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 第385章 力大无穷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第385章 力大无穷

    旁边的孙策也被这句话震惊到说不出话。

    据他所知,李元霸的锤子确实沉重无比,每只都有磨盘大小,重量更是达数百斤。

    想到这些,孙策不禁感叹,李元霸被称为“霸王”

    实至名归。

    单凭这份力气,天下恐怕无人能敌。

    他忍不住向父亲提问:“父亲,这么说来,李元霸岂不是天下无双?这金榜第一的位置,他当仁不让吧?”

    孙坚摇头否定了儿子的看法:“不,金榜前二或许可以,但第一未必。”

    孙策和周瑜大吃一惊,难道还有人能与李元霸抗衡?

    孙策急切地追问:“父亲,难道这世上真有人能与李元霸匹敌?”

    孙坚指向金榜,示意他们仔细查看。

    果然,上面提到“李存孝曾在洛阳一招击败吕布”

    两人看完,顿时感到压力倍增。

    这还没完,更可怕的是,这两个强人都隶属于西凉王麾下。

    孙策和周瑜意识到,面对这样的力量,天下又有谁敢阻挡西凉军的步伐?

    孙坚观察到眼前的情况,稍作思考后安慰众人:“无需担忧,他们虽称霸天下,终究是凡人。

    李元霸虽勇却愚钝,不足为惧;李存孝智勇双全,但我们齐心协力,仍有机会与其抗衡。”

    周瑜和孙策听后,从之前的恐惧中恢复过来。

    他们明白,未开战就退缩不合常理。

    孙坚也因儿子与挚友的坚定感到宽慰。

    他意识到,敌人的强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还未交战便已心生畏惧。

    庆幸的是,孙策和周瑜并非这样的人。

    随后,孙坚心中涌起对李存孝和李元霸的感激之情。

    若非他们的存在,或许孙策和周瑜无法成长至此。

    作为昔日的“天下第一武将”

    ,吕布仅位列第九,这一结果引发热议。

    然而,金榜的进程并未受外界影响,继续公布榜单。

    裴元庆以武力值103点荣登第八位,被誉为“哪吒转世”

    ,力大无穷。

    裴元庆和王彦章新晋入榜,让众人感到意外。

    裴元庆虽曾硬接李元霸一锤闻名,但后续并无太多亮眼表现,仅被少数诸侯熟知。

    而王彦章因加入西凉阵营时间尚短,几乎无人知晓。

    天下百姓对他们二人颇为陌生,而诸侯们却因此倍感压力。

    曹操期待从榜单中获得关于绝世武将的消息,如今却发现上榜者与己无关,心中难免失落。

    曹老板一直期待金榜上能出现一个陌生的名字,因为他认为这是在野武将的象征。

    他更希望这个名字出现得越晚越好,因为这意味着这名武将在榜单上的位置会更高,实力更强。

    然而,当他发现金榜第七名确实是个陌生名字时,虽然兴奋了一瞬间,但很快就被失望占据。

    这位名为王彦章的新上榜者虽位列第七,却刚投奔西凉王不久,毫无过往战绩可言。

    这一结果让曹老板大失所望,他甚至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他原本以为这是个可以招揽的顶级人才,没想到对方已经成为自己的宿敌西凉王的手下。

    尤其是西凉王已如此强大,如今再添一名金榜第七的猛将,更是令曹老板忧心忡忡。

    身边的荀彧也难以掩饰震惊之情,他曾判断金榜前八中至少有三位未被熟知的在野武将。

    然而事实证明,其中一个所谓的“在野武将”

    实际上早已归附于西凉王麾下,且加入时间并不长。

    荀彧对此深感无奈,甚至怀疑金榜是不是有意针对自己。

    从诸侯领地榜到个人战力榜,他因西凉王屡次受挫,如今已是满心疲惫。

    荀彧自诩为“王佐之才”

    ,对天下局势洞察入微,从未有过失误。

    然而,在面对林枫时,他却屡次受挫,这让他深感困惑。

    难道林枫真是自己的克星?即使一向不信鬼神之说的荀彧,也渐渐被这种想法困扰。

    戏志才和程昱同样感到沮丧,因为他们曾判断尚未上榜的三位武将皆为在野状态。

    可如今,裴元庆一上榜便让他们颜面尽失,众人沉默不语,连善于活跃气氛的曹操也无心多言。

    曹操凝视着金榜上关于裴元庆的评价,其中提到的“哪吒转世”

    令他一头雾水。

    他对这个陌生的概念充满疑问,因为哪吒这一形象源于《封神演义》与《西游记》,与现实相差甚远。

    东汉末年,曹操自然听不到后世所熟知的“三太子”

    之名。

    在那个年代,转世的概念对古人而言难以理解,甚至阴曹地府的说法都不存在,更别提奈何桥、十殿阎罗、彼岸花和轮回这类东西了。

    尽管如此,当听到裴元庆拥有双臂不下万斤之力时,曹操依然震惊不已。

    历史上项羽举鼎不过千斤,而这位裴元庆竟有这样的神力,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曹操曾在虎牢关见过裴元庆,当时他不过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如今两年过去,年龄虽有所增长,却依旧未到加冠之年。

    这样一个少年不仅在武力上超越飞将吕布,还具备如此惊人的力量,实在匪夷所思。

    曹操想起金榜上提到的“哪吒转世”

    ,开始隐约意识到这位“哪吒”

    可能并非普通人物。

    在他看来,“转世”

    即为来生,他已基本正确理解了这一概念。

    经过一番思索,曹操愈发确信,“哪吒”

    定是一位超凡脱俗的高手,而非寻常凡人。

    若非如此,怎能在年纪轻轻时便展现出如此惊人的力量呢?曹操并未将其视为仙神,而是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人类巅峰强者。

    古人普遍相信神明之说,即便如曹操、荀彧这般智者也不例外。

    即便他们内心未必笃信,但在面对无法解释的现象时,仍会下意识归因于仙神之力。

    因此,若曹老板得知“哪吒”

    是天界神仙,裴元庆年幼便展现惊人力量之事便不足为奇,他或许只会感受到对仙神的敬意及自我观念的动摇。

    然而,当曹操目睹裴元庆双臂力达万斤后,不禁联想到昔日锤震裴元庆的李元霸。

    据金榜记载,裴元庆曾两次直面李元霸,一次正面硬抗两锤安然无恙,另一次虽遭偷袭却依旧挺住一锤。

    尽管未明确评判二人强弱,但从字里行间已可推断,李元霸实力远胜裴元庆。

    裴元庆能硬接李元霸数锤且被载入史册,足见其非凡之处。

    毕竟,谁听说过强者接住弱者攻击还能被视为战绩?金榜若如此记载,恐怕每位武将都将是战绩累累。

    例如,在战场上,若按此逻辑,每个敌人都可成为某武将的战绩。

    这样的记载显然不妥,反观吕布之战,金榜只记录有名号的将领,即便这些人实力平平,却因声名显赫而留名青史。

    这表明,实力虽重要,名声更为关键。

    金榜记录的不仅是声名,更是实力的象征。

    尽管刘关张起初并不为人所知,但他们强大的能力使他们注定会被记录在案。

    相比之下,普通士兵则无缘这一荣耀。

    历史中关于关羽和张飞的战绩,多是败于吕布之手,而非击败无名小卒。

    因此,裴元庆能够硬接李元霸一锤而不败,这本身已说明裴元庆的实力逊于李元霸,且差距明显。

    若裴元庆实力相当,应当是经历数十甚至数百回合后才显弱势,而非仅凭一两锤便定输赢。

    李元霸究竟有多强大?裴元庆已有万斤以上的臂力,却被李元霸轻易压制。

    那么李元霸的臂力可能是多少?两万斤,还是更高?仅仅想象这一点,曹操就觉得头皮发麻。

    更令曹操不安的是还有李存孝的存在。

    想到这些,曹操愈发渴望联合各方势力,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强大敌人。

    此时,曹操仰望金榜,祈祷李元霸和李存孝上榜时,其评价不会过于惊人,以免引发他的头痛。

    冀州邺城,夜色深沉。

    袁绍看到金榜上公布的两位武将皆为西凉王的手下,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特别是当得知那位名叫王彦章的无名将领竟是西凉王的新近加盟者时,他的情绪更加低落。

    据金榜上的历史战绩显示,这位王彦章加入西凉阵营的时间并不长。

    袁绍感到十分沮丧,甚至有吐血的冲动。

    他不禁质问命运为何如此偏袒林枫,让他平白无故得到这样一位顶尖武将。

    这种突如其来的优势让袁绍愤懑不已。

    与此同时,冀州的官员们也陷入了沉寂。

    他们刚断定那三位神秘武将为在野之士,金榜便揭露其中一人实为西凉王属下。

    尤其是得知此人新近投奔的消息,无疑是对他们的判断力的一种讽刺。

    这种接近胜利却最终失败的感觉令人难以承受,沮授尤其感到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沮授的困惑与荀彧如出一辙,他怀疑金榜似乎有意针对自己。

    然而,与荀彧不同的是,沮授并非始终参与讨论,多数时候是田丰发表见解,偶尔郭图也会插话。

    袁绍对金榜上出现的新面孔感到愤怒,特别是王彦章的上榜让他难以接受。

    这个新武将不仅排名高于吕布,还位列第七,且是近期才加入林枫阵营的。

    袁绍因此情绪激动,浑身颤抖。

    冀州的官员们见状都不敢开口,即使是直言敢谏的田丰也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