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153章 此次突破应无阻碍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第153章 此次突破应无阻碍

    \"诸位请坐。”

    赵迟微笑着示意,挥手让左右落座:\"我在各国王宫中见过不少,但这座楚宫最为恢宏,我秦帝国有福了。”

    众人附和。

    \"如此,我也无须拘泥形式了。”

    \"王座不敢坐,但这台阶尚可。”

    赵迟走到王座下,审视众人:\"诸位将军怎么看?\"

    王翦与桓漪眼中闪过一丝深意:\"旁人无资格坐这王座,但武安君未来未必不行。”

    ……

    那天章台宫中,祖龙明确表态,王翦和桓漪心知肚明。

    赵迟将是大秦未来的继承者。

    \"诸位将军,战果如何?\"

    赵迟看向王翦等人。

    \"禀告武安君……\"

    \"此役胜楚,全因武安君抓住楚国内乱良机,我军大获全胜。”

    \"楚国兵强马壮,兵力超百万。

    若非趁其内乱出击,我秦军灭楚代价难以想象,更不可能一年完成。”王翦说道。

    \"王将军所言极是。”

    \"楚国地广物丰,国力雄厚,楚军战斗力强劲。

    若非我军及时行动,灭楚需耗时多年。”桓漪赞同。

    \"武安君把握战机,我军情报部门在楚地施加影响,加剧内乱,终得大捷。”

    \"此战我军杀敌二十多万,俘虏数十万,以压倒性优势仅损数万人。”屠睢补充。

    \"楚国已败。”

    \"未负大王期待。”

    \"如今中原,我秦仅余一敌。”

    赵迟轻笑,眼神冰冷。

    \"禀告武安君。”

    提及楚国,在淮南残存之地曾向齐国求助,齐王虽应允,但齐军在前往淮南途中遭我军伏击,被迫撤退。

    “只需稳固楚地。”

    “灭齐对我大秦而言轻而易举。”

    王翦坚定说道。

    粗略估算时长,自大秦灭韩至灭楚,不过十年。

    在史册记载中,大秦灭六国共耗时十四载,如今赵迟重生于此,主导时代,加快了大秦统一天下的进程。

    “因此,”

    赵迟缓缓开口,眼中透着狂热,“传我命令:上将王翦率领函谷大营镇守楚地,监管楚国降卒;蓝田大营与邯郸大营北上,进攻齐国。”

    赵迟环顾殿内诸将后立即下达军令。

    话音刚落,大殿内诸将脸色骤变。

    “武安君。”

    “此事绝不可行。”

    “如今刚平定楚地,楚地广阔且尚未完全稳定,贸然攻齐,恐楚地余党生事,对秦帝国掌控楚地极为不利。”

    王翦立刻站出反对。

    “确实如此,武安君。”

    “灭国之战需谨慎,切莫急功近利。

    平定楚地已耗费大量国力,百万大军粮草供应使国库紧张,若再攻齐,不仅难以速胜,还会加重财政负担,影响国家安定。”

    桓漪也附和。

    其他将领虽未说话,但神情间大多认同,认为此时不宜对齐动兵。

    面对众将的质疑,赵迟依旧镇定,仅微笑回应:“此番并非真要攻齐,只是虚张声势。”

    “诸位认为秦廷粮草不足,齐国会毫无察觉?”

    “此次谋划,旨在不战而屈人之兵,迫使齐国主动归降。”

    众人听后,皆陷入沉思。

    “武安君,”

    “逼迫齐国低头谈何容易。

    齐国虽不如楚国强盛,但也拥有数十万兵马,若其拼死抵抗,又该如何?”

    “若齐国执意顽抗,这对秦军而言也不是好事。”

    王翦心中仍有疑虑。

    赵迟却充满信心:“齐王不过胆怯之辈,畏惧生死与*。”

    “此事既已决定,若有差错,责任由我一人承担。”

    “诸位只需遵令行事即可。”

    赵迟目光锐利,一声号令,无形威压弥漫,大殿瞬间安静,再无人敢反驳。

    大秦军中,无人敢违抗军令。

    赵迟身为秦王钦点的武安君,统领三军,他的指令即是最高准则。

    部署完毕,赵迟挥手示意诸将退下。

    屏退旁人后,他全神贯注于系统奖励。

    此役,秦军九十万讨伐楚国,斩杀无数敌军,这些战果全部转化为赵迟的经验值。

    他打开属性面板查看:

    等级:先天八重境

    体力:

    真气:

    修炼法门:圆满基础内功、九阴九阳(生生不息,可恢复真气)

    ……

    升级所需经验:

    近日,赵迟勤勉苦练,累积已超四万经验。

    随着修为渐深,每一步愈发艰难。

    而战场杀敌获取经验,对他来说是最快路径。

    “此次突破应无阻碍。”

    赵迟心想。

    随即联系系统:“结算战果。”

    系统回复:“恭喜主公指挥大军歼灭敌军,收获海量经验!”

    “当前经验已达升级标准,是否突破境界?”

    系统提示。

    赵迟果断回答:“突破!”

    话音刚落,金光环绕全身,丹田真气急速增长,最终冲破先天境任脉难关,迈入新境界。

    贯通任督二脉即可达先天境巅峰,赵迟距离此目标仅一步之遥。

    “如今已至先天九重境。”

    “还需更多经验才能再次提升。”

    “遗憾。”

    赵迟思索,“不过为时不远。”

    稍作停顿,他又吩咐:“继续领取奖励。”

    “恭喜宿主击杀楚国令尹李园,获得大量经验与一瓶《增气丹》。”

    “恭喜宿主击毙楚王,得到经验与玄阶中品武技《弹指神通》。”

    系统通报。

    见此奖励,赵迟唇角微扬。

    “正忧虑如何对付齐王。”

    “弹指神通无声无息,到时可用此技取其性命。”

    赵迟暗喜。

    史书记载,齐国被迫归降秦帝国后孤立无援,唯有投降一条路可走。

    若齐王臣服,赵迟便无法光明正大地处置他,只能秘密行动。

    而弹指神通极为隐蔽,赵迟确信,一旦动手,绝无人能察觉真相。

    “开始修炼弹指神通。”

    赵迟下令。

    刹那间金光闪耀,他迅速掌握该武技。

    “用晋升点将此武技修炼至完美。”

    赵迟补充。

    随后,他耗去十余万晋升点,将弹指神通完全融会贯通。

    相比经验值,晋升点对赵迟更重要,每半年的声望奖励都包含晋升点。

    他现有两百万晋升点,源于声望值不断上升。

    声望提高,因为赵迟威名远扬,知晓其名的人越多,声望就越高。

    目前,赵迟所学武技不多,因此晋升点消耗不大。

    然而,未来若他习得天阶武技,晋升点将会紧缺。

    “查询弹指神通属性。”

    武技达到圆满后,赵迟立即查看其详情。

    眼前显现:

    圆满弹指神通:可借助手中之物伤敌,指力强劲,指气无形无迹,百丈内皆可全力施展。

    看着这属性,赵迟嘴角上扬。

    无形指气。

    齐王算是完了。

    赵迟热衷于弑王,因这任务报酬丰厚。

    咸阳,秦王宫内。

    “好!好!”

    祖龙接过捷报,展颜大笑,“武安君果然无愧于秦帝国柱石之称,是寡人不可或缺的重臣。”

    仅仅一年时间,赵迟便灭亡了楚国。

    此事已让朝野上下习以为常,因为自他入朝以来,每次战报都带来胜利的消息。

    多年来,赵迟为秦帝国建立赫赫功勋,麾下百万精锐视他为战神。

    即便百官,也对他充满敬仰。

    “臣等恭贺陛下。”

    满朝文武齐声祝贺,赵迟更是谦逊:“此乃陛下洪福,微臣不过是尽忠职守罢了。”

    祖龙点头微笑:“今日之荣光,非朕一人之功,而是诸卿与百万将士共同努力的结果。”

    提及战功,祖龙心中甚慰。

    一年前得知赵迟利用楚国内乱发兵时,他便倍感欣喜。

    原以为灭楚需耗时长久,却没想到赵迟如此迅速便达成目标。

    “禀报陛下,”

    蒙毅上前奏道,“武安君再建奇功,理应受到嘉奖。”

    众人虽略有嫉妒,却无人提出异议。

    赵迟如今地位显赫,爵位封至彻侯,统领全国兵马,已无需更多封赏。

    “准奏。”

    祖龙爽快应允,“赐黄金万两、绸缎万匹、仆役万人,另赐楚、燕、魏三国公主为妻。”

    “陛下圣明!”

    尽管百官心中不服,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有人感慨:“赵迟确实令人钦佩,除了秦、齐两国,其余各国公主皆已成为其妻室。

    即便那些国家已经覆灭,她们的身份依然尊贵如昔,能娶得一位公主已是祖上积德,而赵迟却迎娶数国公主,足见他深受皇恩眷顾。”

    “陛下膝下有数位公主,或许将来为求更大利益,会将武安君择为佳婿。”

    满朝文武暗生妒意,各自盘算。

    “臣启奏陛下。”

    “楚地已稳固。”

    “是否可以停止运输粮草辎重?”

    “目前送往楚地的粮草,足够大军使用数月。”

    王绾出列,恭敬陈奏。

    “继续输送。”

    祖龙摇头。

    “陛下,多年来秦连年征战。

    灭韩之际,各地粮仓已消耗过半;灭赵之后,库存粮草也几乎耗尽。

    此后每灭一国,军需愈发紧张。

    如今伐楚所需粮草,全靠增税勉强维持。

    因粮草短缺,民间已有不少人家忍饥挨饿,连年战事几乎耗尽未来五年的国库储备。

    若再运粮草,秦帝国恐怕难以支撑。”

    王绾无奈陈述。

    战争不论何时都代价沉重。

    即便秦帝国迅速吞并诸国,百万大军出征,粮草消耗巨大。

    安置降卒、整编部队同样需要大量资源。

    身为相邦的王绾深知国库财政的困境。

    “武安君已领军攻打齐国。”

    祖龙语气平稳。

    此言一出,群臣脸色骤变。

    “大王!”

    “请速下旨,阻止武安君!”

    “秦帝国实在无法承受更多损失了。”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武安君刚平定楚国,又要进攻齐国,这是竭泽而渔之举,绝不可行。

    王绾听后,脸色大变,高声附和:“丞相所言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