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女帝谢樱传 > 第347章 夏石对策

女帝谢樱传 第347章 夏石对策

    而事到如今,却听闻李岚意欲将大小事务交给谢樱,这让他们如何能接受?

    “要是她这次乖乖回来,手下那三万精兵就能并到咱们手中,咱们也用不着去苦哈哈的四处征兵了,”李季笑道。

    “父亲也真是老糊涂了,竟然想要将大事交给一个外人。”

    ……

    夏石实在是没想到,自己不过是想在皇帝面前好生表现一番,让皇帝对张济承弃如敝履。

    结果却激起民变,让吹大的泡沫炸到了自己手中。

    郑简和宋佑打定了主意要置夏石于死地,便咬紧牙关,将有的没的全抖搂了出来,柳执旭借机参了夏石一本,准备一鼓作气,当上本朝最年轻的内阁首辅。

    可夏石也不是吃素的,将柳执旭在大同的所作所为直接上报,两方吵得不可开交,直到邓广的战报送了进来。

    柳执旭披枷带锁跪地建议:“李岚犯上作乱,谢樱更是胆大妄为,分明是蓄谋已久,臣启奏,将李家尚留在京城的一十八口人统统凌迟处死,以儆效尤。”

    谢樱这个名字,他总是觉得有几分熟悉,但具体在哪儿见过,一时间还真想不起来。

    “不可,”同样披枷带锁的夏石反对,“若是将这帮人全部处死,便不可能招降李岚。”

    “眼下连年天灾,百姓不好活命,咱们只消一边派兵镇压,一面广施恩德,该减税的减税,该安抚的安抚,定能直接招降。”

    “乱臣贼子为何非要招降?”柳执旭咄咄逼人。

    “打仗耗费的人力财力,自然要比招降大得多,”夏石额毫不相让,没了之前老实人那股唯唯诺诺的气度。

    苏俨看着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皇帝,还有同为内阁大臣却披枷带锁的两位同僚,忽然觉得格外滑稽,甚至有些想笑。

    看见夏石有片刻的失神,皇帝幽深的目光看向夏石:“这帮畜生杀了朕的胞弟,甚至还自立为王,你倒是想着要招安?”

    夏石心中一跳:“微臣该死。”

    皇帝提高了嗓音骂道:“李唐年间藩镇割据,各地节度使作乱,我朝千防万防,还是没防住李岚这个狼子野心的东西。”

    四下又是一阵沉默。

    “一个个给朕倒苦水说难处的时候滔滔不绝,如今让你们想主意,怎么都哑火了?”皇帝似笑非笑的看着殿内众人。

    自从处决了金立,吴充的恩宠也大不如从前,内廷压根没人劝着皇帝,田瑞一门心思想坐上掌印太监的位子,只会不停在皇帝身边煽风点火, 上上下下都战战兢兢。

    伴君如伴虎,老虎吃饱了尚且还能打个盹儿,眼前这位皇帝,可比老虎可怕多了。

    “李岚手中的兵马原本就是朝廷兵马,自然并非那些乌合之众可以相提并论,邓广第一次交手就吃了败仗,”苏俨顿了顿,硬着头皮开口,“眼下山西和西北两处民乱,不妨先讨伐山西的乱军,再集中力量对付李岚。”

    苏俨的想法倒是和邓广不谋而合。

    夏石想说什么,但又欲言又止,现在他倒是有些羡慕回乡丁忧的张济承了。

    “邓广丢城失地,纵使贼兵狡诈,可也有他指挥不当,”柳执旭不依不饶,不想放过邓广。

    丢城失地,是可以军法处置的。

    “眼下朝中正是用人之际,”夏石缓缓开口,此刻也不顾私底下的恩怨,“若是将邓广处置了,还有谁能去打仗?”

    距离西北最近的几处军营,李岚叛变,河套总兵忙着支援大同,秋冬又是鞑靼进犯的高峰,成晟哭诉的折子一早就递进京城,各处都分身乏术。

    东南总督杜怀仁倒是能喘口气,可也没有让水军千里迢迢去西北打仗的道理。

    还有更要紧的一点。

    李岚起兵后,几乎立刻就坐实了那本点将录是真的,本着错抓一千不放过一个的原则,有些人在镇抚司昭狱,有些人已经人头落地。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皇帝一锤定音,“就是不能处决他,也得让他知道自己指挥不当。”

    “下去拟旨,派人去定西申饬,”撤不得杀不得,也只能骂两句解气了。

    好歹是留下了邓广,夏石心下松了一口气。

    “就依照你们说的,先解决了大同那帮乱臣贼子,再集中所有兵力对付李岚,”皇帝做出最终决断。

    “让国子监那帮人尽快写檄文,这不是简单的小打小闹,”皇帝残存的理智在分析,“下去好好准备,让这帮承平日久的武将都打起精神来,决不能掉以轻心。”

    “告诉邓广,朕念在他第一次交手的份上,暂且留他项上人头,若他再丢城失地,军法处置,传首九边。”

    “是,”众人应道。

    皇帝挥了挥手:“仗具体要怎么打,你们内阁自己下去商议,只是有一样,决不能轻易放过这帮畜生。”

    诛杀晋王,自立为王,这两点已经踩了皇帝的红线。

    三人应是,转身退下。

    苏俨和柳执旭已然转身,但夏石仍站在原地不动。

    “怎么了?”皇帝没好气。

    柳执旭和苏俨停下了脚步。

    “没你们的事了,”皇帝沉声道。

    苏俨倒是坦然些,柳执旭心中却是惊疑不定,只是皇帝已经发了话,也不敢多留,只能抬脚离开乾清宫。

    “说吧,”纵然皇帝心里有气,但伺候多年的老臣,到底还是能说得上两句话的。

    “皇上,眼下国库吃紧,天灾不断,若是一直用兵,左支右绌,只会更加难办,”夏石硬着头皮开口,“以臣之见还是要以招降为主,将杀害晋王的主谋之人处置了便可,还是少大动干戈才是。”

    这相当于是逼着皇帝先咽了这口气,方才人多不好直说,夏石只能小声提议。

    常言道枪炮一响,黄金万两。

    这话在哪个年代都适用,没钱还要打仗,除非有钢铁般的意志和信念,才能在缺东少西的情况下打仗。

    显然他们如今什么也没有。

    皇帝冷冷的看着夏石,大殿里的宫女太监们战战兢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