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384章 决战时刻,已然降临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第384章 决战时刻,已然降临

    魏源头痛欲裂,满脸难以置信。

    “大王,魏齐联军惨败的消息已传入城中,恐怕会影响民心与士气啊!”

    魏源紧盯着战报。

    “十余万众,即便是猪,赵拓也得抓上三天三夜吧,怎一夜之间,就溃败至此?”

    ---

    陈策醒来步出府邸,只见城中民众议论纷纷。

    “何事如此轰动?”

    望着门外的侍卫,他刚晋升为魏国上大夫,魏王赋予其重权,初尝仕途飙升的滋味。

    “上大夫,您还不知?城里都传遍了,昨夜赵拓亲率大军夜袭百里外的魏齐联军,秦军大获全胜。”

    “就连相国大人与齐王李雄都丧命于夜袭,联军惨败,仅齐相李威与大将李赫率数万残兵逃脱。”

    啊?

    陈策险些失态,心中一阵慌乱。

    刚登上魏国上大夫之位,正欲大展宏图,岂料联军竟被赵拓一击即溃。

    “这下糟糕了,一旦赵楚联军被李信击败,临阳城对李信来说便失去了价值,他恐怕很快就会攻城,我得去找楚王,这个时候,他可不能慌乱啊!”

    韩信立刻前往楚王军营。

    临阳城外,李信亲自率领四万骑兵先行返回营地,后续的步兵大军则押着赵楚联军的俘虏缓缓行进。

    李信营地内,他刚踏入营地,所有将领下属纷纷抱拳站立。

    赵贲、吴广面带笑意迎接:“恭贺大将军凯旋而归。”

    “哪里哪里,没想到赵楚联军在我大秦铁骑之下如此脆弱,如今楚王已逝,赵楚十四万联军不复存在,我们也没必要继续围困临阳了。”李信说道。

    赵贲问道:“那是否准备一举攻下临阳城?”

    李信稍作思考:“没错,迟则生变,消灭赵胜后,我们还要全力南下对付刘邦项羽。三日后攻打临阳城。”

    李信刚下定决心,这时李陵前来报告昨夜赵军主动出击的事情。

    “怎么回事?赵胜这是在搞什么鬼?”李信疑惑。

    他思考了一番,也没想明白赵胜为何会突然派出两万赵军夜袭西面小城。

    为了尽快解决,李信决定宜早不宜迟。

    “命令大军迅速休整,明日全军正面围攻临阳城,将所有攻城器械推至城墙下,明日一定要让临阳城元气大伤。”

    “遵命。”

    ……

    城内,楚王宫。

    “大王,我军尚未到绝境,大王切莫如此消沉。”韩信耐心劝解,赵胜斜躺在王位上,一脸无奈。

    “韩信啊,相国就这么去了,寡人心里悲痛啊。楚王远道而来救援,也死在李信手里,寡人真是心痛。”

    “你说,李信接下来是不是就要攻打临阳了?我们能挡住吗?”

    赵胜彻底失去信心,面对李信这位帝国名将,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韩信分析当前形势:“大王,从眼下情况来看,相国和楚王的联军已不复存在,但大王不必灰心。”

    “昨夜,我已派人出城,他们正急速前往咸阳。一旦潜入咸阳,施行离间计,我有把握让李信受到赵高的猜忌。”

    “一旦赵高中计,李信失势,秦军换帅,我们坚守临阳还有希望。您的族弟不是南下去找项羽了吗?项羽对秦帝国的仇恨极深,一旦项羽北上,我们还有转机。”

    李渊站起,稍微平复了内心的波澜,随后带着一丝迟疑再次开口:

    “韩信,你的离间之策大约多久能见效?”

    韩信略作思索,给出了一个大致的时间框架:

    “十日,最晚十五日,必见分晓。只要我们能够坚守十五日,章将军的大军定会有所动作。”

    十五日,足足半个月,李渊面露忧色。此番秦军的战斗力,他算是有了切身的体会,也终于明白当初拥有数十万大军的楚王项梁,为何最终会败在章将军手下,此人的用兵之道实在是太过狠辣。

    “韩信,我担心章将军近日就会发起攻城,城中尚有数十万百姓,我实在不忍心他们与我一同遭受秦军铁蹄的蹂躏。”

    李渊还算心存善念,只可惜在这秦末乱世之中,他并无引领魏国走向独立,争夺天下的能力。

    韩信亦感苦恼:

    “大王,眼下秦军围城,局势危急,当务之急是让士兵们固守城池。百姓亦应与君王共御外敌,唯有度过此存亡关头,魏国才有未来。”

    李渊望着韩信,想到当前的局势,真可谓是患难见忠臣,当即下定了决心:

    “如今丞相为国捐躯,请先生出任我大魏丞相,以解此次危机。”

    富贵来得如此突然,但韩信总感觉这个魏国丞相之位似乎暗藏风险。

    管他呢,不当白不当。反正要是让城外的章将军知道了他这次施行的离间之计,韩信的项上人头恐怕也难保。若是城破,他这样一个籍籍无名的魏丞相,趁乱逃脱也并非没有可能。

    韩信躬身行礼:

    “感谢大王垂青,韩信定当竭尽全力守卫临淄城。”

    离开魏王宫后,韩信感到肩上的重担愈发沉重。他打算直奔城头,心中只盼章将军能暂缓几日再行攻城。

    次日清晨,秦军大营中的士兵纷纷出动。

    城头上,韩信焦急地望着城下。

    随着秦军的缓缓展开,章将军的战车方阵全部驶出营门。

    韩信冷汗涔涔,望着城外迅速集结的秦军主力,心中有些后悔接下了这个魏国丞相之位。

    “天呐,章将军竟连一日都不愿给我喘息之机。”

    章将军与司马欣、董翳三人乘坐战车缓缓来到旷野之上,数百辆战车列成一阵,随后是重甲骑兵方阵、方阵、长矛方阵,上百个秦军方阵在原野上缓缓行进。

    旌旗飘扬,遮天蔽日,无数斧钺刀枪闪烁。大军的前排,数十座高耸的箭塔稳步推进,每座箭塔之后,数十架投石车在秦军步兵的推动下向城墙靠近。

    大军的两侧,秦军步兵抬着攻城云梯。在章将军战车队伍前方的中央位置,由盾牌和弓箭手组成的联合方阵中,一架巨大的撞城车隐藏在盾牌之下。

    晨曦中,风轻拂着李穆背后的披风,让它随风起舞,万千秦卒的目光紧锁着前方雄伟的城池。

    决战时刻,已然降临。

    “咚咚咚”

    战鼓轰鸣,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十五万秦军精锐化作数百个井然有序的战阵。

    投石器、箭楼、冲车伴随着大军的步伐,一步步逼近城墙。

    战车上,李穆手持剑柄,凝视着远方的城池,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将其夷为平地。

    “嗖”

    李穆缓缓拔剑,全军将士的视线瞬间汇聚于他。

    “帝国的勇士们,魏赵之地,即刻平定,进攻!”

    “咚咚咚”

    战鼓再次被大力敲击,率先冲锋的是长枪方阵与盾阵,秦军步兵推动着箭楼缓缓接近城墙,而数十台投石器则缓缓进入射程。

    城楼上,韩宇深知,李穆此番意在发起最后的疯狂攻势。

    在他的调度下,绵延数十里的城墙上,万余魏军弓箭手各就各位,每名弓箭手背后都有一名士兵辅助,负责取箭。

    城墙之下,又有万余魏军士兵将滚木礌石搬上城楼。大型攻城战的初次交锋,主要依靠远程武器。

    魏军凭借城墙之利,以弓箭压制,足以抵御秦军的攻势。

    而城下的秦军,作为攻方,依赖投石器、箭楼及自身强大的弓弩,对城墙上的魏军进行攻击,破坏城墙。一旦秦军破门或登城,魏军此战便近乎败局。

    “呼呼呼”

    韩宇额头渗出冷汗,城下列队整齐的秦军步伐沉重,仿佛连城墙都为之震颤。

    刚坐上魏国相位一日,还未过瘾,韩宇便心生悔意。如此团结且意志坚定的秦军,无愧于昔日令六国闻风丧胆的铁血之师。

    两军尚未接近,秦军的投石器便已蓄势待发。

    “放!”

    “唰”

    数十台投石器率先向城墙发起远程攻击,精心雕琢的石块在投石器的杠杆作用下,以九十度角甩出,飞向数百米外的城墙。

    “哐当”“哐当”

    城墙上,飞石炸裂,留下一个个巨大的坑洞。

    第一波攻击为试探,迅速调整后,第二波飞石如雨点般落下,三分之一命中城墙。

    “砰砰砰”

    飞石所至,城墙上蹲守的魏军弓箭手纷纷遭殃,三五成群地被砸飞。

    李浩心中惊惧,忽见一石自远方疾驰,直冲李浩头顶观战台上,石破瓦飞,李浩初次遭遇此景,惊恐之色溢于言表。

    “敌军攻城器械竟如此凶猛!”

    李浩急忙移位,投石车之下,魏军箭矢未发,已损数百。秦军前锋距城墙不过两百步,双方已进入箭矢可及之地。

    “放箭!”

    “射击!”

    城头城下,命令齐发,魏军箭如雨下,万箭齐发,秦军盾牌如壁,箭矢击其上,叮当作响。魏军箭停,秦军箭塔之上,弓箭手依高射远,精准打击城墙后魏军。

    箭矢如飞,密布城头,城墙后魏军伤亡惨重。秦军依托盾牌,冒箭前行,每进一步,皆有士卒中箭倒地。魏军箭雨连绵,力道愈强,箭塔秦军亦伤亡不轻。远处,赵龙与李豹紧盯秦军先锋。

    “终入我攻击范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