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女帝谢樱传 > 第360章 劝降

女帝谢樱传 第360章 劝降

    “小王爷,这段日子您受委屈了。”

    朱宸樾愣了一下:“扬州城的乱民不早就解决了吗?江南抗倭也只剩下些扫尾事宜了。”

    “您有所不知,扬州叛乱之后,西北又是闹旱灾又是闹蝗灾,李岚狼子野心起兵谋反,大同也有了叛军,”反正这些消息朱宸樾迟早会知道,田瑞不妨趁机卖个好。

    “大同是一帮乌合之众,可西北那个姓谢的贼婆娘,实在不是个简单的,先是邓广大败,后面增援天水的守军也被击破。”

    “这贼婆娘是谁?”朱宸樾心中有个猜测,但一直不敢细想。

    “您应该听过,就是几年前逃婚告御状的那个女人,谁也没想到当年一个疏忽,竟然放虎归山……”

    田瑞的话还在耳边响起,朱宸樾整个人已经如坠冰窟。

    他当年可是为着谢樱的事儿,去求过太子,不过依照眼下的形势,太子应当比他更害怕此事被人知晓。

    “小王爷您收拾收拾,我看朝中的意思,还是准备先解决了大同的叛军,然后去往西北平叛,现在皇上已经下令,各处陈兵陕西。”

    一本点将录搅的朝中鸡犬不宁,昭狱人满为患,半数臣子披枷带锁的上朝主事,只是眼下国难当头,点将录的影响,反倒是没从前那么大。

    ……

    “所谓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只是点将录此事若是重拿轻放,咱们岂不是白费心思?”张游还是有些不甘心的看向自家老爹。

    “自然不会白费心思,”两个御医守在张家,张济承的气色看起来好了许多,争强好胜的心思随着身体的恢复也不断的恢复。

    “从前咱们是被丁忧打了个岔子,就算皇上没有易储的心思,也不能让夏石逃出生天,”张济承眯了眯眼。

    “咱们干脆借着这帮叛军之后,好好收拾了这个三番四次在咱们背后放冷箭的狗东西,”张游咬牙切齿。

    “若非他在后头捣鬼,咱们的改革后面又怎会变成那副模样,”张济承对夏石的痛恨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京城调养身体,等候出征的朱宸樾,忽然收到了一个奇怪的消息。

    “将军从前皆是东南大营的将领,水战是一把好手,恐不擅陆战,现令尔回东南大营,官复原职。”

    “不是说要去西北平叛吗?”朱宸樾拧眉,“我自打入伍便在东南大营,虽说打仗是水战居多,但不论水战陆战,万变不离其宗,怎会有善水战不善陆战之说?”

    “这咱家就不清楚了,”传旨的太监不置可否,“这如何安排如何调遣,是内阁和皇上的意思,咱家先恭贺小王爷官复原职了。”

    朱宸樾愣在原地。

    其实原本是准备让朱宸樾等一干将领全部前往西北的,只是内阁思量再三,还是决定让他们回东南大营。

    “虽说西北平叛事关重大,可是贸然派一堆将领过去,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各位将军品级又不同,带着各自的军队也便罢了,若是单单将领过去,只怕会左支右绌,弄巧成拙啊,”张济承建议。

    “况且我朝边境四处虎视眈眈,尽管之前杜怀仁已经剿灭了倭寇的大部分主力,但若是将军队调走,难保他们不会趁虚而入,还是先让各位将领回到军营,重整队伍才是。”

    “要支援西北,先在巴蜀、河套和两湖地区抽调兵力为好,一来离得最近支援快,二来都是陆战,若让水军千里迢迢,丢掉战船和火炮西进,岂不是有些可惜,”张济承建议。

    “与其让他们西进作战,倒不如在江南一带修缮火炮火铳,将武器运到西北,既能缓解西边战场的压力,又能大大增强军队战力。”

    皇帝想了想:“你说的不无道理,先让他们回去,该整编的整编,该训练的训练,先将各个军营的事情处理利索,再调配人手。”

    一伙贼军罢了,若是急哄哄的将四处兵力都调至西北,皇帝也觉得有些过于大惊小怪。

    一句话,不至于。

    张济承心满意足的笑了,眼看着由于自家儿子那本点将录酿出的风波,逐渐在被平息。

    但真就平息了吗?

    “我朝九边的士兵各个都是百里挑一的良家子,”张济承睁眼说瞎话,“要是拿去跟那帮逆贼火拼,多少还是有些可惜。”

    “你想怎么样?”皇帝沉声问道。

    “以臣之见,不妨派出使者,在那些所谓的反王、烟尘中间游说,尽量将这帮人招安,然后请陛下授予他们官职,让他们前往西北,跟谢樱的军队对战,”张济承慢慢说道。

    “若是他们胜了,那便皆大欢喜,咱们只消慢慢消解掉这帮人手中的兵权,逐个击破,不费一兵一卒,”朝中的明争暗斗,绝非那帮匹夫所能应对的。

    “若他们败了,两败俱伤,我朝官兵以逸待劳,一下子便能除去这两个心腹大患,”张济承笑道。

    “你这法子夏石从前也说过,只是那帮贼将不肯招安,”皇帝随口说道。

    “此一时彼一时,”张济承说道,“最开始贼将尚不清楚朝廷的厉害,自然格外猖狂不肯投降,如今贼将已经被包围,尽管仗打的艰难,但剿灭只是时间问题,能有一条生路,他们不会不走。”

    “况且,他们之前也未必是不愿招安,”张济承回忆着自己得到的消息,“大同叛军的首领江薛,原是官府中一小吏,他们里面不少英雄好汉,之前都是官府的小吏或者某位官员的护院、侍卫。”

    “这样的人,做梦都想着招安,之前不过是奇货可居,想跟朝廷谈价钱罢了。”

    “若他们只是诈降,到了西北跟谢樱合兵一处,又当如何?”皇帝问道。

    张济承摇头:“起先那江薛四处广发英雄帖,谢樱那般大的势力,不可能没收到,但反王中却并无谢樱或李岚的姓名,应当是不曾结盟。”

    “况且不管是李岚还是谢樱,多少也算是高门出身,对这帮落草为寇之人,自然是不屑与之为伍,”张济承朗声道。