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417章 岂是你擅自闯入之地!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第417章 岂是你擅自闯入之地!

    楚魏联军自杞县继续西行,联军声势浩荡,加之打着魏王的旗号,确实吸引了不少士族与百姓的归顺。

    联军稍作休整便再度出发,李渊望着城头上新竖起的魏旗,心中一阵轻蔑,就凭这不成气候的魏宁,真能复兴魏国?

    即便复国,他又能否守住?

    早晚,这些城池都将归于我李渊之手,你就等着吧。

    ……

    临淄城内,

    秦将大军开始沿淄水向陶邑进发,雷豹依旧统领先锋军开路,秦将的马车四周,步伐整齐之声不绝。

    张良与周勃同乘一车,与秦将的奢华马车相比,张良被马车行进时的颠簸搅得心神不宁,上次乘坐秦将马车时,为何那般平稳,同为马车,差别怎会如此之大?

    两辆马车被重甲骑兵护卫,这支队伍的气质似乎与其他重甲骑兵迥异,威严、庄重、杀气四溢,无坚不摧,令沿途百姓望而生畏。

    这支守护秦将的部队,有个响亮的名字——玄甲铁骑,虽仅三千人,但战斗力惊人。

    奢华马车内,秦将正躺在宽敞的大床上,铠甲挂在马车门边的架子上,八十平米的空间,让秦将心情愉悦。

    谁会想到,在秦朝,秦将竟拥有如此超乎想象的奇技淫巧。

    五千功勋换来的顶级马车果然不凡,外观与普通马车无异,内部却别有天地,行军途中也能享受如此舒适的生活,秦将不禁思念起远在长安的夫人。

    正当秦将沉思之际,马车前的下属传来最新战报:

    “报,大将军,李渊、云飞扬率领的楚魏联军已离开睢阳地界,正向颍州疾进。”

    “报,大将军,项籍统领二十万大军已至沛县,距陶邑不过三日路程。”

    “知道了,继续探查,随时禀报。”

    “遵命。”

    秦将未料到李渊与云飞扬的西征军行动如此迅速,但仅凭五万大军就想迅速攻下颍州与宛城,简直是痴人说梦。

    在陶邑城下,李将军亲自带领麾下所有将领直扑汉军营地。

    汉军营地背倚陡峭山峦,一侧临河,另一侧则直指陶邑城垣,广阔的汉军营地此刻又迎来了五万援军的加入。

    连绵不绝的汉军士兵持续涌入营地,相比之下,陶邑城楼上的秦兵显得格外沉寂。

    城楼上,赵锋和张翼远望数里外的浩瀚汉军营地,又见数万将士涌来,他们深知,李将军已至。

    “看来,这位李将军是铁了心要吃掉我们,加上原先的十五万大军,现在他已拥有两倍于我们的兵力,接下来,必有一场恶战。”

    张翼感慨道,自淇水城以来,他便一直与李将军的大军对峙,如今决战在即,面对人数占优的汉军,张翼心中难免有些忧虑。

    “大帅的命令十分明确,李将军分兵攻打南阳,意在牵制大帅主力,而他则意图全力消灭我们这十万大军,大帅绝不会让李将军如愿,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遗余力,抵挡李将军的攻势。”

    “尽管汉军人数倍于我军,但如今的陶邑城,已非淇水城那般易攻,我们隐忍实力已久,是时候让李将军见识见识了。”

    张翼满怀信心地望向城墙之后,只见每隔一段距离,城墙后的空地上都部署着数门投石车,而且,城墙四周早已挖掘出宽达数丈的护城河,滚木礌石、箭矢等防御设施一应俱全。

    城楼上,数以千计的秦兵弓箭手紧握弓箭,严阵以待。

    此前,为了迷惑汉军,秦兵的战斗力一直有所保留,意在让李将军轻视。

    如今,决战的时刻即将到来,终于可以全力以赴应对汉军。

    张翼信心满满,只要李将军的大军攻城,仅凭这些远程武器,就足以让汉军付出惨痛代价。

    “大帅擅长长途奔袭,依我之见,经过这么久的筹划,大帅定会出其不意突袭李将军,因此,最佳的奔袭时机便是李将军久攻陶邑不下,汉军伤亡惨重之时,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坚守陶邑城,为大帅创造绝佳的奔袭机会。”

    赵锋深知章帅的战术,唯有等李将军攻打陶邑不力,全军士气受挫之时,章帅趁机夜袭,方能一举击溃李将军的大军,章帅善于利用兵力优势打击对方弱点,这一点,作为章帅旧部的赵锋和张翼再清楚不过。

    城外,汉军营地一望无垠,李将军带领一众文武再次聚于中军大帐。

    除却韩信和项庄领兵西征外,其余将领皆随李将军再次来到陶邑。

    大帐之外

    守卫营帐的李信远远望见赵雄一行人步入大帐之中。自那次在营门试图阻拦赵雄未果,反遭赵雄与赵威嘲笑后,李信对现今楚军的统帅深感失望。他面露无奈,一手紧握长枪,另一手自怀中掏出自己精心研判的张赫战术,摇头轻叹。

    回想起往昔的困顿岁月,因贫寒所受的白眼与嘲笑,李信紧咬牙关。身份的卑微让他不得不低头,即便遭受胯下之辱,他也未曾拔剑相向。

    饥饿难耐时,他只得垂钓充饥,幸得河畔一位慈祥的老妇时常赠予饭食,而这份恩情他还未来得及报答。

    一想到淮阴县里那位笑容如花的少女,李信心中不甘的火焰再次被点燃。

    正当他抬头之际,恰好望见众多楚将身后的陈风正向赵雄大帐行去。李信扔下长枪,快步追上陈风的身影。

    “陈兄,陈兄!”

    李信突然现身,拦在陈风面前。陈风见李信如此莽撞,忙望向大帐方向,见赵雄一行已进入大帐,只好无奈地将李信拉到一旁角落。

    “你这李信,这可是楚军的中军大营,主公军纪严明,若见你如此模样,定不轻饶。还不快回岗位上去!”

    陈风责备道,李信则苦着脸对陈风苦笑。

    “陈兄,你给我找的这是什么差事啊?你去跟主公和军师说说,我李信有统兵之才,只有领兵打仗才能发挥我的能力。整天守在大营算怎么回事?”

    陈风一时无语。

    “李信啊李信,我是看在与你是旧交的份上,才给你谋得执戟郎中的职位。你若真有领兵之能,总会有被发现的一天。现在让我去跟主公说,我怎么开口?我自己也不过是个部将而已。你留在大营,至少不用上阵杀敌,就先知足吧。今日主公有要事商议,我先走了。”

    陈风拍了拍李信的肩膀,望着楚军部将纷纷进入大帐,他可不想迟到,转身离去。

    李信望着陈风的背影,一脸无奈,手中仍紧握着竹简。他突然想起什么,快步追到大帐门口。

    “陈兄,陈兄!”

    见李信穷追不舍竟追到大帐门口,陈风不禁生怒。

    “李信,这里是主公的大帐门口,岂是你擅自闯入之地!”

    面对陈风的指责,李信只好赔笑。

    “最后麻烦陈兄一件事,这是我分析的张赫用兵之法,麻烦你有空交给军师。拜托了,兄弟!”

    李信朝着陈风连连拱手,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陈风接过竹简,点了点头。

    “行,有空了我定转交军师,你速归岗位。”

    “好,我这便归岗。”

    李信步向自己所守营地,频频回望赵云步入陈胜大帐,心中满是不甘。陈胜的楚军,乃诸侯中最强盛,战力无双,唯有在楚营,他的才华方能尽展。

    中军帐中,

    陈胜高坐主位,左右分别是军师吴广与族兄陈豨。

    “诸位,今日重返成武城,我们已集结二十万大军。只待刘邦与项羽牵制住章邯主力,定陶城内的十万秦军便如囊中之物。此役,将是我楚军扬名立万之战,让秦人之血,染红我楚旗。”

    ---

    “主公,我们盼这天太久了。”

    “是啊主公,恨不得今夜就攻城。”

    季雍与周兰激动万分,大战前夕的喜悦溢于言表,樊哙与赵云同样兴奋,一众陈氏宗族将领,项武、项烈、项威、项勇、项豪、项雄、项英,英姿勃发,立于帐中。

    陈胜望着士气如虹的将领们,心中那份兵家应有的谨慎已荡然无存。

    军师吴广在请战的浪潮中向陈胜进言:

    “主公,我军虽二十万大军压境成武,秦军十万看似唾手可得,但决战时机尚未成熟。主公莫忘,临济尚有章邯十五万大军。若其全力奔袭我军后方,仅需两日两夜。我们必须有所防备!”

    吴广的提醒让陈胜清醒,他略作思索,问道:

    “刘邦与项羽的西征军现在何处?”

    项武答道:“启禀主公,西征军刚夺谯城,正向汝南挺进,预计十日内可达。”

    十日?

    陈胜面露凝重,盘算着刘邦与项羽的行军速度。若不能有效牵制章邯,他不敢贸然攻打成武。毕竟,那是十万秦军。

    吴广看出陈胜的忧虑,道:

    “主公无需过分迟疑,尽管刘邦与少将军进度稍缓,但他们一路高举楚赵联军大旗,加之我军斥候四处散布消息,章邯不可能毫无察觉。至于其是否中计,这几日必有分晓。”

    雷将军微微颔首,唯有成功牵制住李将军的主力,雷将军才有信心全力攻占安邑城。

    “李将军大军的当前动向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