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281章 军营将士因此全力以赴修炼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第281章 军营将士因此全力以赴修炼

    这是嬴迟布下的阵法之力,灵脉灵气被约束其中,源源不断流入宫内。

    如此浓郁的灵气,让众臣震惊不已。

    其强度远胜凡尘百倍,已达到高武中品境界。

    “传闻中的仙界楼宇,今日亲眼得见,此生所求,今日达成。”

    祖龙立于宫边,俯瞰咸阳与天下,内心激动难抑。

    他多么希望昔日的敌对君王与先祖能亲眼见到今日秦朝的辉煌。

    如今的大秦如仙界般凌驾万物之上,掌控天地。

    祖龙深知,这一切皆因嬴迟。

    昔日劲敌虽已成过往,却遗憾未见今日秦朝的繁荣。

    虽然仙神之道曾为千古追求,但如今已被实现。

    祖龙心中感慨:此成就,全赖超凡脱俗的儿子。

    众多官员齐声向嬴迟与祖龙道贺。

    在皇宫深处见证这一幕,无疑是他们的荣幸。

    “事已办妥。”

    祖龙含笑缓步离去,“接下来的事,交给你。”

    “父皇闲适的生活令人羡慕。”

    嬴迟目送祖龙远去,心中默念。

    但他深知,自己不愿沉溺于此。

    “武安君,你负责的事务进展如何?”

    嬴迟转向白起问道。

    “回陛下,关于借助宗派力量一事,臣已制定方案,参考了上古秦帝国管理宗派的方式。”

    白起迅速回答。

    “说来听听。”

    “如今各宗派若想在我秦帝国立足,需缴纳年贡,并登记成员名单,由黑冰台统一管理。

    朝廷可借此资源,在战时下达任务,完成后予以赏赐。”

    “此外,朝廷可招募宗派中的强者,根据实力分配任务,每五年轮换一次,任务完成后可减免年贡,并获朝廷奖励。”

    “最后,我国各地需设立学堂,传授文武知识,需要大量师资。

    宗派中的强者可挂职于学堂,同时接受朝廷任务,在学堂内教书育人。”

    白起详细说明了自己的构想,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赞同。

    此策若行,则宗派之力尽归秦帝国所用。

    “武安君之计甚妙。”

    嬴迟含笑称赞。

    “多谢陛下认可。”

    白起躬身致谢。

    “此法虽能助朕掌控宗派,然赐规需慎之又慎,盲目行事恐适得其反。”

    “韩卿。”

    嬴迟目光落在韩非身上。

    “臣在。”

    韩非立即应答。

    “你去拟定一套适合宗派赏罚的章程。

    我秦帝国锐士有军功奖励制,宗派亦可采用贡献点奖励制,贡献点与军功互换,可在本国换取丹药、武技、灵石等物。”

    “如此可激励天下宗派全心效忠于朕。”

    嬴迟语气严肃。

    “陛下英明。”

    “臣即刻着手起草章程。”

    韩非领命。

    “此外。”

    嬴迟环顾群臣:“综武世界初稳,未来数年我秦帝国将迎来太平盛世,然修行不可懈怠。”

    “传朕旨意。”

    “不论文臣武将,都当尽全力提升修为,以备将来征战。”

    “帝朝自会依规发放岁俸资源,但诸位需有所回报。”

    “朝野若有修为精进者,必有嘉奖;若懒散怠惰,必受责罚。”

    “如今大秦灵力充裕。”

    “主战之士修为必须达到先天之境。”

    “否则主战身份尽失,降为郡卒。”

    “总而言之。”

    “吾大秦不可松懈,须全力修行,不懈怠!”

    嬴迟高声向文武百官训诫。

    这次,嬴迟决心掀起全民修习热潮,催促众臣专心苦修,杜绝沉溺逸乐。

    ……

    大秦岁月流逝。

    综武格局稳定后,大秦……

    嬴迟暂无重启战端之意,虽继承了上古大秦根基,但强者数量仍显不足,中坚官员实力亦有待提升。

    于是嬴迟欲借助各方资源强化麾下力量。

    诏令下达后:

    朝廷官吏、镇守四方的大臣以及军营将士皆利用增补的岁俸提升自身修为。

    尤其是军营将士,五大主战营倍感压力。

    若无法突破先天境界,他们将被调离主战营,沦为普通郡兵,失去昔日荣光。

    军营将士因此全力以赴修炼。

    凭借当下大秦岁俸充足且天地灵气充沛,达先天之境并非难事。

    岁月如梭,军营全员将尽入先天,宗师级高手亦将陆续崭露头角。

    一年春秋,十八年匆匆而逝。

    光阴飞逝,大秦所辖∞方世界焕然一新。

    有人年华老去,有人青春依旧。

    在嬴迟引领下,新时代到来,名曰武道时代。

    不论综武如何,单看大秦与五胡,两地百姓除尊嬴迟为天子帝君外,民间更奉其为武祖。

    在如今的大秦掌控之下,纵使排除了综合武道的范畴,单看大秦与五胡之地,武道修行已然盛行,各地学府林立。

    这些学府自十岁起招生,至十八岁为止,这段时期正是修炼技艺的关键时段。

    当然,若十五岁时未能通过考核,则无缘更高阶的学府。

    学府的设立参照了嬴迟前世的现代教育体系,每一层级都需要通过考验。

    唯有进入顶级学府,才能脱颖而出,成为一方翘楚。

    在大秦境内,可称为高等学府的不过五所。

    分别是:帝都咸阳学府、长安学府、洛阳学府、北地学府以及骊山学府。

    大秦的学府总计五所,其中两所位于本土——咸阳和北地。

    另外三所则分布于其他世界,一所设于五胡,两所则位于综合武道领域。

    这些学府之所以闻名遐迩,不仅因为它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基础,更因为每所学府都会不定期迎来达到天人境界的强者进行授课。

    然而,对于大秦的学子们而言,最向往的依然是帝都咸阳的学府,这座学府被视为最高等级的知识殿堂。

    能够在这里深造,便有机会在大秦有所建树。

    不仅如此,一旦进入咸阳学府,还可以亲眼目睹宏伟的帝朝天宫,甚至可能有幸见到帝君亲自莅临学府。

    这对每位学子来说都是极大的期待。

    不过,要加入咸阳学府绝非易事,必须在大秦世界展现出卓越的能力,无论是武道、炼丹、锻造,还是政务、军务等方面,都必须出类拔萃,否则难以立足于这顶尖学府。

    近期,大秦经历了重大变革。

    尽管对于大宗师级别的修行者而言,过去的十八年只是漫长生命中的短暂一瞬,但对资源丰富的秦帝国而言,这段时间意义非凡。

    如今,大宗师以上级别的强者人数再度翻倍,天人境的数量也有所增加。

    咸阳学府迎来了新一批毕业生,他们将被派遣到大秦各地。

    有些人将成为军队的将领,有些将担任地方官员,还有些将进入丹殿或锻殿工作。

    毕竟,作为大秦最高学府的一员,每个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此刻,两千米高的广场上聚集了两千名即将毕业的学生,他们身穿统一的学府制服,整齐列队。

    作为院长的鬼谷子站在高台之上,环视着广场上的学生们,嘴角浮现出温暖而满足的笑容。

    这样的场面鬼谷子已见过多次,看着一届又一届的优秀人才从学府走出,为大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内心充满了喜悦。

    这种成就感远胜于凭借纵横捭阖之术征服天下的荣耀。

    多年来,他培养的学生数以万计,其中出类拔萃者更是数不胜数,这也是他的一项伟大成就。

    “咸阳学府的诸位学子。”

    “我是鬼谷子,这所学府的院长。”

    鬼谷子微笑着向两千名学生致意。

    虽两鬓斑白,显出苍老之态,然凭借帝国气运与资源支持,他已是大宗师级强者,寿逾千年。

    多年来,他为大秦培养众多栋梁之才,嬴迟因此对他格外器重。

    “院长安好。”

    学生们依循尊师重道传统,深鞠躬、抱拳行礼。

    此为礼。

    帝朝各大学府传授的不仅是知识与武艺,还包括忠诚、孝顺、礼仪及忠君爱国思想。

    嬴迟治下的大秦并非单纯推崇法家,而是融合诸子百家精髓,为己所用。

    忠孝礼仪理念源于儒家思想。

    不可否认,儒家学说部分内容对嬴迟治理国家至关重要。

    两千学子行礼后,鬼谷子亦抱拳回礼,众人起身。

    诸位学宫听令。

    首先,我以学宫之名誉向你们致贺。

    自今日起,你们将离开学宫,踏上为帝国效力之路,践行对帝君的感恩。

    虽来自四方,你们皆怀抱为大秦效力之志。

    有人历经艰辛,跨越地域界限,只为这份初心。

    多年来,有人钻研政事,有人苦练武技,有人精进炼丹术或锻造术,甚至研习阵法。

    你们是学宫的骄傲,也是大秦的脊梁。

    无论是身为院长的我鬼谷子,还是当今帝君,都以你们为荣。

    鬼谷子语重心长地说道。

    即便主持过无数次别离仪式,每一场仍深深印刻于心,因他对每位学子始终真诚相待。

    作为咸阳学宫院长,他不仅管理本宫教学事务,还统领天下学宫。

    可以说,鬼谷子地位极高,在大秦仅次于九卿。

    “为大秦建功,为帝君守信。”

    “此乃吾辈荣耀。”

    两千学子满怀壮志,齐声高呼。

    “诸位可还记得入宫时许下的誓言?”

    “愿为大秦赴汤蹈火,愿为帝君舍生忘死。”

    “帝君之意即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