丹咬牙说完,终是犹豫地调转马头:“传令三军,撤退。”

    终究,燕丹缺乏足够胆识,不敢冒险。

    “果然不过如此。”

    “既无胆略,又缺能力,妄想与秦始皇比肩,实在可笑至极。”

    目送燕丹离去的身影,赵迟冷笑一声,摇头轻蔑。

    他早知燕丹不敢跨越边界挑衅。

    若是秦始皇或他亲率大军,定会毫不犹豫越境击溃敌军。

    然而燕丹思虑过多,才能平庸,多年仅靠父王长寿才保住太子之位。

    “上将军。”

    李青策马近前,恭敬询问。

    “将魏国捷报呈交陛下,同时下令章邯,派遣五万大军驻扎此处边境。”

    赵迟淡然说道。

    “若有敌军闯入我秦境,格杀勿论。”

    他冷冷瞥了一眼撤退中的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