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 第362章 实力远超常人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第362章 实力远超常人

    在王允的计划中,铲除董卓只是时间问题。

    届时,他将以“除董第一功臣”

    的身份掌控朝局,辅佐年幼的天子治理天下。

    一旦实现这一目标,王允将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权力之盛令人难以想象。

    兖州之地,曹操近来心情大好。

    自天道金榜问世以来,他便鲜少展露笑容,每次榜单更新日更是愁云密布。

    早前几轮的排名中,因实力积累不足,他总是徘徊于中下游,未能跻身前五,甚至多次位列第八之后,这让他颇为沮丧。

    然而这次的榜单有所不同,它聚焦于【个人战力榜】,而非之前依赖资源和势力的各类榜单。

    对于曹操而言,这是一个扬眉吐气的机会。

    再加上近期族弟夏侯惇引荐了一位猛将——许褚。

    据夏侯惇描述,此人不仅勇猛异常,且曾与其有过交锋,实力远超常人。

    曹操听闻后颇为震撼,因为夏侯惇本身已是顶尖高手,能被他称赞如此,可见其非凡之处。

    更令人兴奋的是,这位许褚尚无主人,是纯粹的白身。

    这让曹操燃起了强烈的希望,立即向夏侯惇追问详情。

    得知对方出身本乡后,曹操更加欣喜,认为这是上天赐予的大好机会。

    他立刻召集夏侯惇、曹仁等亲信,一同奔赴许家村,志在将其纳入麾下。

    曹操抵达许家村时,正巧目睹了许褚徒手拉动狂奔的疯牛,仅迈出了九步便将其制服。

    这一壮举让曹操赞叹不已:“此人力拔山兮气盖世,实乃勇士!”

    随后,曹操主动上前与许褚攀谈,借助夏侯惇的引荐,两人迅速建立信任。

    许褚得知面前的小个子竟是兖州牧曹操时,既惊讶又疑惑:如此高官为何屈尊到访?经曹操表明来意后,许褚陷入纠结。

    他原计划待自身登上【个人战力榜】后再择良主辅佐,但如今被曹操亲自相邀,内心难以抉择。

    曹操言语间充满诚意,夏侯惇也极力劝说,更让许褚感受到曹操的真诚与器重。

    最终,许褚被曹操的胸怀和乡情打动,决定追随其左右。

    “主公,许褚愿效犬马之劳,万死不辞!”

    许褚的加入令曹操欣喜若狂,直呼得此猛将如虎添翼。

    这一结果与历史一致,也成为曹操喜出望外的重要原因。

    此外,曹操采纳陈昱的建议,发现【诸侯军队兵力榜】存在漏洞:榜单并未明确登记何种军队才算有效。

    陈昱提议,只需统计已注册的正规军即可计入榜单。

    这一发现无疑为曹操提供了新的战略思路。

    如果采取这样的策略,操作空间相当广阔。

    曹操可以招募一批临时兵源,只需在金榜公布时将他们列为士兵,一旦金榜结束便立即恢复平民身份,继续从事生产活动。

    金榜并未限定只能由青壮年组成军队,因此老人和小孩同样具备参战资格。

    受时代观念限制,陈昱未提及女性加入,但这部分人群已构成可观的人力资源。

    曹操若能将他们登记为临时兵员,仅需供应金榜期间的粮草,虽短期内消耗巨大,却仅为一日所需,尚可承受。

    待金榜结果公布后,凭借排名提升带来的丰厚奖励,这些成本将成倍回补,形成良性循环。

    剩余的粮草还可用于组建正规军,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

    如此循序渐进,逐步壮大,最终不仅实力增强,还能从容应对如袁绍这样的强敌。

    曹操听后深感此法可行,即便失败也仅是一日粮草的损失,于他而言并非不可接受。

    然而,若陈昱的构想得以实现,通过此方式优化金榜规则,曹操将获益匪浅。

    随着时间推移,他的基础与规模都将显着提升,从而在乱世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

    益州境内,张任经过数日奔波,抵达益州与汉中交界处。

    他已确认,汉中已然易主。

    西凉王已掌控汉中,张任从旁敲侧击中得知西凉军以三万铁骑灭掉拥有八万兵力的张鲁,仅耗时数日。

    起初张任难以置信,但派遣探子核实后发现确有此事。

    震惊之余,他询问领军将领是谁,探子回答是李存孝,这位被称为“霸王之勇”

    的神将。

    张任虽未见过李存孝,但此刻不得不相信这奇迹般的战绩。

    他担心汉中是否仍在李存孝手中,便急切地追问当前守将是何人。

    李存孝坐镇汉中,让张任闻风丧胆,战意全无。

    得知这一消息后,张任迅速下令撤军,益州军的汉中征讨行动就此草草收场。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公元190年末。

    随着寒冬来临,诸侯们纷纷休整备战。

    这天是一月一次的金榜公布日,天下瞩目。

    这次的榜单不同以往,不再是仅限少数诸侯,而是面向所有人,但仅有三十人能上榜。

    谁会是这顶尖强者中的佼佼者?这无疑充满了未知数。

    各方势力对“天道金榜”

    的发布充满期待,诸侯们尤为关注榜单上的武将归属。

    当金榜显现时,天道之音宣布了最新排名。

    前十名中,仅董卓、陶谦、曹操等五人维持原状,但从第五名开始出现变动。

    孙坚超越士燮,跃居第四,获得丰厚奖励,而士燮则下滑一位。

    这一变化引发极大轰动,尤其是对其他诸侯而言,意味着潜在的竞争加剧。

    特别是袁绍,他对孙坚的崛起深感不安,因其曾因孙坚扩张而失去优势地位。

    此番排名调整,无疑加剧了诸侯之间的紧张局势。

    当前形势下,看到曾被自己所厌恶的人超越自己,甚至在排名上领先两位,任谁都会难以接受。

    冀州的邺城中,袁绍盯着榜单上孙坚不断攀升的名次,脸色阴沉如墨。

    周围的随从大气不敢出,生怕稍有不慎惹怒了主子。

    终于,在长久的寂静之后,袁绍重重哼了一声,愤愤说道:“暂且容这孙坚嚣张片刻,等我北上幽州剿灭公孙瓒后,汇聚冀州、青州、幽州之力,不信胜不了他区区一州之地。”

    众人赶忙附和:“主公英明!待平定幽州,何愁不能胜过孙坚?”

    孙坚所在的扬州丹阳,同样传来了捷报。

    他得知自己已升至第四位,不仅挤掉原来的交州刺史士燮,还获得了更高的关注。

    儿子孙策按捺不住激动:“父亲,我们已经位列第四了!”

    周瑜也展颜祝贺,称这是团队努力的结果。

    面对部下的夸赞,孙坚感慨良多,认为是年轻人的成长推动了这一切。

    整个阵营因这个好消息而洋溢着喜悦。

    他深感欣慰,因为有了孙策这样的优秀儿子。

    同时,他也为孙策能拥有周瑜这样可靠的朋友而感到高兴。

    他相信,在自己离世之后,这对好友仍会齐心协力,让江东的基业得以延续。

    ……

    天道金榜持续更新中,排名第三的荆州牧刘表依然保持原状。

    然而,当榜单进入第二名时,出现了显着变化。

    仅看诸侯的名字,就能感受到其中的波澜——

    【诸侯领地榜第二名:益州牧刘璋,领地面积约八十三万平方公里!奖励黄金二十万两!粮草二十万石!】

    ……

    此消息一出,天下为之震惊。

    人们惊讶地发现,益州牧的位置已经从刘焉易主至刘璋。

    这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在短短半个月内,刘焉去世,刘璋接任的消息因古代交通不便,尚未广泛传播。

    加之益州地理位置偏远,与外界沟通甚少,刘焉在任期间更是切断了对外联络,导致益州几乎成了封闭之地。

    直至今日,知晓这一变故的人依旧寥寥无几,即便是一些诸侯,也未接到确切信息。

    毕竟,他们没有类似锦衣卫这样覆盖全国的情报网络,难以及时掌握动态。

    然而,诸侯们凭借常理推测,认为刘焉已逝,刘璋继位应是事实。

    毕竟,作为汉室宗亲的继承人和一方诸侯,此事不可能无人察觉。

    由此可推,刘焉大概率已经不在人世。

    但众人注意到,刘璋的领地面积较刘焉时期大幅缩水,不禁产生疑问:难道是新君即位后,遭遇内部反对势力割据?大家纷纷揣测。

    兖州·昌邑。

    对此,曹操亦心存疑虑,遂向旁人询问。

    曹操询问众人对刘璋领地骤减的看法,短短一月内便少了二十多万平方公里。

    众人思索之际,荀彧分析称,这或许是刘璋刚继位时益州发生变故所致。

    曹操对此表示认同,但仍有疑虑,担心是否因外部势力入侵。

    荀彧则坚决否定,指出益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周围并无强敌,因此问题应出在内部。

    他认为,益州人士对刘璋继位存有争议,部分人甚至割据自立,从而导致了这一结果。

    曹操听后深以为然,其他人也附和荀彧的观点,毕竟没人料到西凉军能迅速攻占汉中。

    这个宛如传奇的事实,大概不会有人轻易相信。

    然而,除了曹操之外,各地诸侯都在热议此事。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得出的共识基本一致:刘璋继位后未能服众,致使益州局势动荡。

    就在这一片议论声中,榜单上第一名的消息终于揭晓,依旧是熟悉的名字。

    令人惊讶的是,这位西凉王的领地面积又一次扩大了。

    根据最新公告,【诸侯领地榜第一名:西凉王林枫,领地面积约三百二十八万平方公里!继续保持第一名,获得黄金三十万两,粮草三十万石的奖励!】

    虽然名字没有变化,但他的领地面积却有了显着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