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180章 大秦统一天下指日可待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第180章 大秦统一天下指日可待

    随即,嬴迟郑重回应:\"可以。

    总有一天,我一定能复活母亲,可能是几十年后,也可能是上百年后,但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我会让父母如当初所愿,永远相伴,不再分离。”

    \"好孩子,好。”

    \"父相信你能做到。”

    \"为了你,为了你的母亲,我必定长久等待。”

    \"我一定会等到母亲重生之日。”

    祖龙激动地说。

    嬴迟的回答完全消除了他的疑虑。

    总有一天,他还能再见冬儿,那个他心中最爱的人。

    \"必然如此。”

    嬴迟点头回应。

    至于母亲复活需要多久,嬴迟也不清楚,但他掌控秦帝国后,谋划天下,未来的大秦必将成为武道强国。

    嬴迟也会引导父亲走上武道之路,延长寿命。

    再加上自己手中的延寿丹,一定能让他等到与母亲重逢之时。

    此时。

    \"儿臣扶苏,求见父王。”

    扶苏的声音从殿外传来。

    祖龙听见,面容由温和转为威严。

    他对嬴迟流露出父亲的温情,这是家中特有的温暖。

    至于其他儿子,他们对祖龙既敬畏又敬仰,祖龙对他们也一样严格。

    他们无法像嬴迟那样与他亲密交谈,把他当作父亲而非别的。

    \"进来。”

    祖龙以威严的语气说道。

    扶苏应声而入,神情严肃,快步进入大殿。

    \"儿臣拜见父王。”

    \"拜见太子兄长。”

    扶苏入殿便向祖龙与嬴迟行礼。

    \"朕曾说过,没有朕的旨意,你们不得入宫觐见,怎么这么快就忘了?\"祖龙冷声道。

    祖龙对扶苏更多的是失望。

    在他不知道嬴迟时,最器重的就是扶苏,投入了最多的精力和资源培养。

    他还为扶苏挑选了许多良师,朝中官员任其挑选。

    最终,扶苏接受了宗室推荐的淳于越,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然而,扶苏深受儒家礼法的影响,在祖龙这位君主面前,竟然还以礼法争论,毫无敬意与忠诚,这让祖龙十分伤心。

    祖龙放弃扶苏的理由很简单——嬴迟的出现。

    如果没有嬴迟,祖龙或许会试着纠正扶苏的思想。

    这次淳于越大张旗鼓,召集五千儒生,在祖龙眼前掀起如此大的风波,令他震怒。

    儒家势力的扩张,与扶苏脱不了关系。

    察觉到祖龙话语中的失落,扶苏眼中闪过歉意。

    随即,他跪倒在地。

    \"莫非你还在为淳于越求情?为那些该受惩罚的儒生求情?\"

    \"朕告诉你,淳于越与儒家犯下大逆之罪,圣旨已下,绝无赦免。”

    祖龙看到扶苏的动作,脸色突变。

    显然,他认为扶苏此举是在为淳于越求情,别无他意。

    毕竟,扶苏的形象早已深深印在他的心里。

    \"父王,儿臣不是为老师求情,也不是为儒家求情。”

    扶苏叩首道,语气带着苦楚。

    在父王看来,自己已经让他如此失望,扶苏怎能不感到苦涩。

    但这事不能怪别人。

    \"如果不是为他们求情,那你是为了什么?\"祖龙眉间微皱,沉声问道。

    “儿臣愚钝,受人操控而不自知,更甚者违背父王意愿,弹劾父王,此皆儿臣过错。”

    “幸赖父王宽宏大量,未曾降罪,往昔未能体会父王之恩德。”

    “若非大哥点醒,我真会以为淳于越待我情真意切。

    我以为儒家的忠孝礼义为治国根本,殊不知他对我的信任不过是利用罢了。

    他召集儒生反对父王,与皇权抗衡,这已背离儒家正道,假忠义之名胁迫君主。

    我竟如此轻信,实属愚昧。”

    “辜负父王多年期许,让您失望了。”

    扶苏言至此,声音已然哽咽。

    他对淳于越的信任,胜过对父亲的敬重,视其为师长。

    经嬴迟一语点破,他方知事态远比想象复杂。

    回忆过往,淳于越常挂在嘴边的是复兴儒家,这任务也被强加于他。

    如今回首,扶苏终于理解淳于越今日的所作所为。

    他对淳于越的信任,换来的却是自己沦为棋子的命运。

    想到这些,扶苏满心自责,愧对父亲。

    今日前来,正是为了向祖龙表达悔意,即便无法弥补过错,这也是身为子女应有的态度。

    祖龙听罢,深受触动。

    他从未想过固执的扶苏会如此改变,昔日的顽固与偏狭已不复存在。

    祖龙欣慰之余,也感叹嬴迟的影响,“迟儿,你让我震惊。

    我一直认为扶苏的性情难以更改,你却做到了。”

    “或许,兄长似父,便是这个道理。”

    祖龙内心感慨良多。

    作为父亲,他并非完人,也无法对每个儿子都公平。

    唯独嬴迟,是他唯一的例外。

    皇室向来冷漠无情。

    祖龙对儿子期望颇高,若能成才则最好不过。

    扶苏曾是他最器重的儿子,如今态度的转变让他十分满意。

    即便心中欢喜,祖龙仍保持应有的威严与冷静。”你能有此觉悟,我很欣慰,希望今后不再误入歧途。

    我会为你另寻良师,无论习武还是治学,均由你自己选择。”

    扶苏诚恳请求:“父王,理论需经实践检验。

    如今长兄推行郡县制,儿臣愿任郡守,为秦帝国效力。”

    “恳请父王与兄长成全。”

    嬴迟闻言,对扶苏刮目相看。

    皇室中亲情淡薄,尤其是在争夺储位的兄弟间。

    失败者往往被囚禁甚至杀害,历史上的悲剧屡见不鲜。

    扶苏主动请缨当郡守,看似普通职位,实则是被外派离开京城。

    此举表明他无意争夺太子之位,或许只是为了逃离咸阳,锻炼自己。

    嬴迟对扶苏、胡亥及其他公子的态度淡然。

    祖龙对他十分宽厚,只要他们安分守己,便能享有优渥生活;反之,则不会有半分宽容。

    祖龙虽感意外却未加阻拦,认为这是扶苏的最佳选择。”既如此,去与你兄长商议,郡县制全权交由他负责。”

    他说。

    “兄长,请应允我的请求。”

    扶苏诚恳说道。

    “你欲赴何地任郡守?”

    嬴迟走近扶苏,扶其起身后问道。

    “我想往北方边疆。”

    扶苏回答。

    “北方边疆条件恶劣,你当真要去那里?”

    嬴迟追问。

    “求兄长成全。”

    扶苏恭敬行礼。

    嬴迟凝视扶苏坚定的眼神,不再多言:“你去寻韩非,让他为你安排北方边疆郡守之职,就说是我所嘱。”

    “多谢兄长成全。”

    扶苏激动地躬身致谢。

    “去吧。”

    嬴迟简洁回应。

    “孩儿告退。”

    扶苏向祖龙一拜,转身离殿。

    临近门口时,扶苏忽转身,语气笃定:“父王、兄长,昔日我行事欠妥,今次绝不令二位失望。”

    言毕,扶苏毅然离去。

    望着他的背影,祖龙感慨良久。

    自己的儿子确似长大成人。

    “多谢你,迟儿。”

    “谢我何事?”

    “若非你点醒扶苏,他或至今未曾觉醒。”

    祖龙道。

    “父王过誉了。”

    嬴迟微笑。

    岁月如梭。

    转瞬半年过去。

    秦王殿中,群臣奏报国事,郡县制成焦点。

    ……

    “启禀大王。”

    “太子所创郡县制框架已全面铺开,各地成效斐然,现我国已设三十六郡,郡守皆已委任。”

    “下一步如何?”

    “待各郡郡守治理好属县,郡县制便可完善,预计时日不会超一年。”

    韩非兴奋地向祖龙汇报。

    郡县制初见成效。

    大秦统一天下指日可待。

    “甚好。”

    “嬴迟推行郡县制果然不负期望。”

    祖龙含笑称赞。

    继而转向韩非:“此番多亏韩卿努力,郡县制得以在秦施行并获佳绩,卿功不可没。”

    “秦帝国赏罚公正。”

    “卿为国建功,朕必厚赏。”

    “现赐卿升爵两级,赐宅邸一处,奴仆五百名、千金、千匹布帛,盼卿继续为国效力。”

    祖龙当即宣布赏赐。

    “臣叩谢大王恩典。”

    “谢太子。”

    韩非立刻跪拜谢恩。

    朝堂之上,众人皆以羡慕的目光注视着韩非因功受赏。

    天下既定,武将晋升已至极限,文官崭露头角之时来临。

    韩非借此良机,连升两级,令人称羡。

    “迟儿,关于郡县制,尚有何补充?”

    祖龙问嬴迟。

    “儿臣遵命。”

    “方案已呈父王,只需确保任免官员得宜,天下可安。”

    嬴迟沉思片刻后说道:“父王,您执掌兵权,营寨调整与兵力调度,悉数交由儿臣决断。”

    “这江山早晚归你,有你在身边,我放心。”

    祖龙含笑说道。

    “儿臣领命。”

    嬴迟应允。

    尽管嬴迟已有详细计划,群臣却感无形压力。

    或许不久后,嬴迟便将登基。

    “难得这孩子答应得如此痛快。”

    祖龙满意地笑了,高呼:“来人!”

    两名禁卫锐士抬入桌子,另两人抬来坐垫。

    “大王意欲何为?”

    满朝文武疑惑注视。

    “做什么?”

    嬴迟亦不解。

    下一刻,众人明白。

    几名锐士将桌椅置于祖龙王座前半尺处。

    安置完毕后退下。

    “迟儿,从此坐于此。”

    祖龙指位置笑道。

    “父王,这似不妥吧?”

    嬴迟错愕道。

    “规矩与否,你是监国太子,未来君主,一切皆合规矩。”

    祖龙大笑。

    他转向群臣:“太子听政如我亲临,见太子如见我,违者按叛国罪。”

    “诸位听清否?”

    祖龙声音威严,回荡内外。

    大臣震惊,齐声应答:“臣等遵旨。”

    “迟儿,坐下。”

    祖龙示意。

    “多谢父王。”

    嬴迟感激落座。

    此刻殿中仿若双君临朝。

    “诸位商议政务。”

    祖龙威严下令。

    “启禀大王。”

    “臣有奏疏呈上。”

    蒙毅恭敬地出班。

    “嗯。”

    祖龙颔首。

    “千载以来,天下动荡,列国争雄,战火连绵。

    幸赖大王与太子出生入死,大王安定社稷,太子横扫疆场,终成一统。”

    “此等功业,奠定无与伦比的基业。”

    “大王堪称万古一人。”

    “千古绝世王者。”

    “大王的赫赫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