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徒孙都剑仙了,老祖还在苟着! > 第49章 物是人非

徒孙都剑仙了,老祖还在苟着! 第49章 物是人非

    灵字辈的弟子们听着玄雨和玄思的话,恭恭敬敬地说道:“师叔,小师叔,弟子明白了......”

    不过众多灵字辈弟子没打算如此张扬。

    说完,九人各自仔细地收拾好功法秘籍,检查着自身灵剑准备出发。

    灵瑶道袍衣袖,将几缕散落的发丝别至耳后,神色从容。灵轩则紧握着剑柄,难掩内心的激动与紧张。其余弟子也都神色肃穆。

    收拾好一切之后,其余八人纷纷踏上灵剑(灵枪),御空而行,眨眼间便消失在了天际,只留下一道道绚烂的剑光。

    只有玄思,孤零零地站在原地,望着众人离去的方向,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迈着沉重的步伐,慢慢走路下山。

    没办法,谁让他不会飞呢?玄思暗自苦笑,他不过区区炼气八层的修为,不能御空飞行。实在是有些不够看,但是谁让他辈分高呢! 也要出去传道。

    随着九人的离开,道剑宗内顿时显得更加空旷寂静了,原本杂役弟子和外门弟子就走的差不多。现在道剑宗内只剩下林玄静、李青云爷孙,还有几个外门的小孩子。

    九人之中的灵虎、灵风和灵磊,在离开道剑宗之后,在天空中,望着眼前广袤的天地,一时间心中心潮澎湃。

    一句形容那便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他们每人只需要去计划好的三郡之地就行。灵虎、灵风、灵磊三人就直奔目的地而去。

    而余下几人,心中着怀中对故乡的思念,于是各自回到出生的地方去看看。

    灵瑶回到了九江郡的苏家宅院,这座宅院,承载着她儿时的欢乐,也见证了她家族的兴衰荣辱。

    当她的身影出现在宅院门前,那朱红色的大门缓缓打开,门内的老管家眼中满是惊喜与激动。

    “小姐,你回来了!我去通知老爷。”

    老管家声音颤抖着。

    灵瑶微笑点头着走进宅院,距离上次因为无生教的事情回来,已经是十多年前了。目光扫过熟悉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让她难得感受到平静。

    庭院中的那棵老柳树,依旧枝繁叶茂,仿佛在默默等待着她的归来。她走进正厅,厅内的布置依旧如昔,只是多了几分岁月的痕迹。

    不一会,随着管家的通知,苏家家主苏正清已经迈着沉稳的步伐来到了院中。他神色肃穆,目光威严。

    旁边正是他的哥哥苏阳。灵瑶看着哥哥和父亲,快步走上前问道:“这些年,父亲可还安好?家中有无难事。”

    苏正清听着灵瑶的问话,说道:“瑶儿,自从上次你和你师弟们解决了无生教的事情之后,苏家并未有遇见什么难事。而且自那次以后,城主府还对我们苏家大行方便之门......”

    灵瑶听着父亲的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如此甚好,女儿也放心了。”

    说罢,灵瑶就从戒指中拿出了几张护身符和一些丹药,递给父亲和哥哥,说道:“这护身符和丹药可保平安和安神,这些丹药能够调理身体,父亲和哥哥收好。”

    苏正清和苏阳连忙接过,两人眼中满是欣慰之情。

    这时灵瑶的父亲苏正清说道:“瑶儿,你看我们苏家还有人可以跟着你去道剑宗修行吗?”

    灵瑶回应着说道:“父亲,想要修行是需要有灵根的,这次我师父就是让我们下山就是为了传播道剑宗的传承,这里有些宗门功法秘籍,父亲可以让人拿去印刷,然后传播出去。”

    苏正清微微颔首,说道:“如此甚好,也算为家族积德,为世间谋福。”

    苏阳这时开口道:“瑶儿,哥哥和你姐姐膝下都有子女,可否让他们来看看能否修炼?”

    “可以的,哥哥,让孩子来找我测试就好,我身上刚好带了有测灵石,可以给他们测试一下。”

    苏阳闻言,面露喜色,赶忙差人去叫孩子们过来,一番测试之后,灵瑶的这些侄子侄女并未有修炼天赋。

    这样苏阳满脸失落。

    灵瑶这时说道:“哥哥不必介怀,世事不可强求。”

    苏阳听了,虽有些失落,但也点了点头说道:“妹妹说得是,是我执念了。”

    灵瑶轻轻拍了拍苏阳的肩膀,以示安慰。

    ......

    而在另一边,灵刚则回到了赵家村,这个宁静的小村落,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一切都显得那么祥和。

    村民们大多靠打猎为生,然后将猎物带去城中贩卖。

    当灵刚踏入村子的那一刻,一位年轻村民看着身着道袍的灵刚上前问道:“你找谁啊?”

    灵刚看着眼前有点熟悉的人,说道:“你是赵宇吧?”

    “哎,你是谁怎么知道我名字?”

    “我是赵刚啊。”

    “嗯?赵刚?哦!原来是你啊!”

    赵宇脸上露出恍然之色,上下打量着赵刚,思绪仿佛飘回到曾经的岁月,心中涌起一阵感慨。

    “这些年你都去哪儿了?”

    “我去一个宗门修行去了。”

    ......

    和儿时玩伴赵宇聊了一会之后,赵刚回到了赵家村他的家门前,一路上,赵刚的心情有些复杂。想起他在书上看见的一句话: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刚到家的灵刚推开小屋的房门,看见屋中父母还有和自己有几分相像一个年轻人。

    灵刚看见父母,说道:“父亲,母亲,我回来了,你们可还安好?”

    这时,赵母开口道:“刚儿,你怎么回来了,你不是去修炼了吗?来让母亲好好看看。”

    赵母说着就走上前,拉住灵刚的手,用一双粗糙的双手抚摸打量着灵刚,眼中满是关切与慈爱。

    赵父则站在一旁,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说道:“刚儿,这是你的弟弟,赵勇,勇儿快叫哥哥。”

    随着赵勇的一声“哥哥!”

    传来,灵刚体会到一种别样的心情。

    “弟弟好。来让哥哥好好看看......”

    说话之间,灵刚就从赵母旁边向赵勇走去,打量着弟弟,伸手抚摸了一下身体,然后抱住弟弟说:“好!好!好弟弟。”

    赵勇被这突如其来的拥抱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但很快也伸手回抱住了灵刚,兄弟间的情谊在这简单的动作中展露无遗。

    一番寒暄之后,灵刚就和父母和弟弟讲述着他在道剑宗修行之事。

    他绘声绘色地描述着:“爹,娘,弟弟,道剑宗里的修行可艰苦了,但我都咬牙坚持下来了。这次下山是为了道剑宗传道而来。”

    赵父和赵母听着林刚的话,也是感慨万分。赵父说道:“刚儿,能有这样的机缘是你的福气,可要好好珍惜,好好修行。你选择的路,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赵母则抹了抹眼角的泪花,说道:“我儿在外面受苦了,这次回来可要多住些时日。”

    灵刚这时说道:“母亲,可能不行,此次因宗门之事而来,可能也就住个一两日。”

    赵母脸上闪过一丝失落,但很快又强颜欢笑道:“那也行,能回来看看就好,宗门的事重要。”

    这两日之间,灵刚在赵家度过的十分愉快,而灵刚深知修行之路虽艰辛但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于是他也想让他弟弟尝试一下,是否能够修行。

    一日忙完之后,灵刚找到赵勇。他看向赵勇,目光中满是期待说道:“弟弟,要不你也用测灵石试试,万一有灵根,这样你就可以来道剑宗和我一起修炼了。”

    赵勇听着哥哥的话,仰头思索起来,片刻之后,他却坚定地说道:“我想要在家陪着父亲母亲,并不想去道剑宗修炼,修炼哥哥你去就好了。”

    “我已经和小镇张屠夫家的闺女定了一门亲事,我们两情相悦,我想留下来成亲。而哥哥您还是安心修炼吧。家里我可以照顾。”

    灵刚听着弟弟的话,满脸不可思议,弟弟居然不想修行。

    赵勇看着哥哥的表情,也知道哥哥不能理解,说道:“哥哥,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想法,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身上......”

    “哥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好,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去过完自己的这一生,才会不留遗憾。所以说哥哥也不必介怀。”

    闻听着赵勇的话,灵刚眼眶微微泛红,他知道弟弟一是因为父母,二是因为要成亲......

    他从戒指中拿出了功法丹药和一些符箓,交到赵勇手中。

    说道:“这是宗门传道功法你在家里没事看看,也可以先练练。丹药你和父母服用,这符箓......”

    赵勇接过,兄弟二人双手紧握,一切尽在不言中。

    ......

    灵轩身世凄苦,自幼父母双亡,流落街头。幸得吴郡吴县唐家怜悯,将其收养,成为唐家唐明黄少爷的书童。

    时光匆匆,二十多年前,林玄静把他领回道剑宗,从此踏上修仙之路。然灵轩从未忘却唐家的恩情,此次,他决定回去,去看望那位曾经的少爷,还有给予他年少时温饱与温暖的唐家。

    今日是吴郡吴县唐家唐老太爷60岁大寿,唐家是整个吴县里面是行善积德的之家,所以说今日大寿宾客络绎不绝。

    唐家宅院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门口的家丁忙得不可开交,迎来送往,笑脸相迎每一位前来贺寿的宾客。府内的下人们穿梭于各个院落,端茶倒水,布置宴席,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

    正在宾客举杯共饮之时,天空之上,一道身影慢慢闪现。众人喊道:“快看,天上有仙人等人影。”

    众人望向天上一看,正是一个身着金丝白袍道士服的年轻男子。

    年轻男子面容俊朗,气质出尘,他轻轻飘落于地,宛如仙人下凡。

    在场宾客皆惊,一时间,整个庭院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神秘的年轻道士身上。

    而来人正是灵轩。看着眼前这熟悉的唐家,灵轩走到唐老太爷跟前,说道:“老太爷,灵轩前来给您祝寿。”

    唐老太爷仔细一看,才发现,惊喜道:“这……你是轩儿?”

    “明黄,快过来!”

    随着唐老太爷激动的呼喊,一个30多岁的中年男子走来。

    “明黄,这是你年少时的书童唐轩。后被一位道长领走,说和他有缘,老夫想着,成人之美所以让唐轩跟随道长而去。”

    唐明黄抱拳道:“见过灵轩道长,多年不见,没想到今日能在此重逢。”

    ......

    随着灵轩落座主桌之后,大寿接着进行,只是周围的人都望向灵轩在窃窃私语着。而从今日之后,整个吴县都在传,唐家因为积德行善,所以说有仙人庇佑。

    唐家的声望在当地愈发高涨,人们对唐家更是敬重有加,而这场寿宴也成为了吴县百姓口中经久不衰的美谈。

    随着午宴的结束,灵轩也和唐老太爷说着此行下山所为何事,他从戒指拿出秘籍,让唐老太爷誊抄传播。

    这时,唐明黄上来说道:“灵轩道长,我有一儿子,我想让他来试试看看能否修炼。”

    灵轩微微点头,说道:“可带来一试。”

    唐明黄赶忙让人将儿子带来。

    随着唐简的入门,灵轩拿出了测灵石,只见唐简双手放在测灵石上,测灵石发出了耀眼的红光。

    灵轩对着唐明黄说道:“唐少爷,你儿子唐简有不错的修炼灵根,可以修炼。”

    唐明黄闻此,脸上满是惊喜与激动,连忙拱手道谢:“多谢灵轩道长,多谢灵轩道长!”

    唐老太爷在知道自己孙子唐简可以修炼之后,也是十分开心,笑容满面。笑容过后同时也面露一些为难之色,因为他还想享受一番天伦之乐。如果现在就去道剑宗修行,那也许就是永别。

    看着唐老太爷的表情。灵轩这时开口说道:“唐简还小,可以先留在唐家修炼基础,定能让您尽享祖孙之乐。等几年之后,可以来昌州城,三清山道剑宗,在正式拜师。老太爷放心,唐简天赋出众,日后必成大器。”

    说话之时,灵轩又从储物戒中拿出了功法、符箓、丹药和一些灵石。

    唐明黄双手接过,感激涕零:“灵轩道长如此厚爱,唐家定铭记于心。”

    灵轩这时说道:“唐少爷不必如此客气,唐老太爷在我年幼时收养我,对我有一饭之恩,让我跟在少爷身边做书童,有学习之恩,当我离去之时,唐老太爷也并未向我师父为难,有成全之恩,我灵轩不会忘记。”

    唐明黄动容道:“灵轩道长重情重义,实乃我辈楷模。”

    “好!好!好!我没有看错你。”

    唐老太爷豪迈的声音也传来。

    .......

    灵青小时候是叶家镇上一家医馆的采药女。她每日天不亮就起床,背着竹篓踏入山林,不惧艰险地寻觅着各种珍贵草药。

    几十年过去,叶家镇已然物是人非,往昔的热闹繁华不再,如今竟是人去楼空。留下的只有一些老弱病残和为数不多的年轻妇女和幼子。

    这皆是因连年战乱所致,健壮的男子要么征兵上了战场丢掉性命,要么被迫服役至今未归。曾经充满生机的小镇,如今只剩一片凄凉与荒芜。

    因为从小为小镇医馆采药,灵青也是见惯了生离死别。

    模糊的记忆中,父亲打仗死亡,母亲在得知父亲噩耗之后,也积劳成疾,郁郁寡欢之后而亡。她只能在叶家镇上的医馆靠着进山采药勉强为生。

    看着眼前的破败,她忽然明白了师父和老祖所说的人间道,也想起了从师父口中说出的那句:“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的含义。

    她修炼有成要为这些平凡百姓服务,方才不负此生。因为她是幸运的,她有师父和师兄弟。而这个天下却没有多少像她这么幸运的人。

    灵青暗暗发誓,定要用自身所学,为更多的人带去希望和健康,让不幸的人们能在这艰难世间多一份温暖和依靠。

    命运的齿轮从此刻开始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