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214章 嬴迟收力,锦盒归位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第214章 嬴迟收力,锦盒归位

    他内心无比欢喜,“丹殿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一阶丹药品种丰富,嬴迟成为炼丹师后,每晋升一阶就获得相应的丹方。

    如今,他几乎掌握了所有常见基础丹药的配方,且提供的丹方均为军中当前最实用的。

    温络丹能够舒缓经脉、增强内力;锻体丹有助于强化体质并加速内力运行;增气丹更为强大,即使处于先天境界也有帮助。

    嬴迟踏入库房,随手拿起锦盒,打开后发现其中盛放着数十个瓷瓶。

    他随意打开一瓶闻了闻,满意地点点头,认定这丹药品质卓越。

    接着他检查了锻体丹和增气丹,随意选取一盒审视。

    总体来说,在丹塔属性的加持下,这些丹药均达到了中品标准。

    尽管丹药品级固定,但色泽仍有差异。

    “徐福。”

    “你果然没让我的期望落空。”

    大秦因你成就威名。”

    嬴迟将锦盒轻放一旁,目光充满赞许。

    “为大秦尽忠,是我等职责所在。”

    徐福低头回话,内心却难以抑制喜悦。

    嬴迟的认可减轻了他的压力,也让他身为殿主感到欣慰。

    “李青。”

    嬴迟沉声开口。

    “臣在!”

    李青迅速出列。

    “去请尉缭前来。”

    嬴迟下令。

    “臣遵命。”

    李青转身快步离开。

    李青走后,嬴迟转向徐福:“一年多来,你展现出忠诚与才能。”

    徐福闻言急忙伏地谢恩:“能为殿下与大秦效力,是微臣无上的荣光。”

    他敏锐察觉到嬴迟话语中的赞赏之意。

    “用人之法,当以忠诚为先,能力次之。”

    嬴迟语气平和而坚定,“而你,我看到的是忠诚,所以更需依赖你。”

    此言让徐福全身一震,激动回答:“承蒙殿下看重,即便赴死亦无憾。”

    “徐福,你相信仙神的存在吗?”

    嬴迟突然问道。

    徐福稍显犹豫,随后恭敬答道:“殿下乃天下公认的天命之子,世人皆言殿下近似仙神。”

    “哈哈。”

    嬴迟轻笑一声,并未直接回应。

    当年归宗认祖时,系统赐予印玺,不仅提升了自身威望,也让百姓尊称他为天命之子。

    那次刺客行刺时,数万难民目睹印玺护佑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认知。

    嬴迟身份特殊,在仙神虽已隐退但仍深植人心的时代,对他的统治大有裨益。

    话音未落,他挥手之间,一股浩然之力弥漫开来。

    库房内的锦盒竟被无形之力托起,在空中盘旋。

    徐福看得目瞪口呆,随即跪地:“莫非这就是仙神之力?殿下可是传说中的仙神?”

    “抬起头来。”

    嬴迟收力,锦盒归位。

    这正是乾坤大挪移的非凡之处,掌控此术后,他对真气的运用更加娴熟,操纵这类物件易如反掌。

    即便面对数十人,也能轻松让他们腾空而起。

    徐福听罢目瞪口呆,叩首道:“殿下,像我这样的凡人,可否也有机会拥有这般神力?”

    嬴迟正色道:“在大秦,得我信任者,均可获此力量。

    左丞相、右丞相、九卿及诸多上将皆已习得。”

    徐福听后明悟,自己已被嬴迟完全信赖。

    他郑重拜谢:“蒙殿下厚爱,臣感激不尽,愿为殿下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放开神思。”

    嬴迟叮嘱。

    徐福立刻回应,全力以赴。

    他心中既充满不安又满怀憧憬。

    此刻,他激动不已,不仅赢得太子信任,更如朝中重臣般获赐仙神之力。

    “本君传你炼丹秘法,丹经入门篇。

    修习此法,可提升炼丹掌控力与丹火驾驭,初步掌握即可孕育灵力。”

    嬴迟将《丹经》入门篇授予徐福。

    此非武学之道,而是炼丹术的修习之法。

    炼丹师的核心任务是炼制丹药,而非专精战斗。

    因此,丹修的战斗力并不突出,在与同境界修炼者对决时常处劣势。

    若细分归类,丹修属于仙道的一部分。

    武者通过后天修炼积累内力,而仙道初阶为练气境,修习灵力。

    即便如此,身为大秦帝国丹殿的炼丹师,嬴迟自然不会让他们参战,职责仍是炼丹。

    若派他们上阵,大秦或许早已陷入危局。

    嬴迟用人讲究扬长避短,各有所专。

    徐福擅长炼丹且天赋异禀,嬴迟自不会埋没其才能。

    于是,《丹经》入门篇的内容瞬间涌入徐福脑海,宛如一部深邃难解的宝典。

    “这是修仙秘技。”

    “实则奇妙。”

    “蕴含无尽道家智慧。”

    徐福凝视意识中的秘典,内心震撼良久才平复情绪。

    随后,他郑重叩谢:“臣徐福感念殿下恩德,此恩臣必竭尽全力报答。”

    “此乃天命,本君助你奠定根基。”

    话音未落,嬴迟拿出一颗下品灵石,调动真气激发其中灵气,再引入徐福体内。

    丹道修炼与武道不同。

    武道初境在于形成内力,可借筑基丹、筋骨锻炼或真气灌顶达成。

    但嬴迟无法以真气为徐福疏通经脉,因丹道与仙道起步均需引导天地灵气入体。

    大秦世界的灵气匮乏,仙道对灵气需求远高于武道。

    灵石成为唯一有效的灵气导入方式。

    经嬴迟操作,灵石灵气流入徐福体内,他迅速吸收并生成初级灵力。

    不久后,灵石耗尽,徐福睁开双眼,欣喜禀告已突破至练气初期。

    嬴迟提醒他丹道修炼关键在于炼丹,并嘱咐他稳固修为后,向不同层次的炼丹师传授相应技艺。

    徐福心存疑虑,担忧部分炼丹师存有二心。

    嬴迟却从容回应,称不忠之人绝无容身之地于丹殿,并强调自身对人心洞察分明。

    徐福由此确信嬴迟拥有识人之能,愈加坚定效忠之心,承诺倾力辅佐。

    “若有倚仗恩宠而骄横跋扈,背弃大秦、悖逆朝廷者,无论身份高低,我必不容姑息。”

    嬴迟言辞严厉,话语间充满警告之意。

    “臣绝不敢违背殿下。”

    徐福迅速表态。

    此时,尉缭踏入丹塔。

    此地乃大秦隐秘之所,四周戒备森严,无嬴迟旨意,任何人不得擅入,尉缭亦感意外。

    “臣尉缭,拜见太子。”

    尉缭行礼。

    “免礼。”

    嬴迟微微点头示意。

    “多谢殿下。”

    尉缭起身致谢后,恭敬问道,“不知殿下召臣前来,所为何事?”

    “军中武道推广进展如何?”

    嬴迟开门见山。

    作为鬼谷子弟子,自入秦以来便深受父王器重,其才智超群,谋划中原,胸怀天下。

    未定国时,便为父王策划灭国之策。

    位居九卿,执掌军中战略部署、爵位升迁及俸禄发放等要务。

    诸多权力集于一身,其在朝堂的地位举足轻重。

    “回禀殿下,”

    尉缭答道,“雍城与邯郸两营出征天外异界,目前尚无消息。

    但代地、蓝田、函谷三营的武道传播已达预期。

    大营主将、副将及各级将领均已掌握技艺,并完成基础训练。

    依殿下计划,下一步将向中层将士传授技艺,最终全面铺开。”

    “武道修行需天赋资质,辅以丹药可加速普及。”

    嬴迟指向身后堆满锦盒之处,语气坚定地说,“吾设丹殿已逾一年,炼丹师成果显着,制出诸多丹药。

    现命你将其分发给军中将士。”

    “敢问殿下,这些丹药有何功效?”

    尉缭谦逊请教。

    “温络丹能暖经通脉、凝练内力;锻体丹可强健体魄、稳固肉身与内力。”

    “增气丹能大幅增强内力,助力突破境界。”

    嬴迟补充道。

    “此次我将此处所有丹药分一半交给你。”

    嬴迟继续说道。

    看到丹药的效用与堆积如山的锦盒,尉缭脸上满是震惊。

    “敢问殿下,丹药是按爵位分发还是按军职分派?”

    尉缭再次恭敬发问。

    “武道普及先从军中开始,按军职授予。

    待丹殿供应充足后,我会依据爵位赐予所有获封爵位的大秦臣属。”

    嬴迟威严宣布。

    嬴迟正致力于构建武道帝国。

    随着土豆与红薯的推广,秦帝国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传统以粮食为主的俸禄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金钱为基础的新体制。

    嬴迟建立武道帝国后,财富的重要性逐步降低,修行成为国家的核心追求。

    届时,丹药也将纳入俸禄体系,作为提升实力的手段。

    这是大秦武道帝国的整体规划。

    自然,正如秦帝国的爵位俸禄制度,爵位越高,所得赏赐越丰厚,这一机制极大激发了民众的积极性。

    “臣明白。”

    “臣立刻安排送丹药至军营。”

    尉缭谦逊应允。

    凭其经验,他察觉出嬴迟话语中的深意。

    未来充满希望。

    “顺便,有一事相询。”

    嬴迟望着尉缭,嘴角含笑。

    “殿下请讲,臣知无不言。”

    尉缭恭敬回答。

    “不知鬼谷子先生近况如何?”

    嬴迟笑问。

    “老师虽年迈,依旧居于鬼谷,身体尚健,我也时常探望。”

    尉缭毕恭毕敬回应。

    “替我向先生致意,问他是否愿意为秦帝国效力。”

    嬴迟说。

    “殿下,”

    “老师年纪大了,恐怕未必……”

    尉缭迟疑开口。

    “年龄虽长,才华未减。

    告诉他,若想多活几年,不妨来咸阳找我。”

    嬴迟说道。

    尉缭沉默片刻,点头道:“殿下之意,我一定转达,但他是否会来,我也无法保证。”

    鬼谷子才智超群,大秦学宫虽人才济济,但尚未达到开启民智的高度。

    若他执教,对秦帝国培养人才大有裨益。

    若鬼谷子愿赴咸阳,嬴迟也不会吝啬一枚延寿丹,助其稳固根基。

    毕竟,此人天资卓绝,嬴迟极为重视。

    ……

    时光飞逝,转眼一年过去。

    这一年,大秦帝国经历了深刻变革。

    旧国文字被废止,相关典籍史册归入国库,新秦字全面推广。

    除推行文字统一外,朝廷还落实嬴迟制定的十五字国策: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推动多个领域的统一。

    各国田地收归朝廷,无爵者不得分地,加强了律法权威。

    即便昔日权贵心存不满,也只能默然接受,反抗者更遭灭门之祸。

    人文统一的同时,民生亦得到改善。

    马铃薯和红薯在境内广泛种植,每户都能领到种子。

    从此,饥饿隐忧彻底消除,百姓安居乐业,无不赞颂嬴迟与朝廷的功绩。

    如今殿下英明神武,不仅让我们远离战乱,还赐予土豆和红薯这样的珍宝,让我们免于忍饥挨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