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谢樱传 第345章 先遣队
无论众人对三人印象如何,但眼下看起来,他们三个是最合适的人选。
“若说到靠山吃山,最好的法子自然是化整为零,隐匿在百姓中,”杨兴想了想,徐徐开口,“只是咱们一没在那边分田,二也不是他们当地人,在陕西百姓眼中,咱们和那帮土匪并没什么区别。”
话音落下,厅内一片寂静。
秦若林沉默了片刻:“若是让他们三百人出去,像咱们之前那样稳扎稳打,就算接应不到咱们的人,也能再扩充一部分地盘,也不是全然无望。”
这话原本没问题,但放到眼下听起来就有些怪异。
都知道谢樱当初便是以这样的名义从李岚处独立出来的,明眼人都瞧的出来,不管曾经感情再好,谢樱也不可能回到李岚麾下。
若是三人有样学样,就麻烦了。
谢樱坐在上首,思索了许久,才咬牙下定决心:“让他们带上最好的武器,还有咱们的宣传书册,打扮成运货的商队往东走,往山里走。”
“走到哪里,田地就分到哪里,从山中,镇子中,慢慢发展、慢慢摸索,稳扎稳打。”
她自然知晓众人担忧的是什么,但她内心深处恐惧的不是这个。
1934年,有一支从江西出发,一路北上的队伍,最终六千人只剩下了五百人,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对于这样孤军深入后方情景,她实在害怕。
众人四下对视了一眼,杨兴实在忍不住开口问道:“在长安那边囤积的粮食和武器究竟有多少?要是不多的话,咱们就不要了,何苦要让这些人去干这九死一生的事儿?”
还不等谢樱开口,秦若林反驳道:“如今邓广他们驻守天水,若是咱们准备继续向东进军,迟早会有这么一遭,不是今日这三百人,就是明日五百一千的小股先头部队。”
“虽说朝廷如今已经是风雨飘摇,可只要他们还把控着江南,湖广这几个赋税重地,便会有大量的军需供应,甚至还有杜怀仁的枪炮,常言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要想一把按死这帮人,没咱们想的那么容易,”杨兴还在坚持着自己的观点。
“要是攻打长安,咱们大可以等到以后兵强马壮之时再行动,何苦现在贸然行动,平添伤亡?等到他们两败俱伤,咱们再出手便是。”
“眼下四处都是义军,民怨沸腾,朝廷左支右绌,不一定能腾出手来,”钱飞反驳,“要是等到朝廷平定了四方再调转枪口,只会比现在更难办,倒不如抢占先机。”
众人各抒己见,争执不下干脆纷纷看向谢樱。
杨兴一番话,反而让谢樱的思路更加清晰:“我问你,那帮所谓的义军打的是什么旗号?”
“苛捐杂税,不给民众活路。”
“那朝廷要是给了呢?”谢樱反问。
众人瞬间明白了谢樱的意思。
谢樱整理着思路徐徐开口:
“不是每一支起义军,都如同咱们一般,势必要将周家的人从龙椅上拉下来。”
“更多的还是像从前扬州的那一帮乌合之众,闹出事来希望朝廷出面安抚,现在还有大同那边的义军为咱们分担压力,若是拖到后面,他们被镇压或者招降,陕甘地区处处戒严,情况只会比现在更加艰难。”
这便是谢樱思索了一晚上的事儿。
“如今在咱们看来,天下不过三股势力,我们,别的义军,还有朝廷,”谢樱一面说,一面梳理着脑中的思路,“虽说咱们现在同属义军,他们目前也算是咱们的战友,可万一哪一日成了咱们的对手呢?”
“一起推翻朝廷之后再一决雌雄,那只是咱们的一厢情愿罢了,都想着从中渔翁得利,朝廷可能会对他们招安,让他们调转枪头过来对付我们,他们可能会诈降,让我们跟朝廷斗的你死我活,”谢樱的话语回荡在上空。
“所以,这些钉子,一定要提前埋下。”
理越辩越明,跟众人分析讨论了一番之后,谢樱脑海中反倒不再纠结了。
“就算要埋钉子,咱们是否需要多派些人?”钱飞问道。
“那地方缺东少西的,人越多后勤负担就越重,还是先去三百人,化整为零混到山民中,先接上头才是,”谢樱吩咐,“你们回去,都从各营中选人吧。”
“记住,此次任务关系重大,一来要保密,二来要选嘴严实的,老实木讷的,那种功利心太重的干不了此事。”
“是,”众人领命。
……
回了后堂,谢樱对史良吩咐道:“你将赵明他们三人叫来,我有要事吩咐。”
史良没跟着去开会,方才会上的内容又是绝对保密的,虽说史良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向来是沉默寡言的性子,当下也不多问,直接去叫人。
出了张掖之后,谢樱便很少跟赵明三人碰面,现在看着曾经的心腹,一想到那样的难做的任务,谢樱心中颇有些五味杂陈。
“叫你们过来,是有一件要紧的事儿,让你们去办,”谢樱缓缓开口,说出自己的安排,“九死一生的活儿,要深入敌后合纵连横,还要随机应变,你们一个人就要带起一整支队伍,掉脑袋的风险更是上万倍。”
“若是不愿意去,想留在大军中慢慢往上打磨的,我也不勉强,”谢樱看着眼前的三人。
一向沉默寡言的伍山率先开口:“我一定要去。”
“好,”谢樱点头,忽然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她知道吗?”
“应该不知道,她那样粗枝大叶人怎么可能知道,若是我这次没接到人,还劳烦将军……”
谢樱还以为伍山要拜托她带话,正欲点头,却被打断。
伍山心中的话没有说出来。
“罢了,说了也是给人徒增烦恼,还是让她继续没心没肺的过吧,您就当不知道这回事儿。”
伍山习惯沉默,最后也选择沉默。
赵明两人看着二人打暗语一样的对话,多少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毫不犹豫的接下了任务。
“若说到靠山吃山,最好的法子自然是化整为零,隐匿在百姓中,”杨兴想了想,徐徐开口,“只是咱们一没在那边分田,二也不是他们当地人,在陕西百姓眼中,咱们和那帮土匪并没什么区别。”
话音落下,厅内一片寂静。
秦若林沉默了片刻:“若是让他们三百人出去,像咱们之前那样稳扎稳打,就算接应不到咱们的人,也能再扩充一部分地盘,也不是全然无望。”
这话原本没问题,但放到眼下听起来就有些怪异。
都知道谢樱当初便是以这样的名义从李岚处独立出来的,明眼人都瞧的出来,不管曾经感情再好,谢樱也不可能回到李岚麾下。
若是三人有样学样,就麻烦了。
谢樱坐在上首,思索了许久,才咬牙下定决心:“让他们带上最好的武器,还有咱们的宣传书册,打扮成运货的商队往东走,往山里走。”
“走到哪里,田地就分到哪里,从山中,镇子中,慢慢发展、慢慢摸索,稳扎稳打。”
她自然知晓众人担忧的是什么,但她内心深处恐惧的不是这个。
1934年,有一支从江西出发,一路北上的队伍,最终六千人只剩下了五百人,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对于这样孤军深入后方情景,她实在害怕。
众人四下对视了一眼,杨兴实在忍不住开口问道:“在长安那边囤积的粮食和武器究竟有多少?要是不多的话,咱们就不要了,何苦要让这些人去干这九死一生的事儿?”
还不等谢樱开口,秦若林反驳道:“如今邓广他们驻守天水,若是咱们准备继续向东进军,迟早会有这么一遭,不是今日这三百人,就是明日五百一千的小股先头部队。”
“虽说朝廷如今已经是风雨飘摇,可只要他们还把控着江南,湖广这几个赋税重地,便会有大量的军需供应,甚至还有杜怀仁的枪炮,常言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要想一把按死这帮人,没咱们想的那么容易,”杨兴还在坚持着自己的观点。
“要是攻打长安,咱们大可以等到以后兵强马壮之时再行动,何苦现在贸然行动,平添伤亡?等到他们两败俱伤,咱们再出手便是。”
“眼下四处都是义军,民怨沸腾,朝廷左支右绌,不一定能腾出手来,”钱飞反驳,“要是等到朝廷平定了四方再调转枪口,只会比现在更难办,倒不如抢占先机。”
众人各抒己见,争执不下干脆纷纷看向谢樱。
杨兴一番话,反而让谢樱的思路更加清晰:“我问你,那帮所谓的义军打的是什么旗号?”
“苛捐杂税,不给民众活路。”
“那朝廷要是给了呢?”谢樱反问。
众人瞬间明白了谢樱的意思。
谢樱整理着思路徐徐开口:
“不是每一支起义军,都如同咱们一般,势必要将周家的人从龙椅上拉下来。”
“更多的还是像从前扬州的那一帮乌合之众,闹出事来希望朝廷出面安抚,现在还有大同那边的义军为咱们分担压力,若是拖到后面,他们被镇压或者招降,陕甘地区处处戒严,情况只会比现在更加艰难。”
这便是谢樱思索了一晚上的事儿。
“如今在咱们看来,天下不过三股势力,我们,别的义军,还有朝廷,”谢樱一面说,一面梳理着脑中的思路,“虽说咱们现在同属义军,他们目前也算是咱们的战友,可万一哪一日成了咱们的对手呢?”
“一起推翻朝廷之后再一决雌雄,那只是咱们的一厢情愿罢了,都想着从中渔翁得利,朝廷可能会对他们招安,让他们调转枪头过来对付我们,他们可能会诈降,让我们跟朝廷斗的你死我活,”谢樱的话语回荡在上空。
“所以,这些钉子,一定要提前埋下。”
理越辩越明,跟众人分析讨论了一番之后,谢樱脑海中反倒不再纠结了。
“就算要埋钉子,咱们是否需要多派些人?”钱飞问道。
“那地方缺东少西的,人越多后勤负担就越重,还是先去三百人,化整为零混到山民中,先接上头才是,”谢樱吩咐,“你们回去,都从各营中选人吧。”
“记住,此次任务关系重大,一来要保密,二来要选嘴严实的,老实木讷的,那种功利心太重的干不了此事。”
“是,”众人领命。
……
回了后堂,谢樱对史良吩咐道:“你将赵明他们三人叫来,我有要事吩咐。”
史良没跟着去开会,方才会上的内容又是绝对保密的,虽说史良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向来是沉默寡言的性子,当下也不多问,直接去叫人。
出了张掖之后,谢樱便很少跟赵明三人碰面,现在看着曾经的心腹,一想到那样的难做的任务,谢樱心中颇有些五味杂陈。
“叫你们过来,是有一件要紧的事儿,让你们去办,”谢樱缓缓开口,说出自己的安排,“九死一生的活儿,要深入敌后合纵连横,还要随机应变,你们一个人就要带起一整支队伍,掉脑袋的风险更是上万倍。”
“若是不愿意去,想留在大军中慢慢往上打磨的,我也不勉强,”谢樱看着眼前的三人。
一向沉默寡言的伍山率先开口:“我一定要去。”
“好,”谢樱点头,忽然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她知道吗?”
“应该不知道,她那样粗枝大叶人怎么可能知道,若是我这次没接到人,还劳烦将军……”
谢樱还以为伍山要拜托她带话,正欲点头,却被打断。
伍山心中的话没有说出来。
“罢了,说了也是给人徒增烦恼,还是让她继续没心没肺的过吧,您就当不知道这回事儿。”
伍山习惯沉默,最后也选择沉默。
赵明两人看着二人打暗语一样的对话,多少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毫不犹豫的接下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