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万岁爷不好了,六阿哥他又捣蛋了 > 第416章 打倒控制主义

万岁爷不好了,六阿哥他又捣蛋了 第416章 打倒控制主义

    这位太子妃……

    身份不简单啊。

    出身正白旗汉军旗,祖上为满人,满姓瓜尔佳氏,不过他们这一支移居后居于满汉民族杂居处,故汉姓石,与汉人相交颇多,在汉臣中很有影响。

    太子妃,就是未来的皇后,凤仪天下的人选。

    选这么个出身背景的皇后,汗阿玛打定了主意让太子做满汉共主了!

    伊尔根觉罗氏喃喃自语,不住地念叨着,没错没错,她当时猜的没错,真是被证实了。

    他们家胤禔哪有什么机会?万岁爷真是……对他们爷狠心。

    就这么蒙着眼睛让他们家胤禔往前冲,不是存了心让他撞个头破血流的,一股脑冲下悬崖便也罢了。

    幸亏这几年幡然醒悟,谋求退路,要不等以后,就是那昨日黄花。

    黄花菜凉透了,再也无力回天。

    伊尔根觉罗氏只觉得讽刺。

    不过说起这位太子妃,石家的女儿——

    太子妃石氏在一众贵女中也是极优秀的,饱读诗书,知书达理,温婉贤淑,听说自幼受汉家文化熏陶,对汉家文化很熟悉,对满族传统也不生疏。

    是个一等一优秀的女人。

    几年前定下婚事,宫里就派了嬷嬷去教导。

    听说规矩学的很好,万岁爷满意的很。

    伊尔根觉罗氏倒是真的好奇这位太子妃会如何了,百闻不如一见,很快,她们也要见面了。

    她这个当大嫂的,对着这个弟媳也是难办,太子妃,长幼是她弟媳,按尊卑却是主子。

    如何相处,如何拿捏分寸,是一门学问。

    太子和她夫君闹得不好,这几年明面上看是水火不容,实际上吧,虽也不怎么好,但也……伊尔根觉罗氏没法寻个准确的词汇来描述他们的关系,太难描述了,两个人。

    虽也不怎么好,但也没那么坏,总是有一个平衡。

    她和太子妃,也要去找一个平衡。

    不过,伊尔根觉罗氏觉得,她和太子妃相处,总比他家大爷和太子容易,俩人见面不吵,全凭六弟。

    说起六弟,伊尔根觉罗氏又感慨不已,太子妃可要感谢六弟,她阿玛去年十一月赴京师途中病的那么重,要不是六弟这几年兢兢业业的捣鼓制药,几十种药方大幅推广,这石文炳运气也好,要不是快马加鞭送去的药物正好对此症,那人就没了。

    去年病逝,会耽误她成婚的,以后太子妃也是少个助力。

    现在呢,石文炳好生赴任,她也能安稳出嫁。

    伊尔根觉罗氏也不怨恨石氏出身尊贵,自怨自艾自个阿玛丢了乌纱帽,让她在一众妯娌里抬不起头来,她还蛮自得其乐,起码她和胤禔蜜里调油,伉俪情深,太子妃那边,府上格格李佳氏有孕,产期将近。

    日子都是自己过的,她已经很满意。

    那李佳氏若是生下庶长子……

    算了,最好别是庶长子,他们家爷肯定要去嘲讽,到时候又有的闹。

    伊尔根觉罗氏颇为头疼。

    太子那边的事,她都如数家珍,没别的,全靠她夫君在她耳边念叨,一日不说心里就不得劲,总要骂上一嘴。

    真是……

    害的她一见到太子就觉得古怪,怎么也没法将那些事往太子头上套,可胤禔总不会骗她。

    到时候与太子妃相处,她别说漏了嘴就好。

    太子妃石氏……

    胤礽这边也在想他这位福晋,到底是要即将娶妻的人,也是有着期待和希冀的。

    他汗阿玛和他额娘,就是少年夫妻,他额娘赫舍里氏,是汗阿玛的元后。

    他是汗阿玛和额娘的嫡次子。

    他的福晋和他,就像额娘和汗阿玛。

    一想到这个,胤礽心中就涌上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他没见过他额娘,只听旁人说过,他额娘是个多么好的人……

    汗阿玛会带他去祭拜,会与他说起往事。

    但是,那些回忆和冷冰冰的画像,终究不是额娘温暖的怀抱。

    现在,他也要娶福晋了。

    由石氏,他就不由得想起他额娘。

    心中就会泛起柔情。

    准备的太子妃未来的住所,还有一应吃穿用度,胤礽早有想法。

    可是,康熙横插一手,想让太子妃住到撷芳殿去,和太子的侍妾们一样都在那边。

    那撷芳殿,离毓庆宫多远呢?只能说要跨越大半个皇宫。

    和太子住的远一些,免得干扰朝政,后宫不得干政,太子还年轻,不能耽于美色,不能……

    反正就是不能不能不能,一堆大道理。

    胤祚都听呆了,他想都不用想,太子哥哥的想法,太子哥哥肯定不愿意啊。

    要是他,他也不愿意。

    这……在紫禁城还要异地恋吗?

    胤礽劝导无果,胤祚在哥哥的拜托下就出马了。

    笑话,汗阿玛你的掌控欲不要太强。

    你说这些,咱们就说太子自制力强,有目共睹,你自个儿也这么说过。

    汗阿玛总不能自打自脸吧。

    努力将话堵回去,胤祚又开始打感情牌,将仁孝皇后搬了出来。

    “仁孝皇后早逝,太子哥哥自幼没有额娘照料,汗阿玛独自将太子哥哥抚养长大,可人之常情,太子哥哥总是会想念仁孝皇后,有嫂嫂照顾,想必仁孝皇后也能安心些。”

    自小没有娘啊,小白菜地里黄啊,你能忍心吗你?还能让皇后在地底下也不安生,汗阿玛,你摸着良心想想啊。

    叽里咕噜,翻来覆去的就是说太子妃公认的温婉贤淑,这可是汗阿玛亲自挑的,汗阿玛什么眼光?那眼光一等一的好呀,汗阿玛怎能不相信自己的眼光?

    太子妃肯定顾全大局,从旁劝诫,不让太子哥哥耽于享乐。

    将康熙捧的高高的,每一句话都堵死了。

    别找理由,那些理由不成立。

    非得让太子哥哥和嫂嫂住在一起才是。

    这个问题的背后是什么呢?

    透过现象看本质——

    是汗阿玛超强控制欲,不得把太子哥哥逼疯了,有太子妃照料,夫妻俩还能互相扶持。

    身边总得有个亲近的人,能让他喘口气。

    好不容易太子哥哥身边的宫人汗阿玛不插手了,又要来插手嫂嫂的事。

    这可不能惯着。

    胤祚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