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 第398章 这实在太过离谱了!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第398章 这实在太过离谱了!

    金榜的评判标准显然超出了单纯的过往与现状。

    沮授继续说道:“主公,金榜的评定绝非只依据过去或现在的表现。

    比如位列末尾的夏侯惇,他是主公故友曹州牧的堂弟,主公应该非常了解他。”

    袁绍点头认可,确实,他与曹操自幼相识,对夏侯惇的情况自然熟悉。

    两人的关系曾相当亲密,只是后来因种种缘由逐渐疏远。

    袁绍对曹操的家庭状况了如指掌,尤其对夏侯惇印象深刻。

    夏侯惇以其非凡的勇武闻名,被袁绍视为仅次于自家家臣颜良和文丑的存在。

    沮授见袁绍点头,便问道:“主公,夏侯惇是否独眼?”

    袁绍疑惑不解,脱口而出:“不,他双目完好无损。”

    然而,当他们望向天上的金榜时,发现上面对夏侯惇的评价竟然是“独眼夏侯,勇不可挡”

    。

    袁绍震惊不已,沮授则解释说这预示着夏侯惇将来会成为独眼,从而证明金榜具有预见未来的功能。

    袁绍虽心生疑虑,却难以反驳,只能默默接受这一神秘的现象。

    这实在太过离谱了!

    然而,袁绍最终还是没有将自己的疑惑说出口。

    就在这一刻,从“人屠”

    带来的震撼中逐渐恢复的郭图,目睹了眼前的一幕。

    随即灵机一动,又摆出了拍马屁的姿态。

    他正色说道:

    “沮公与,你别在这胡言乱语了!”

    “这榜单怎么可能会预知未来?”

    “一定是夏侯惇最近变成了独眼,只是我们还不知情而已。”

    袁绍听了,觉得郭图的话似乎比沮授的更有道理,便附和道:

    “说得对,确实如此!”

    “公与,我和孟德自两年前的诸侯联军讨伐董卓以来,就未曾谋面。”

    “两年时间,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或许夏侯惇就是在那之后成了独眼。”

    沮授见郭图又来搅局,无奈地摇了摇头。

    但他依然耐心解释道:

    “主公,即便您与曹州牧已两年未见,但冀州与兖州本是盟友,往来频繁。”

    “况且夏侯惇身为曹营的重要将领,若真失明,这样的大事我们怎会不知?”

    “兖州与我们冀州毗邻,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袁绍听后犹豫起来,觉得沮授的话很有道理。

    夏侯惇身为曹营首领,若是眼睛受伤,这样的消息不可能到现在还未传到他们耳中。

    而另一边,郭图却坐不住了。

    他已经多次被金榜否定,如今连袁绍都不再信任他。

    如果再不采取行动,他恐怕真的要去西凉了。

    事实上,郭图对此深感后悔。

    他现在不愿去西凉,因为自从得知西凉王对世家的态度后,他便不敢前往。

    要知道,他郭图出身颍川郭氏,怎敢轻举妄动?

    郭图出身名门,本不该涉足西凉。

    因西凉王对世家深恶痛绝,他便选择留在袁绍手下谋生。

    然而,自从金榜发布,他对主公的信任大打折扣,因此急于在袁绍面前表现。

    当沮授提出警告时,郭图立即反驳,并抛出一种荒诞的可能性来混淆视听。

    面对沮授提出的证据,袁绍并未动摇。

    他始终对金榜的能力持怀疑态度,即便这理由站不住脚,他也愿意接受。

    沮授见状,再次举出几个例子,试图让主公明白金榜可能存在的问题,但袁绍依旧固执己见。

    沮授直言金榜对薛礼的评价既是对当前实力的认可,也是对未来潜力的预判。

    即便薛礼初来乍到,无太多战绩,却获封【当世战神】,显然金榜对其充满期待。

    至于排名第七的王彦章,虽仅是西凉王麾下的新人,但金榜称其为【举世皆敌】,这不仅是对其现有能力的肯定,更是预言他将成为众矢之的。

    而徐晓作为亲卫统领,未参与过正面对抗,却被称为【在世人屠】,实在令人费解。

    然而,这些反常现象让沮授深感金榜蕴含预测之力。

    田丰附和道,金榜乃天道所生,或许真有此能力。

    袁绍听后深以为然,连续多次的反常评价已令他不得不信服。

    袁绍即便心中再抗拒,也不得不接受现实。

    此时,他最信赖的谋士也站出来支持这一决定,这让袁绍完全信服。

    然而,这一切却让旁边的郭图陷入了困境。

    他不仅没得到任何好处,反而因此背负了不必要的麻烦。

    沮授的一番话已经让郭图无从辩驳。

    无论如何解释,都无法找到合理的借口。

    最终,他只能默默承受这一切,甚至担心这会进一步损害他在主公心中的形象。

    果然,袁绍听完沮授的话后,愤怒地瞪向郭图,冷声道:“郭图,你真是个废物!若不是因为你乱说话,我的大事恐怕早已成功。

    还不快滚开,别在我眼前碍事!”

    正如郭图所料,袁绍果然将怒火转移到了他的身上。

    面对这样的局面,郭图心中满是怨恨,暗暗发誓:“袁绍,你等着吧!一旦我加入西凉王阵营,便是你的末日。”

    无奈之下,郭图再次回到了西凉王身边。

    有人疑惑,为何说是“再次”

    回归?实际上,郭图从未真正离开过西凉王的势力范围,他一直视自己为西凉王的重要助手。

    因此,他的归来自然可以被称为“重新回归”

    。

    郭图这次贷款“西凉文武”

    的操作,堪称一绝,与刘备之前贷款“绝世武将”

    的操作不分伯仲。

    这两人一个被称为《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坑货,专爱坑自己主公;另一个则是第一灾星,跟随谁谁就倒霉。

    他们这种相似的操作方式真是令人称奇。

    要是林枫得知郭图的行为,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林枫对郭图向来没什么好感,甚至到了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地步。

    所以,郭图现在所幻想的美好未来,一旦变成现实,恐怕会面临极其严酷的后果。

    徐州的小沛,罕见地出现了刘备并未表现出分裂情绪的情形。

    他既没有嫉妒林枫,也没有满心愤恨。

    此时的刘备脸上露出了与曹操、袁绍类似的恐惧神色,即便演技再好的他,也难以掩饰内心的惊恐。

    当看到金榜给予徐晓的【在世人屠】时,连这位影帝级别的刘备都无法保持镇定。

    这一称号的震慑力可见一斑,让一向善于表情管理的刘备也难以自持。

    此刻的刘备内心一片冰凉,总觉得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刘备全身的血液此刻异常平静,甚至冰冷刺骨,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冻结。

    他身体僵硬,嘴唇颤抖,与平日深沉内敛的模样判若两人。

    一旁的关羽和张飞同样神情凝重,就连一向豪迈的张飞也对徐晓的实力心生敬畏。

    在得知徐晓被评为【在世人屠】后,众人心中震撼不已。

    张飞忍不住猜测,徐晓是否是白起转世。

    即便没有太多学识的张飞,也深知白起的威名,更不用说身为猛将的关羽了。

    白起以百万敌军的战绩闻名,他的行为在儒家中常遭非议,但其军事才能却不可否认。

    张飞吞下一口唾沫,打破沉默:“大哥,我们该怎么办?”

    这句话带着一丝慌乱,却也是众人共同的疑问。

    白起声名狼藉,但其威名依旧令人闻风丧胆。

    名声不佳反衬出他极高的知名度,连屠夫张飞都熟知他的事迹。

    关羽听闻张飞提及白起,立即制止,否认世间有所谓转世之说。

    关羽深知金榜所言,仅是形容徐晓与白起同样残忍,似“人屠”

    然而,关羽迅速反驳并非质疑张飞,而是因兄长异常的表现。

    自徐晓上榜,兄长便神情异样,本应愤怒却显得萎靡。

    关羽察觉兄长面色惨白、嘴唇青紫,似重病缠身。

    意识到兄长被“人屠”

    的评价震慑,关羽阻止张飞以免加重兄长的不适。

    张飞不明所以,困惑于二哥为何强烈反对自己的话。

    关羽的表情仿佛是在面对某种不可饶恕的过错,而他的三弟张飞则是一脸迷茫,完全搞不清楚状况。

    关羽十分无奈,这个三弟总是这么一根筋,毫无察言观色的能力。

    但作为兄长,他还是得提醒一下。

    他用眼睛示意了一下刘备所在的方向,又轻轻抬下巴,让张飞往那边看。

    张飞虽然单纯,但还不至于迟钝到这种地步。

    自家二哥的意思再明显不过,要是他还不明白,那确实该找块砖头敲醒自己了。

    张飞顺着关羽的眼神望去,果然看到了大哥刘备。

    他疑惑地问:“二哥为啥让我看大哥?”

    随即意识到了什么,仔细观察大哥的状态。

    刘备此刻的表现有些奇怪,全身微微颤抖,不像平时的镇定自若。

    张飞很快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原来是因为徐晓的【在世人屠】让大哥受到了惊吓。

    明白了这一切后,张飞感激地朝关羽点了点头,表示歉意。

    关羽则是无奈地瞪了他一眼,没有再多说什么。

    关羽见刘备渐渐恢复,心中稍安。

    他宽慰道:\"大哥无需忧心,徐晓虽有【在世人屠】之称,但从其过往战绩看,不过是个未曾上过战场的亲卫统领。

    这样的身份,如何称得上【人屠】?或许只是金榜预测他未来可能具备此能力。

    但未来之事,尚不可知,我们只需专注提升自身实力。

    待时机成熟,一举击溃西凉军,如此一来,所谓的【人屠】便不足为惧。

    \"刘备听后,心情大定,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