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415章 上将军,大事不妙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第415章 上将军,大事不妙

    魏陵连连向李峻请罪,李峻望着态度截然不同的魏陵,心知此人已无路可退。

    昔日与程翼在咸阳时,李峻和程翼曾议论过魏陵,此人本性善良,况且那时,满朝文武,即便是李峻与程翼也不得不依附于赵崇的淫威之下,更何况魏陵?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魏陵之才,不逊于张涛,用之得当,必能发挥巨大作用。

    “魏陵大人,你这是何必呢?李峻不在军中之时,大人镇守临江,功不可没。如今大秦新朝初立,四面楚歌,朝廷正需魏陵大人的才智。”

    李峻拉着魏陵的手,一番安慰。

    “昔日是我糊涂,还望大将军宽宏大量。”

    “罢了,往事如烟,赵崇已除,陛下乃仁慈之君,魏陵大人日后不必再提心吊胆,我们需同心协力,方能稳固帝国基业。”

    李峻携魏陵步入临江城,街道两旁的秦军士兵向李峻投以无比崇敬的目光。

    将军府内。

    李峻与魏陵在大堂商议要事。

    经李峻一番推心置腹,魏陵彻底归心,他明白,追随李峻,定能有所作为,若非程翼不带他,说不定魏陵此刻也能位列三公九卿之列。

    “目前楚军的动向如何?”

    这是李峻最为关切之事,此次返回临江,正是为了即将到来的与项籍大军的决战。

    韩雄抢先说道:“兄长,项籍在彭城拥立熊槐为楚王,得到了众多诸侯的响应,最新情报显示,楚军即将北上,企图一举吞并我军。”

    “雷风和江川此次连环诱敌之策执行得极为出色,楚军众人恐怕皆以为我军不堪一击。如今朝局稳固,朝中有林渊大人与韩昭,以及正向长安疾行的陆昭,决战时机已然成熟。此番,我誓要让韩龙为他轻视我军之举,付出沉重代价。”

    雷震的话语铿锵有力,他的主要目标正是那位日益强大的韩龙。现今,韩龙已是众多诸侯之首,亦是反军中最具威胁的存在。

    闻听即将有战,岳飞难掩内心的激动,而新降的江川,得知即将参与大战,亦是心潮澎湃。

    “诸位,这位是江川,自今日起,亦是我雷震的部将。”

    江川向岳飞与雷安抱拳行礼。如今,雷震麾下已有诸多勇将,再加上江川与程咬金,兵力已颇为充足。而李靖、罗成等人则镇守各处要塞,同样至关重要。

    “幸会,幸会。”

    岳飞上前,仔细打量江川,见其身材魁梧,不输岳飞自己,能被雷震看重之人,必然勇猛非凡。

    “甚好,日后又多了一位切磋的对手。兄弟,有空不妨较量一番。”

    江川怎会不知雷震麾下第一勇士岳飞的大名,连忙拱手。

    “在下岂敢与岳飞将军相提并论,谁人不知,您是上将军麾下第一猛士。”

    一番欢笑后,雷震将江川自带的三千人马与另外两千兵马合并,正好凑足一个大阵所需。

    正当众人商议下一步行动时,门外下属急报。

    “报,启禀上将军,长史赵谋大人已至城外,正向将军府赶来。”

    赵谋回来了?

    雷震心中思量,他因前往沛县而绕路数日,难怪赵谋已从北地返回。

    不多时,赵谋步入大堂,略显疲惫的脸上带着凝重。

    “上将军,大事不妙。”

    赵谋一进门便直奔雷震,他一路自长安至洛阳,穿越河东郡时,得知了楚军最新动向。

    “什么?韩龙分兵西进,直取荆州?”

    雷震惊愕,韩龙竟会舍弃定陶而攻荆州,那他的十五万大军不要了?

    见雷震一脸疑惑,赵谋意识到自己表述有误。

    “哦,上将军,非韩龙亲征荆州,而是遣部将,以刘季为首,正向荆州进发。”

    ---

    雷震来到沙盘前。

    根据赵谋带回的最新情报,韩龙以刘季为帅,自砀郡发兵,意图明显,直指荆州。

    “大将军,目前梁雄的十五万大军正围困着陶城中的李威和张驰两位将领,此乃秦楚决战的关键时刻。梁雄又派出一支队伍向西进攻宛城,其意图显而易见,意在牵制我军,使我们首尾难以相顾。”

    赵翼开口,钱缪也面露凝重之色。

    “确实如此,大将军。宛城一旦失守,整个关中平原将动荡不安。眼下我军主力皆在济北,若让这股楚军有机可乘,一路攻向关中,长安便岌岌可危了。”

    钱缪表达自己的担忧,望着河渭平原与关中的地图,李斯在心中权衡许久。

    “梁雄意图两路并进,显然他对我秦军的实力大大低估了。他不仅想一举消灭陶城中的十万我军,还想趁机攻入关中。看来他信心满满,迫不及待地想要覆灭我大秦。”

    然而,梁雄或许未曾料到,李斯前两日刚与孙胜会面,没想到真的被李斯预料到了,楚军确实制定了西征的计划。

    “韩信所率的楚军有多少人?”

    李斯发问,他必须弄清梁雄的主要目的。

    “据斥候来报,楚军打着韩楚的旗帜,人数不少于五万,领头的除了韩信,还有一名勇猛无比的将领,应是项羽无疑。”

    得知项羽也在西征大军中,李斯凝视着地图沉思许久。

    “显然,梁雄不惜分出五万兵马攻打宛城,其目的不言而喻。一旦宛城失守,颍水流域也将难以保全。一旦通向关中的门户被打开,长安便暴露无遗了。

    梁雄料想,我定会率军返回颍水流域救援。而他此刻,定正向陶城进发,意图将我军主力引开,一举消灭我们在陶城中的十万兵马。”

    赵翼望着陶城的方向,又看向宛城和颍水流域,对比之后,抬手建议道:“大将军,宛城绝不能有失啊。项羽勇猛无比,韩信麾下也是勇将众多。更何况,宛城和颍水流域本就是韩地旧土,此番他们还打着韩王的旗帜。看来,他们对宛城是志在必得,我们不得不顾及关中的安全!”

    赵翼面露忧虑,李斯思索良久。他最擅长的便是将计就计。既然梁雄想以宛城的危急吸引秦军西进,那他何不遂了梁雄的心愿,让梁雄安心大胆地猛攻陶城。这样一来,李斯才能出其不意地奔袭成功。

    李斯凝视着沙盘,一个完美的奔袭计划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既然梁雄有意吸引我军前往宛城,那我们就将计就计。给陶城的李威和张驰传令,梁雄即将对陶城发动总攻,命他们固守陶城,不得有误。”

    “给雍丘的孙胜传令,命他召集兵马前去支援驻守宛城的周勃。”

    “遵命。”

    此时,赵翼心中仍有一丝忧虑。

    “主帅,闻说项羽有独力攻陷一城之能,是否该提醒李乐与张峻两位将军,避免与项羽正面交锋?”

    章戡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已经嘱咐过李乐,一旦发现项羽的旗帜,务必设法回避。

    “主帅,接下来我们对项崇的大军有何打算?”

    章戡手指在沙盘地图上沿着江水划动,最终停在一座距陶邑不足百里的小城上。

    “兰邑?”

    陈策紧盯着兰邑的位置。

    “主帅的意思是,大军沿江水直取兰邑?那我们不去增援宛城了?”

    章戡微微一笑,陈策啊陈策,你还不太了解我章戡。我最擅长的是出奇制胜。这一次,宛城不仅要保,项崇的大军也必须被彻底击溃。

    “不,大军抵达兰邑后,立即转向西南,给项崇造成我们已被吸引的错觉。如今,项崇已落入我的诱敌之计,这次定要一举摧毁他亲手建立的楚军,也让天下诸侯瞧瞧,我章戡与项崇之间,真正的实力差距。”

    章戡越想越觉得此计甚妙,围魏救赵、声东击西,这招果然屡试不爽。

    陈策也深知章戡的手段,从声东击西突袭魏国江邑,再到围点打援夜袭魏楚联军,两战消灭二十万大军,对章戡的决策,陈策没有丝毫怀疑。

    “传令全军,三日后出发,司马安留守江邑。”

    英武与章宁纷纷拱手。

    正谈话间,来自咸阳的最新诏书送达。

    众传令官步入大堂,章戡率众迎接。

    “章戡接旨。”

    “臣章戡接旨。”

    章戡俯身,陈策与董宪亦恭敬跪拜。

    诏书称赞章戡领兵有方,战功显赫,诛杀逆贼赵高,为帝国之栋梁。特封为大将军,统领大秦兵马,征讨叛逆,安定百姓,恢复河山。

    “臣章戡,定不负陛下厚望。”

    章戡接过诏书,对于晋升并无太大惊讶,以他的功绩,大将军之位当之无愧。目前来看,子婴这个君主还算明智。

    “恭喜大将军。”

    传令官向章戡行礼,章戡扶起传令官。

    “朝廷近况如何?李斯大人与司马朗大人可好?”

    “大将军放心,朝廷局势稳定,两位大人安好。”

    送走传令官,陈策与董宪立即向章戡祝贺。

    “恭喜大将军,自帝国一统以来,您可是名义上首位统领天下兵马的大将军!”

    “没错没错,昔日白起也不过统领三十万兵马,而今统帅在外,可调遣举国兵力,陛下对统帅的信赖真是显而易见啊!”

    诚然,始皇一统六国后,朝廷虽设了三公九卿之制,太尉职在辅佐帝王理政,

    但自帝国创立之初,始皇便紧握兵权,即便是调动郡县兵马,也需帝王亲赐虎符。如今李信虽未受封太尉,其统帅之责却丝毫不逊于朝堂上的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