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139章 千夫长策马疾奔至城门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第139章 千夫长策马疾奔至城门

    不少人心中对赵迟积怨已久,只盼他早日离去。

    即便知晓这一切,赵迟依旧淡然一笑。

    他对行动的后果了然于胸,向来心如铁石。

    即便秦始皇以恳切语气请求他在非必要时不亲自出面,但若事态未达预期,赵迟绝不会轻易罢休。

    这些养尊处优的贵族子弟,若招惹上他,一个都难逃厄运。

    “公子,此事并非无解。”

    赵迟开口说道。

    两日后,赵迟再次入宫。

    “臣参见大王。”

    赵迟步入章台宫,恭敬地向祖龙行礼。

    一如既往。

    祖龙正专注处理奏折,作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千古一帝,祖龙确有其过人之处,不仅统一了动荡的中原,还是位勤勉的君主。

    除了批阅奏折,他几乎没有空闲。

    唯一能放松的时候,便是陪伴赵迟家族之后和两个孙子玩耍。

    “秦始皇果然令人钦佩,成就如此伟业。”

    赵迟感慨道。

    “真是位勤勉的君主。”

    “可惜啊,这份基业最终落入奸佞之手。”

    看着祖龙,赵迟叹息良久。

    每次见到秦始皇,赵迟都有所触动。

    “来了?”

    祖龙闻声示意免礼,脸上挂着笑意。

    “大王不是说两天后要见一人吗?”

    “臣按时到达。”

    赵迟笑着回答。

    “这两日看来休息得不错,气色很好。”

    祖龙站起身打趣道。

    “多亏大王赐予的几位公主,臣这几日确实忙碌。”

    赵迟笑道。

    在秦始皇面前,赵迟毫无拘束,或许因为太过熟悉。

    听到这话,祖龙也笑了:“你这小子。”

    “大王,莫忘。”

    “等到灭掉齐、楚、燕等国,那些公主可别忘了赏赐给我。”

    “我家就我这一个独子,我要延续香火。”

    赵迟半开玩笑地说。

    “放心,我会记住的。”

    祖龙无奈回应。

    “大王若是真忘了。”

    赵迟嬉皮笑脸地调侃道:“到那时若臣还能入您法眼,不妨考虑收臣为婿。”

    祖龙听后斥责道:“荒唐,休想。”

    “大王,我们今日要去见谁?”

    赵迟急忙转移话题。

    “到时候你就明白了。”

    祖龙不耐烦地回道。

    随即站起身,朝殿外喊话:“辛胜,准备车驾。”

    “遵命。”

    辛胜应声前来。

    “陛下打算出宫?要不要臣为您安排?”

    赵高毕恭毕敬地走进大殿询问。

    “不用。”

    祖龙冷冷看了他一眼,“你留下。”

    赵高虽心中失落,却不敢多言,默默退下。

    ……

    第一〇九章 赵迟:惊,他还活着?

    章台宫外,祖龙的车驾已准备妥当,千名精锐侍卫整齐列队,气势恢宏。

    \"迟小子,发什么呆?快上车。”祖龙催促道。

    \"陛下车驾,臣贸然登乘似有不妥。”赵迟迟疑说道。

    \"莫要推辞,上来。”祖龙不耐烦道。

    \"好咧。”赵迟笑着上了车驾。

    辛胜在一旁微笑观二人对话,暗忖这对君臣情谊深厚,宛如父子般融洽。

    车驾出发,在两千精锐侍卫护送下缓缓离开咸阳宫,未久出咸阳城。

    \"陛下,咱们是要出城?\"赵迟忍不住问,\"去往何处?\"

    \"约一天路程。”祖龙笑着回应。

    \"一天的路?\"赵迟更觉困惑。

    秦始皇特意带他见一人,却不知何人。

    怀着好奇,赵迟不再追问。

    时光流逝,侍卫们畅通无阻。

    约一天后,自黎明至黑夜,抵达小城。

    \"陛下,\"车驾外辛胜开口,\"已到目的地。”

    \"终到了。”祖龙松气,眼中掠过复杂情绪。

    掀帘望向小城,祖龙竟显不安,这在他身上少见。

    \"连秦始皇都如此紧张,究竟要让我见谁?\"赵迟心中思索,\"随遇而安,既是他亲自带来,定非凡人。”

    \"入城吧。”祖龙放下帘子,沉声下令。

    \"是。”辛胜恭敬应命。

    随即,他从怀中取出令牌交予麾下千夫长。

    千夫长策马疾奔至城门。

    夜深,按律夜间宵禁,违者重罚。

    史载秦朝律法严苛,旨在稳固国基,使秦强盛。

    若遇战事尚可,太平时期不利,然眼下并无此状。

    城门紧闭,百余名守卫驻守。

    千夫长至,守卫立刻上前。

    \"陛下即临,速开城门。”千夫长举令牌。

    守卫一愣,不敢怠慢,迅速开门,齐声行礼:\"恭迎陛下。”

    禁卫军护送下,銮驾入城,停于大宅前,乃小城中豪邸。

    府仆见众多兵士,忙迎上前,见九马驾銮驾,皆惊,知府主非凡。

    \"速报侯爷,大王驾临!\"一名仆从呼喊。

    \"遵旨。”另一名仆从急入府报信。

    余下仆从立于门口,毕恭毕敬等候。

    “敢问将军,是否大王驾临?”

    为首侍者恭敬询问辛胜。

    “正是。”

    辛胜简洁答道。

    众人纷纷跪拜,齐声高呼:“恭迎大王!”

    銮驾内,祖龙微笑对赵迟说:“到了,随我一同下车。”

    “好。”

    赵迟点头答应。

    他率先下车,心中暗忖。

    纵使侍者语声细微,以他先天境界的修为怎能听不见?适才提到的府邸主人,莫非是侯爷?

    秦帝国封侯者寥寥无几。

    “或许是他?”

    赵迟沉思片刻,有所揣测。

    当他踏上地面,一眼便看到府门上的牌匾——吕府。

    顿时醒悟。

    “竟然是他?他还活着?”

    按史书记载,因嫪毐叛乱,其家族被流放蜀地,他自己更服毒而亡。

    然而现况显示,他似未离世。

    历史记录常有偏差,历经岁月洗礼,后人所述难免有出入。

    中原屡遭战乱,外族侵扰频仍,不知多少真相已被扭曲。

    赵迟默默思索。

    “怎么会不是大王?”

    “他是谁?”

    “竟与大王同乘銮驾,莫非是传闻中的长公子扶苏?”

    吕府仆役目睹从銮驾下来的赵迟,在灯火映照下皆感震撼。

    与 * 同乘銮驾,这是无上荣耀,史上仅少部分人得享此待遇。

    商君卫鞅曾多次与秦孝公共乘銮驾,张仪、白起也曾获此殊荣。

    对吕府仆役而言,最熟悉不过的就是他们的主人,他曾事奉两代秦王,地位显赫。

    赵迟下銮驾后,祖龙亦缓步而出,抬头望向吕府牌匾,神情复杂。”十余年过去,我终于归来。”

    祖龙凝视宅邸,思绪翻涌。

    此时,

    一位白衣老者自府中走出,须发皆白,面露激动与焦虑。

    “臣吕不韦,叩见大王。”

    老者郑重行礼,祖龙疾步上前扶起,目光满含温情与敬意。

    “仲父,请免礼。”

    祖龙低声说道。

    “果然是吕不韦,昔日权倾朝野的秦帝国丞相,强秦之主,令诸国闻风丧胆。”

    祖龙注视眼前虽年迈却依然锐气不减的老者,感慨不已。

    “大王。”

    “久别重逢,仲父。”

    “再见大王,实乃老臣之幸。

    老臣……”

    吕不韦望着祖龙,眼中竟泛起泪光,那是极尽欢喜的表现。

    “仲父,请入内叙谈。”

    祖龙和蔼邀请,亲手扶持吕不韦入内。

    他转头对赵迟说:“迟儿,你也进来,辛胜,你率禁卫军在外守护。”

    赵迟随即答应,辛胜亦谦逊致意。

    吕不韦看见赵迟,眸中闪过一丝惊讶。

    从祖龙对赵迟的称呼中,他察觉到不同寻常的意味。

    吕不韦借着光线看清赵迟的容貌,苍老的脸庞浮现惊愕之色,随后转向祖龙,眼中满是复杂情绪。

    但他最终未发一言,随祖龙入府。

    进大殿后,祖龙未坐主位,而是与吕不韦对坐,赵迟恭敬立于祖龙身后。

    “仲父,我们相别多久?”

    祖龙笑着问吕不韦。

    “约十年吧。”

    吕不韦笑答。

    “十年如梦,犹记初回秦帝国时受您指引的日子,那时有您庇护,令人怀念。”

    祖龙感慨。

    “大王,时光飞逝,我也年迈。

    当年先王托付教导您,实是我福分。

    今见您威震四方,六国归一指日可待,欣慰至极。”

    吕不韦语气诚挚。

    “若天下归一,唯我大秦独尊,虽死无憾。”

    祖龙道。

    “教导大王,是我毕生荣耀,此生无悔。”

    吕不韦言辞恳切。

    “仲父,您将见证我大秦统一盛景,引领天下走向和平,让诸国止戈。

    您将目睹我开创炎黄子孙的伟大时代。”

    祖龙目光坚定。

    “这一天不远了。”

    “纵然与仲父分别十年,您的教诲,祖龙铭记于心。”

    祖龙深情凝视吕不韦。

    “好,好。”

    吕不韦点头赞许。

    “先王若知今日大王之才智,见大秦兴盛,必含笑九泉。”

    吕不韦慈爱又敬佩地看着祖龙。

    “历史记载未必全然可信。”

    “都说吕公权重朝野,压制始皇,然观今日,二人关系融洽,吕公对始皇敬重有加,如何会谋逆篡位?”

    “终究不可尽信后人之言。”

    “毕竟年代久远,仅供参考。”

    赵迟默默听着,沉思其中。

    “仲父恩情,祖龙永记。”

    祖龙语气真诚。

    “但愿大王与大秦安康,老臣无憾。”

    吕不韦微笑回应。

    “这就是赵迟?”

    祖龙温和侧目看向赵迟。

    “威名不仅传于我大秦,更震慑齐、楚、燕等国。”

    祖龙骄傲介绍。

    “听大王提及,老臣便知是谁。”

    吕不韦含笑打量赵迟。

    “年轻一代中,无人能及武安君赵迟之名望与功绩。”

    吕不韦赞许。

    “他便是新任武安君?”

    吕不韦笑问。

    “晚辈赵迟,拜见文信侯。”

    赵迟谦逊行礼。

    “正如仲父所言。”

    \"这些年来,您迟迟未立皇后,皆因冬儿,此位本就该属于她。

    如今寻得冬儿固然是喜事,但此时立她为后却并非最佳时机。”

    \"如今晋国覆灭,大秦铁骑横扫天下。

    赵迟骁勇无双,举国齐心,共赴宏图。”

    \"然若大王欲立冬儿为后,赵迟则成嫡长子,恐生变故。

    他们或不顾一切与大王争锋,致使大秦内乱。”

    \"大秦统一之时,绝不可有内患滋生。”

    \"待天下归一,内外无忧,大王方可随心所欲。”

    吕不韦神情凝重,进言劝谏祖龙。

    身为前大秦丞相,若无此等见识,岂会是吕不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