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脸盲公主她撩完就忘 > 第104章 穆相不在京城

脸盲公主她撩完就忘 第104章 穆相不在京城

    明晏带着人去到大理寺时,大理寺少卿李庸急忙迎了上来。

    眼见她还带了教坊司的人,说是已经有了突破口,让李庸继续查。

    问清情况,李庸忙派人去通知御史台。

    又调了司直跟着线索彻查。

    十分感激朝明晏行礼。

    “多谢公主费心,此前这两人都未曾开口,教坊司众人也全说不知。”

    大理寺是讲理讲法的地方,办事限制多,明晏给人印象不讲理,行事狠毒,自然是人都要怕三分。

    明晏笑道:“烦请转告大理卿和御史公,若冯太常在朝中弹劾本宫,看在这线索的份上,替本宫说几句好话。”

    “下官一定传达。”

    明晏也没多留,人送到就等大理寺顺着查了。

    “哦,对了,穆相监管户部,李少卿记得通知他一声。”

    李庸疑惑道:“怎么公主不知吗?穆相不在京城。”

    明晏一愣。

    不在京城?

    早朝都还看到他,这才刚到正午,他就不在了?

    又被安排办什么事去了?

    他本来公务就多,父皇怎么就逮着他一个人薅啊?

    “他做什么去了?”

    李庸道:“陈州堤坝一案,穆相说恐怕有猫腻,昨日请旨要亲自去陈州查探,陛下允了,听闻散了朝将各部巡视之后就出发了,现在应该已经离开京城了。”

    “户部协政堂他不管了?”

    “户部一应事务穆相这段时日已经安排妥当,况且还有您在呢,协政堂还有王相。”

    “春闱在即,他也不管?”

    “礼部尚书也在。”

    “不是说西邺准备议和?”

    “鸿胪寺在。”

    明晏懵了,她昨日上朝心不在焉,没听到。

    他要离京,他昨日也没说。

    为什么突然要离京?

    李庸还在感慨,“穆相日理万机,废寝忘食,这次去陈州,恐怕一时半会儿回不来,舟车劳顿,当真是为了大雍鞠躬尽瘁。”

    明晏看了一眼外面的太阳,不到正午,想来离开不久。

    匆匆出了大理寺,翻身上马,和孟西一起朝城外追去。

    长街人多,马跑不快。

    顶着烈日许久才焦急出了城门。

    官道宽敞,他又乘坐的马车,肯定追得上。

    上了官道,马就撒开蹄子跑了起来。

    穆原手持书卷坐在马车中。

    一行人轻装简行,只带了几个护卫,两辆马车。

    他坐一辆,另外一辆装的行李。

    赵寻赶车。

    程遇带着其他四个护卫骑马戴着斗笠护卫在马车旁。

    时值正午,太阳晒得厉害。

    在官道旁一处树荫下支着的茶摊旁停下车,准备喝口水吃点儿干粮休息一下。

    摊主牵了马去一旁吃草喝水。

    茶摊只两张桌子。

    穆原穿着玉白暗纹袍衫,头戴羊脂白玉冠,端着茶杯,小口抿着。

    温润非常,容仪无双。

    赵寻拿了携带的馒头给他,“郎君,将就吃几口,这天气越来越热了,休息会儿再走。”

    穆原接过馒头,边吃边翻看从马车上带下的书。

    赵寻啃着馒头坐在一旁,“郎君,咱们要去多久?”

    穆原淡淡道:“快则一月。”

    “那不是很久都见不到公主了?”

    穆原抬眼看他一眼。

    赵寻默默闭了嘴。

    休息够了,准备出发。

    官道处远远传来急促马蹄声。

    众人望了过去。

    赵寻嘟囔道:“马蹄声这么急,发生什么事了?”

    程遇道:“一听这马蹄就知道是匹好马,有劲儿。”

    穆原收回眼神,踩着脚凳上了马车。

    赵寻还是好奇往后面多看了几眼。

    官道上远远出现两道骑马人影。

    挥舞着马鞭,顶着烈日,马蹄下尘土飞扬。

    有些眼熟?

    手搭凉棚眯着眼看了看。

    越看越眼熟。

    挑开车帘道:“郎君,那是不是靖安公主啊?”

    穆原一怔,急忙从马车小窗向后望了过去。

    一袭暗红色劲装,俯身打马而来,英姿飒爽,衣裙翻飞,带着旺盛的生命力。

    离得远,看不清脸。

    但是那身影身形,莫名让他心头狂跳。

    几步下了车,站在一旁。

    马蹄声越来越近,心也越提越高。

    远远看着前方马车,明晏也松了口气。

    一夹马腹,跑得更快。

    离得近了,穆原也看清了她的脸。

    心克制不住狂跳起来,巨大的喜悦包裹全身,忍不住朝她迎了过去。

    明晏疾行而来,在他面前勒停雪风,跳了下来。

    “你昨日怎么没有和我说要去陈州?”

    穆原呆愣看着她热得红扑扑的脸,脸上还有细密的汗珠。

    手持马鞭站在他面前,如释重负的微笑。

    “公主,怎么来了?”

    明晏笑了笑,将今天上午的事情和他简单说了说。

    又问道:“你昨日怎么没有和我辞行?”

    穆原道:“昨日早朝提过,我以为公主知道的。”

    “不知道,走神了。”

    环顾四周,蹙眉道:“你就带这么几个人?不怕真查出什么被刺杀吗?这几个人保得住你的命吗?”

    “他们都是府中精挑细选过的,功夫很好。”

    明晏一路飞奔而来,嗓子干得冒烟。

    走到茶摊边灌了水。

    孟西已经牵马去喝水吃草。

    穆原递过来一方帕子,“擦擦汗。”

    明晏接过擦了擦,“我都不知道你要去陈州,父皇怎么没有给你多派人手?”

    “陛下给了金牌,到各地都可调兵。”

    “总有阳奉阴违的。”

    明晏将他单独拉到一边,避开人群。

    “我写封信,陈州离曲阳不远,你去找镇北军守将韩沧,让他调兵支援你,放心,都是我的人,可靠。”

    招呼赵寻拿来纸笔,坐在茶摊小桌子上快速写了一封信封好。

    递给穆原,“你收好了,别弄丢了。”

    穆原不敢去接,“殿下,私调守军,不合规矩。”

    明晏不耐烦道:“你怎么那么死脑筋,别让人知道就是了。”

    又将信塞入他的衣襟。

    扬起笑脸道:“我信任你,祝一切顺心,等你回京,我为你接风。”

    穆原手按在她塞信的衣襟处,心跳重重砸在胸腔,深深望进她眼里,“殿下。”

    明晏也不耽误,让孟西牵了马,翻身坐了上去。

    “一路平安。”

    打马便要离开,衣摆却被人扯住。

    穆原抬头看向坐在马上的她,紧了紧手里抓着的衣摆。

    “殿下,你答应我的,这段时间不会择定驸马,别忘了。”

    明晏翻个白眼,忽略他本就深情的含情目。

    “知道了。”

    一夹马腹,和孟西沿着管道回京。

    穆原紧走了两步,恨不得跟她一起回京,什么都不管不顾,只缠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