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267章 独孤求败毫无掩饰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第267章 独孤求败毫无掩饰

    独孤求败低头认错。

    “皇御力已超天人,达破碎之境,世间无双。”

    白起肃然道。

    独孤求败震惊:“骊山之劫,秦王亲手击杀那达天人巅峰的高僧?”

    白起坦然回答:“骊山一战,皇上借强者之血重启皇陵,百万将士复生,皆因秦王亲手灭尽来犯之敌。”

    独孤求败沉默,骊山聚集了数十位天人巅峰、数百大宗师及数万宗师与先天武者,却尽为秦王所败。

    “天人境之上,一人之力,横扫天下豪杰。”

    独孤求败喃喃自语:“我以为秦王刚入天人,不想已登更高境界。”

    忽有所悟:“秦王是否破解了**的诅咒?”

    白起摇头:“未见丝毫痕迹。”

    “秦王之能,远超想象。”

    独孤求败感叹:“若非亲见,难以置信。”

    “切勿轻视世人。”

    白起语重心长。

    “晚辈铭记。”

    “汝可有疑惑?”

    “何以无人能破天人境?”

    独孤求败目光热切。

    “欲知答案?”

    白起浅笑。

    “恳请指点,晚辈愿倾所有。”

    独孤求败语气坚定。

    “可愿归顺于我国,为陛下效力?”

    白起目光如炬,直视独孤求败,此乃稍纵即逝的良机。

    独孤求败不假思索地答应:“我愿归顺。”

    “你未曾深思熟虑?”

    “投身朝廷便意味着失去自由,皇命如山,不可违抗。”

    白起再度发问。

    投身朝廷,便再无回头之路,君命难违,此乃铁律。

    “若失去自由能换得更高修为,又有何妨?”

    独孤求败含笑回应。

    即便困于剑冢,他也无自由,实力虽存却未达巅峰,如此自由毫无价值。

    “朕给予你这个机会,能否被接纳,取决于你的造化。”

    白起说道。

    “多谢武安君成全。”

    独孤求败点头致谢,心中满是对机遇的期待。

    “随我前往长安。”

    白起当即说道。

    “武安君不是仍在领军?”

    独孤求败疑惑地问。

    “兵权早已交予副手,即便我在长安,战局仍如指掌,号令瞬息可达。”

    白起微笑回应。

    “晚辈对武安君之威深怀敬仰。”

    “入秦之后,方知我秦根基深厚。”

    白起说完化作流光,直奔长安。

    独孤求败紧随其后,毫无迟疑。

    即便相隔千里,凭借二人的速度,不过片刻即可抵达。

    ……

    长安。

    近来对嬴迟而言,一切顺遂,皇妃邀月与怜星皆已归心。

    同时,他一边处理政务,一边享受齐人之乐。

    大殿内,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恭喜主人,灭西夏国,获得地阶宝箱。”

    想起在大秦时,灭一国得一玄阶宝箱已属不易,如今进入更高层级的综武世界,灭国所得自然提升。

    这片天地比大秦更为广阔,疆域扩展数倍,这也是嬴迟需要时间才能平定的原因。

    调兵遣将、治国安邦都需要时间,这片大地浩瀚无比,即便古时大秦,统一也需要花费数十年。

    “不久后,少林召集的宗门势力想必已经准备就绪。”

    “经验不可浪费。”

    嬴迟嘴角浮现冷峻笑意。

    这时,李青入殿,恭敬禀报:“启禀陛下,武安君求见。”

    “宣。”

    嬴迟回过神来,答道。

    “遵旨。”

    李青迅速退出。

    片刻后,白起带着独孤求败步入大殿。

    “臣拜见陛下。”

    “独孤参见秦皇。”

    入殿后,两人随即俯身行礼。

    “平身。”

    嬴迟沉声开口。

    目光落在独孤求败身上,仅一眼便断定其修为已达天人境巅峰。

    “有趣。”

    “白起此次征战,竟令朕有所收获。”

    “独孤求败。”

    嬴迟心中暗笑。

    对大秦而言,随着岁月流转,国力渐强,未来敌手亦将愈发强劲。

    强者、贤才、天赋异禀者,皆为大秦所求。

    昔日,独孤求败乃当世顶尖高手,若非受限于世界层级,本可攀至更高境界。

    恰逢此时,嬴迟正是引导他突破桎梏之人。

    “启禀陛下。”

    “臣率军讨伐西夏,如今西夏覆灭,国主已被蒙武斩杀,皇室尽入牢狱。”

    白起奏捷。

    “甚好。”

    “西夏既灭,随后便是宋。”

    “朕交付之事,可已完成?”

    嬴迟神色平静发问。

    “陛下尽可放心。”

    “臣已命魏冉统率十万大军攻宋,必如期兵临少林,让叛逆无路可逃。”

    白起当即回道。

    “有你在旁,朕甚感宽慰。”

    嬴迟微笑嘉奖。

    以往,即便嬴迟拥有五军营,仍需亲自调遣,因无人能胜任主帅。

    诸将虽各有专长,却难服众。

    然白起不同,其威名早已传遍秦帝国,天生就是领军之材。

    得此助力,嬴迟得以专注他务。

    “多谢陛下信任。”

    “此番灭西夏,臣为陛下寻得一绝世高手,武艺冠绝天下。”

    “此人愿投陛下,加入秦帝国,共探武学至高境界。”

    “恳请陛下接纳,以增国威。”

    白起引荐独孤求败,郑重陈情。

    “你已至天人境巅峰,入秦后无论生死皆须听命于朕,可愿?”

    嬴迟注视独孤求败,无形压力骤然袭来。

    此压迫感让独孤求败瞬间警觉。

    “秦王,果然已达天人境之上。”

    独孤求败心中默念。

    他毫不迟疑,立刻说道:“独孤一生追求,唯武道极致。

    今日与武安君交锋,方知武道尚有更深奥之力,也明白了秦帝国根基所在,感受到秦王实力。”

    “若错失此次机遇,独孤必将终身遗憾。

    为达武道巅峰,我愿效忠秦王,投身秦帝国,听候调遣。”

    话毕,独孤求败单膝跪地,表明忠诚。

    世人称他为武狂,在这片天地间,或许唯有他这般执着于武道。

    为达巅峰,纵使牺牲也在所不惜。

    此刻既有良机,岂容错过?

    “朕准你归降。”

    嬴迟上前扶起独孤求败。

    “多谢陛下。”

    独孤求败随后改口。

    “入我秦帝国,亦可保有自由之身。”

    此外,秦帝国将提供海量修炼资源,甚至助你登临武道巅峰。

    你只需遵从朕的旨意即可。”

    嬴迟正色说道。

    “臣明白。”

    独孤求败点头应允。

    “好了,初到秦帝国,若有不明之处可直言。”

    “朕知你心中定有许多疑问。”

    嬴迟笑着拍拍他的肩。

    “敢问陛下。”

    “天人境之上为破碎境,为何世间竟无人能够达到?”

    “陛下又是如何突破那流传万世的桎梏,踏入破碎之域的?”

    独孤求败毫无掩饰,直接问出了心中最迫切想要了解的两个问题。

    嬴迟轻笑一声,一挥衣袖,虚空中瞬间显化出一股真气,刹那间凝聚成一只象征无穷的碗形物体。

    这只幻化而出的无尽碗内竟然滋生出无数无形的气流,几乎要溢满其中。

    白起与独孤求败都疑惑地注视着它,不解其含义。

    片刻后。

    嬴迟再次挥袖。

    那无尽碗内竟浮现几颗石子,随着石子落入碗中,碗内的气流愈发充盈,逐渐向外溢出,整碗开始摇晃,直至破裂。

    “你们看出了什么?”

    嬴迟收回真气,看向两人问道。

    “这碗莫非就是天下,就是世界?”

    “那些石子可是世界中的修行高手?”

    白起若有所思地询问。

    独孤求败点头附和,显然他已领悟其中深意。

    “这个世界正如这碗。”

    “它有自己的承受极限,一旦超过这个限度,世界便会不堪重负,引发难以预料的灾祸。”

    “天下之中修行者众多,时刻都在消耗灵力,这些灵力源自天地本源的转化,强者越强,所汲取的灵力越多,对本源的损耗也越大。”

    “而这一界所能承载的极限不过是天人之境。”

    “一旦突破天人之境,便无法维系世界的根基。”

    “说到这里,你们明白了吗?”

    嬴迟转头追问两人。

    “臣明白了。”

    “原来这就是天地的法则。”

    二人似有所悟。

    然而,独孤求败忽然抬起头,震惊地盯着嬴迟:“陛下是如何冲破这世界的束缚,到达破碎之域的?”

    话音未落,独孤求败急忙跪下,满脸惊惧:“臣冒犯,不该多嘴。”

    “无妨。”

    嬴迟并未责怪。

    独孤求败痴迷武道,如今得知世间真相,难免情绪激动。

    “因为……”

    嬴迟平静一笑:“朕并非此界之人,再说,此界的禁制也无法困住朕。”

    嬴迟身负皇朝气运,又是数据化的体质,凭经验值提升实力,不依赖此界的灵力,自然不会被天道针对。

    “陛下不是此界中人?”

    独孤求败惊讶地看着白起。

    “很快你将明白。”

    白起嘴角微扬,未做详述。

    “少林的强者应当已在途中。”

    “准备出发吧,去见证这场盛事。”

    “他们送来的大礼,朕若不去,岂不失礼?”

    嬴迟语气愈发严肃。

    “是。”

    白起领命退下。

    “去少林?”

    “莫非是……”

    独孤求败瞪大双眼,心中震撼。

    ---

    大宋王朝,嵩山少林。

    少林寺为武林翘楚,威名久盛不衰,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均无人可及。

    此次少林广发邀请,接到住持亲笔信的宗门纷纷响应。

    短短时日,嵩山汇聚五湖四海的武者,既有受邀的门派,也有抱观望态度的小帮会与孤身侠客。

    人数早已破万,足见少林震慑力之强。

    然而,也有诸多宗派对嬴迟深恶痛绝,当年骊山之变中,许多宗门倾尽全力却惨败收场,积怨已久。

    少林大雄宝殿前广场上,各方势力齐聚。

    唯有收到邀请函的一流以上宗门方可入内,这些宗门底蕴深厚。

    未能获得邀请的帮派与散修,则无缘踏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